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规划初探—以郴州市华塘镇三合村村庄规划为例

2018-08-06 08:55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手法村庄规划

邓 飞

郴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南郴州 423000

村庄规划是农村经济发展必然趋势,也是为村庄居民营造舒适、健康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村庄规划存在很多问题,不仅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还会对村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引入城市设计手法,以保证规划成果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1 村庄规划问题分析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下,规划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规划出现很多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具体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1.1 特色缺失

当前是个注重效率的社会,实际的村庄规划工作也不断向城市化发展,采用生硬、传统的设计方法,使村庄表现出城市化现象,不仅开山填河,而且圈地平田,使村庄原有空间脉络日益消退,导致村庄空间失去可识别性与可感知性。

1.2 忽视空间形象设计

以往的村庄规划大多是进行二维空间整治与设计,在空间形态、自然景观、人文特色上显得十分薄弱,而且还有很多正处完全被忽视的状态。

1.3 产权分割不当

村庄中的宅基地经常和其它方面的用地相混杂,导致布局十分松散,很多规划师考虑到商业利益,在调研过程中没有对权属分割予以充分分析,使实际的道路走向选定不合理,难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致使规划布局无法深入落实[1]。

以上问题不仅在设计方面存在不足,在管理上也存在缺陷。在城市设计日益完善的局势下,其设计手法正得到众多新思想的改进和修正,出现一系列新的设计倾向。

2 在村庄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手法的具体方式与重要意义

2.1 城市设计手法

从成果上看,城市设计主要有两种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设计类型

2.2 引入方式

与城市规划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有不同重点存在一定差别,实际的村庄规划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的产业定位和策划,到中观的基础设施规划,再到微观的公共设施合理布局等方面进行引入。在此过程中引入城市设计手法,除了能在宏观角度有效控制总体风貌,还能对微观表达予以引导,同时各环节有对应的理念及手法。

2.2.1 物质形态方面

从宏观角度入手,对村庄风格施以有效控制与协调,以改变当前格局;对于微观层面上的规划,应对各项物质形态要素进行分析与表达。

2.2.2 社会文化方面

对村庄文化资源在设计中进行转译,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与空间环境,以此为当地文化传承提供可靠支撑。

2.2.3 管理机制方面

不同于以往的规划成果,以城市设计为核心的村庄规划,其成果以导则为形式进行表达,采用提供简易样图的方式对村庄建设提供引导;对于具体的内容,不仅要满足行为习惯,而且还要体现当地特色。这样一来,可在为管理者提供可靠依据的同时,更好的进行规划建设。

3 村庄规划中对城市设计手法的具体应用

结合“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期村庄发展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合理应用城市设计手法。

3.1 功能布局

村庄的功能布局可真实反映出各时代重要信息与历史发展踪迹,因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和环境,所以空间布局具有多样性特点。村庄规划需要在掌握历史格局等基本信息的前提下,选定布局系统,拟定主要节点与布局,构建特色鲜明的生产生活空间,并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观,表现在各个层次,包括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积极与当前的生产生活实际相匹配,同时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灵活运用。

3.2 道路交通

村庄中的道路格局需要在走向等基础上实施线性优化,对于现有的道路走向,涵盖众多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不仅对生产生活十分有利,而且还能降低规划实施阻力,减少建设与养护等方面的费用。

道路宽度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交通工具情况,将其尺寸作为主要察考依据。目前,村庄常见交通工具仍以摩托车与农用车等为主,同时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如此。基于此,在确定道路宽度时,应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3.3 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指的是可用于村民工作、休憩与开展各类活动的空间场所,包括学校、商业街和村口等,它是村民进行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营造具有良好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的真实需要,还是推动发展的基础所在。设计中应将人作为设计尺度,以空间的类型为依据创造和功能相匹配的良好氛围,比如集会空间应适当增大空间尺度,而文化娱乐空间则应采用小尺度。为提高空间舒适度,在规划中应确定适宜的建筑高度。研究表明,广场宽度应至少比其周边建筑高度大3倍才可以营造宽阔之感。同时,公共空间还应充分考虑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尽最大可能营造空间活力,确定合适的开敞度。借助整合设计思想,将使用者作为入手点,空间必须具备良好的吸引力,确保村民可以轻松到达,并满足各项功能要求。

3.4 建筑风貌

建筑作为村庄的核心与主体,它是营造独特氛围的关键因素,其布局和形态都决定了村庄规划成果的好坏。在建筑布局方面,线性空间应做到平顺、连续,为空间组织提供便利,并营造秩序感。在建筑形态设计方面,应避免千篇一律,凸出地方特色。要充分利用城市设计手法进行引导与控制,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与现有建筑的整体风格积极协调,同时选取适宜的元素作为主要控制元素,比如将材料和退台等作为引导性元素。

4 郴州市华塘镇三合村村庄规划

4.1 规划思路

①“转产业”:由传统种植业向都市农业转型,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旅游新村”;

②“理山水”:村庄建设与自然山水地理环境相协调——“生态优美”;

③“调功能”:配套设施与村民活动相匹配,活力持续——“设施完善”;

④“保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运用节能环保技术——“低碳环保”;

⑤“显魅力”: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展示亮点工程——“特色鲜明”;

⑥“提品质”:整饬村庄外观和环境,由内而外提升品质——“村容整洁”;

⑦“展幸福”:保持农业耕作与乡村居住的和谐共存关系——“宜居宜业”。

4.2 规划特色

整个村庄特色围绕“六个一”展开:

一座古村(古韵水乡)——家家流水、户户菜园;

一片新村(花园小区)——新家洋楼、幸福生活;

一坂农田(高效农业)——烟叶流金、果蔬滴翠;

一处公园(密林幽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一环绿道(快乐骑行)——慢步骑行、寄情山水;

一个基地(婚纱摄影)——唯美爱情、幸福浪漫。

4.3 规划定位

依托三合古村特色和优美生态环境,结合现有绿色果蔬基地,着力塑造 “爱尚三合”的品牌竞争力,以现代农业带动三合旅游,以旅游产业反哺现代农业,发展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为主,融合乡村旅游和滨水度假的“山水乐园”式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4.4 规划结构

根据三合村的用地特点、现状布局结构及今后用地发展方向,确定三合村形成“一带串两心、两轴联三区”的布局结构。

“一带”——沿西河、土坡河形成的绿化景观延伸带,使村庄内绿带景观与周边景区相呼应。

“两心”——公共服务中心,是村功能核心、村的“历史文化”中心以及旅游接待中心。主要包含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村民公共活动空间;五古公园,作为村庄生态型主题公园,供村民和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村庄绿地景观核心。

“两轴”——依托郴州大道对外联系轴,形成南北向两条村庄建设发展轴,村庄生活区主要沿东西两轴发展,将三合村与周边乡镇相连接。

“三区”——村域西南部以爱尚三合绿色农庄为主的居住片区和东南部以休闲垂钓、生态农林为主的居住片区以及北部生态涵养片区。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村庄正快速进入规划改造重要时期,针对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仅要积极从生活角度入手,加快创新速度,而且还要引入新的设计手法,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村庄面貌。可见,城市设计手法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对村庄规划、建设及后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手法村庄规划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层递手法
我的小村庄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村庄,你好
七步洗手法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