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滨水工业空间生态修复与更新—以襄阳市樊城区江滩公园二期规划设计为例

2018-08-06 08:55奚婷霞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江滩滨江海绵

奚婷霞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92

适应于时代的发展趋势,城市规划建设开始进入到重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的有机更新时期。“城市双修”不同于以往“大拆大建”式的旧城改造。“大拆大建”改造可能土地效益产出高、规划实施的效率也高,但对城市建成区整体环境而言,在生态环境效益、公平合理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1]。因此,针对滨江工业区域的遗存保护利用或“修补”规划的策略和原则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就应明确。

襄阳樊城江滩片区位于襄阳市汉江北岸,是汉江滨江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襄阳市中心城区范围看,基地地处城市汉江、唐白河两江交汇的中心区域,是樊城片区与襄城、东津、襄州、鱼梁洲片区联系沟通的重要纽带,兼具老城衔接、新城展示、宜居休闲、生态保育等多重功能。但目前该区域存在大量低效或接近废弃的工业用地和违建扩建的居住用地。在产业衰落后形成了大量的废弃或污染土地,即棕地。该片区急需修复改造和棕地再生,达到还江以绿,还民以新,让群众享受更多“绿色福利”的目的。

1 发展现状与问题

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其码头历史文化悠久。近现代依托港口货运在汉江沿线逐步发展了不少工业产业。樊城江滩片区从汉江北岸鱼梁洲大桥以北到小清河两岸,曾是襄阳五小工业生产先进区、襄樊国营造船基地和境内最早的下河线铁路运输转运基地。规划场地总面积61.40hm2,其中,工业用地12.74hm2。范围内现存的近现代工业遗存包括市港口砂石责任有限公司、粮油进出口公司、市污水处理厂及国营襄樊船厂等遗留有多处工业厂房。还有一条近代铁路货运支线——下河线,由西到东,与现状水利堤相互交织,共同贯穿场地。目前存在的大量工业建筑主要采用砖混结构且多数为仓库,其中部分已搬迁废弃或作它用。除了工业建筑,江滩上还有不少违建建筑混杂,建筑质量较差,主要是用来生活居住。总体来说,现状工业遗存资源较多,但生态问题严重,包括工业废弃物污染、土地硬化比例过高和地表径流污染。

针对现状问题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可知场地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场地内的生态环境,从地形、植被、水体三要素出发,通过引入创新生态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第二,利用丰富的工业遗存传承文化元素、创新表达记忆空间。

第三,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滨江公园的功能价值,营造丰富多元的主题活动空间。

第四,尽可能利用现存建筑,构建一个有效的服务配套设施系统。

2 双修理念下的江滩工业景观更新愿景与模式

从规划设计角度看,“城市双修”就是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再分配和再塑造[2]。对于滨江区域来说,自然生境的修复是双修理念下有机更新工作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滨江城市功能修复则可通过文化创意、活动策划和功能转型从而重新激活滨江片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服务。所以本次更新的目标愿景是三个可持续:①生态可持续——打造生态花园;②活力可持续——打造休闲滨江;③创新可持续——打造创意滨江。而项目的更新设计模式以反消极为设计原则,积极应对场地内的棕色土方和工业遗迹问题,通过保留、置换更新、改造三种模式从而变废为宝,从总体上指导四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构筑富有场地特色的滨江景观系统(图1)。

图1 滨江工业区反消极更新改造模式图

3 樊城江滩工业片区的景观更新策略与实践

3.1 自然生境修复

本次场地的生态修复策略主要依托生态海绵技术,打造可呼吸的绿色滨江。针对现状雨水径流污染、土地硬化比例过高以及原有工业污染三大问题,通过构建生态海绵系统,实现雨水径流管理,结合空间重塑和绿色修复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3.1.1 径流管理——利用海绵系统消纳隔离净化水体

依据场地竖向特征,植入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不同功能的海绵设施,构建雨水海绵体系,实现缓解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降低暴雨控制成本等多重目标。海绵系统设计与景观设计紧密结合。①净化坑塘:利用场地低洼的地形,通过一系列植物净化坑塘的设计,实现滞水、净水的功能。②雨水广场:结合滑板公园的规划设计,通过海绵技术处理,在雨天可作为雨水广场,起到滞水、蓄水的作用。③海绵绿洼:利用微地形塑造多处点状的海绵绿洼,净化、下渗和储存雨水。④生态滞留带:结合线性的铁路花园,设置一条铁路沿线的生态滞留带,净化与转输雨水。

