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监理BIM应用探讨

2018-08-06 08:55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可视化监理

梁 焘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正在快速进行,为降低工程风险、提升施工质量,满足现代城市轨道的建设要求,正在积极开展监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方法应用方面的研究。

现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快速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优势明显,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也越来越注重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作为一项3D数字化技术被应用在设施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而言,其作为贯穿于整个设施使用周期的数据格式,起着创建和收集设施相关信息的作用,并且为项目决策和信息资源共享起到协调作用。同时BIM模型具有着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及可出图性等优势,它可以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整个过程提供统一的数据信息,并为项目涉及的各方提供协同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 BIM技术在工程监理中的应用特点

在工程建设中,BIM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具备独特的优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中反映的BIM技术特点如下。

1.1 BIM模型信息完备性

BIM模型涵盖了工程建设的所有信息。运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体进行几何信息描述,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对其他工程实体本身以及工程建设过程等相关信息进行描述,如建筑材料,施工过程,施工费用等。

1.2 BIM模型信息共享性

BIM模型提供的信息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工程建设中所有信息的共享,并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当某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时,与项目相关的所有数据都将发生变化,数据将会更新,并保证模型的完整性。

1.3 BIM模型信息一致性

BIM技术可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个阶段的信息一致。相关数据会根据建筑信息模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不同阶段的模型对象。只需要进行微小的改变,而不需要再重新创建新的模型,从而减少了模型创建中出现的信息错误。

2 监理过程BIM技术管理应用

BIM模型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是项目BIM技术应用的基础。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工程监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监理,还应当对BIM模型及BIM模型应用进行控制管理。

2.1 BIM模型细度审查

BIM模型细度是指模型元素组织及其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按模型细度可划分为施工图设计模型、深化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竣工模型,模型细度如表1。

表1 模型细度

监理应根据整个BIM实施计划审核交付的BIM模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专业众多,各专业在不同阶段对模型的细度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结合专业及阶段应用特点,查看模型深度是否达到要求,从而对BIM模型的细度进行控制。

2.2 协调各方解决BIM模型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参与方众多,包括设计院、总承包单位和各专业分包单位、以及设备供应商等,各方均会对BIM模型进行创建或修改。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涵盖专业种类多,土建、机电等专业之间的接口配合复杂。合模后存在模型错漏碰缺等诸多问题。为满足项目实际需求,监理方应在其中协调,通过会议等方式来解决BIM模型存在的诸多问题。

2.3 BIM建模进度控制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来说,工期紧,且对BIM建模的进度要求较高,由此看来对整个项目来说控制好BIM建模进度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者应该根据BIM实施计划和BIM建模进度要求,明确各专业、各阶段BIM模型的交付关键点,为使BIM建模进度符合要求,必须对其进度进行控制。

2.4 BIM模型应用结果审查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BIM应用包括深化设计,施工模拟,预制处理,进度管理,预算和成本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应用,监理应根据BIM模型的应用内容审核BIM模型应用结果,并确认符合要求。

3 BIM工程监理应用平台

BIM工程监理应用平台是在传统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基础上,结合BIM技术构建的新一代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BIM工程监理应用平台除常规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和特点外,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特点。

3.1 轻量化、跨平台图形引擎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沿线路布置,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模型体量较大。为保证模型能够在性能较差的终端也能访问,需要对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保证模型的流畅展示。平台应当对模型的加载和显示进行优化处理,适应轨道交通工程线性模型的特点。同时,为保证整个监理过程均能够从BIM管理平台获取信息,监理应用平台应当具备跨平台能力,支持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

3.2 流程管理引擎

城市轨道工程监理应用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资料管理等工作内容,每一项工作内容均包含各种管理流程,不同的工程监理单位或项目均可能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因此BIM工程监理应用平台应当具备流程的定制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流程定义,以保证工作流程与项目要求一致。

3.3 可定制化表单引擎

城市轨道工程监理管理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数据表格,表格的格式也各不相同。因此BIM工程监理应用平台应当提供定制化表单功能,能够针对项目进行表单配置,并将表单的数据字段与模型进行管理,实现监理过程数据与模型整合,丰富模型的信息。

4 BIM工程监理应用平台内容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平台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沟通方式,通过BIM平台,监理方可以与其他项目参与方在同一个数字化信息模型中进行协同,高效的信息共享。BIM工程监理应用平台主要有一下应用内容。

(1)质量管理。具备设备及施工质量工作流程管理功能;具备设备质量问题库管理功能;利用移动端平台,实现现场施工监理质量检查问题定位以及与三维模型关联功能,实现质量问题的及时性、可追踪管理。

(2)安全管理。具备施工安全工作流程管理;具备施工安全问题库管理功能;具备安全案例可视化分析、教育功能。

(3)物资管理。利用二维码等技术,结合BIM模型,实现物资全生命周期追踪;实现物资出入场检验工作管理。

(4)施工方案可视化评审。利用三维可视化方案模拟,实现施工方案可视化评审工作,对重大方案重要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并与现场施工进行实时比对,监督施工执行情况。

(5)验工计价管理。实现验工计价与模型、派工单关联,实现可视化管理,通过工程量比对,实现自动化校正工作。

(6)监理工作日志管理。具备监理工作日志收集、统计、审核等功能;实现监理日志信息与模型、物资、人员、定位等信息关联,保证监理日志的正确、真实、可追溯。

(7)三维可视化验收管理。具备设备验收三维可视化功能,利于监理现场验收标准比对、材料追溯;结合新测量技术应用及验收资料收集手段,提高监理验收工作效率。

5 结语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BIM应用进行分析,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应用的特点,探讨了基于BIM的工程监理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BIM标准的完善和不断的应用实践,通过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管理与协调使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一定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带来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可视化监理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思维可视化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