3.1.2 空间重塑——利用建筑垃圾来营造可下渗、可蓄水的微地形空间

生态海绵示范园利用部分建筑垃圾进行地形营造,通过海绵设施的引入、植被生境的营造,旨在打造一个兼具可持续雨水管理、花卉美学欣赏、生态效益示范的多功能创新型生态花园,从而有效改善土壤机制,达到雨水收集、滞留和净化的生态涵养作用(图2)。

图2 江滩公园生态海绵示范园效果图

3.1.3 绿色修复——依据土壤受损情况规划绿化空间

场地土壤受损程度不一,绿色空间的生态修复需要分级处理。首先对土壤受损情况进行分级分区;其次对土壤基质进行分级整治与恢复。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和植物种类进行灵活规划,即根据土壤情况选取对应的乡土抗性树种。等到土壤情况得到改善后再逐渐补植其他景观植物,营造多样化的自然生境,达到稳定生态系统的目的。本次场地内土壤受损最严重的区域是河口一带,原有的化肥厂遗留有大量的磷石膏对土壤造成了相当大的污染。设计通过梳理场地地形,一是对有害物质进行移除或覆土隔离,防止有害物质随雨水进入河流。二是针对污染土壤的酸碱特征配置相应的植物绿化,以达到绿色修复的目的。

3.2 工业文化续存

对于城市工业场地中的遗存进行保护和有效利用,既是对工业价值和城市文化的一种尊重,也是生态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展现这些遗存,其常见的设计方式包括保留再利用、与旧景观共生以及恢复与重现三种[3]。

3.2.1 襄樊国营船厂——保留再利用,功能置换

依托原造船厂旧址,保留造船厂部分厂房构架、下水滑道、龙门吊、铁轨等各类工业设施。这些遗留的设施作为造船厂的历史记忆,通过景观的形式展现给人们。此外还在原厂范围内增加一系列活动空间包括滑板公园、生态球场、阳光草坪等,将场地重塑成为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城市滨水空间,并涵盖多样性的活动功能。

3.2.2 下河线——与旧景共生,创意展示

下河线部分被埋在地下,通过对铁轨的多样化改造利用,将下河线设计为联系整个场地的活力主线。沿线打造铁路花园、下河线广场、铁路林荫三大主要功能段。其中火车铁轨元素的改造利用和创意展示,将展现过往年代的烙印,提示着人们曾经的辉煌。

3.2.3 丹江口码头——艺术再造,场景重现

在丹江口码头旧址,滨江设置一处码头广场,用艺术抽象手法,设计一系列以货运船为意向的景观构筑及码头工人劳作雕塑,借此重现昔日丹江口码头繁忙劳作的场景。

3.3 活动主题多样化

首先结合不同防洪标高下的区域策划对应不同的主题活动(图3)。其次以服务全年龄段为目标,灵活布置康体服务设施总共规划了2个主题娱乐场地包括乐童梦享园和乐水活力园, 6个户外运动场地包括滑板广场、林中球场、童乐园、滨河网球场、桥下运动场和童趣园,最后还有6个健身驿站,以此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康体活动需求(图3)。

图3 江滩公园不同防洪标高下的空间活动策划

3.4 建筑改造利用

之前城市改造中对待衰败或闲置的工业区和工业建筑往往采取“一拆了之”的简单处理方式[4]。本次规划以保留特色工业建筑和现存建筑再利用为核心,通过建筑本体的改造设计,置换建筑功能,完善公园建筑类配套设施。首先遵循规范得到场地服务、公用建筑和管理建筑占地面积的最大值。其次通过现状建筑质评估选取合适的建筑本体进行改造更新。以记忆传承、遗存巧构和功能置换为更新理念,根据不同的规模与位置,注入相应的服务配套功能,包括游憩设施类、服务设施类、公用设施类三大类(图4)。

图4 江滩公园建筑服务设施规划效果图

4 结语

在未来城市发展进程中,发现和挖掘城市的自身特征和资源潜质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在“双修”工作中切实推进滨水区域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再利用,有助于积极塑造城市地域特色,实现滨水区域的活力再生。

猜你喜欢
江滩滨江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赞江滩芦花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丹麦DALI 5.1.2全景声,家里的角落处处有影音 滨江一号多功能影院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海绵是植物吗?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金沙江的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