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产业现状调查

2018-08-06 08:55刘新鲁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广州市资源化废弃物

刘新鲁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420

广州市作为老牌一线城市,从2012年开始提倡城市垃圾分类,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工作,以应对一系列民众反对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的措施。在垃圾分类浪潮中,绿色废弃物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可回收、低附加值和环境危害小的特点,但由于人们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大量绿色废弃物未经分类,直接进入了垃圾填埋和焚烧系统,浪费了大量资源,导致环境二次污染,并带来了诸多后患。

1 广州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现状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沿海,南濒南海,气候湿热多雨,十分适合植物生长,且以四季常绿植物为主,植物生长茂盛且迅速,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广州市更加注重绿地覆盖率,多次荣获园林城市的美誉。由此也产生许多问题,大量的树木需要修剪,倒伏病死树木需要清理,特别是台风期间大量树木需要集中修伐,由此产生的树枝树叶、树干草皮等处理成为了一个问题。最先想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是一群园林从业者,在参观了澳大利亚的绿色废弃物处理工厂后,广州市绿化公司和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企业——园林基质厂,占地面积30亩,地点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440号(图1)。

图1 广州市园林基质厂正式乔迁落地

广州市园林基质厂一经落成,立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绿化企业纷纷运送枯枝落叶进场处理,全国各地园林人士也争相参观学习,cctv7还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一时间,园林绿色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成为热门话题。

广州市园林基质厂毕竟是企业独自建立的处理平台,先天存在起点低、投资少的缺点,因此处理场地不足,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步显露。

2008年起,广州市园林基质厂开始向广州市发改委申请进行城市园林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立项,并开始进行选址工作。2012年8月9日,发改委确定立项,批复建设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项目(穗发改2012[253]号),地点选择在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兴太三路旁的一块山地里(图2)。

图2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鸟瞰图

2016年6 月,经过4年的建设,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完成,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下属子公司——广州市绿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营运。广州市绿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前身即为广州市园林基质厂,该公司拥有丰富的绿色废弃物处理技术和经验,开始接收及处理广州市城市绿化产生的园林绿色废弃物(图3)。

图3 接收及处理城市绿色废弃物

目前该中心年处理绿色废弃物达5万m3,生产各类营养基质2万余m3,为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和缓解垃圾围城、减少垃圾填埋工作作出了贡献。

2 绿色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足

城市绿色废弃物属于低危废弃物,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明显的威胁,不同于生活垃圾或餐厨垃圾,如不及时处理会变质发臭,威胁周边环境质量,造成市民的反感;并且城市绿色废弃物是由园林系统管理,不属于城市环卫系统的责任,城市绿色废弃物不属于广州市垃圾分类的任何一种,或者说作为数量庞大的一类垃圾,没有单独列出,这些原因造成了城市管理者对绿色废弃物重视程度不足,对绿色废弃物的管理明显弱化,管理强度不足,一些绿化公司修伐的树枝随意丢弃、焚烧或填埋,存在火灾和地面塌陷等潜在风险。

2.2 存在焚烧误区

绿色废弃物由于其属于有机物料,且燃烧值相对于生活垃圾比较高,于是城市管理者选择最简单的方式——焚烧发电,但焚烧建设成本非常高,且必须持续进行废弃物添加,会持续消耗大量资源,且燃烧后除发电外无法进行其他更有效的利用;焚烧过程要求达到较高温度并连续供氧才能使其充分燃烧,这个过程会提高处理成本;废气的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要处理废气排放需要消耗庞大的资金。对于绿色废弃物,焚烧是一种既浪费资源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方式。

2.3 补贴资金的死板化

目前政府以城市维护费用的形式对绿色废弃物进行补贴,采用提前一年申请,财局审批的形式,补贴已经固定,今年只要完成去年申请的数量就可以拿到补贴,对绿色废弃物处理产业化的推动作用不足。另外,严格限制资金的使用,只能以去年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行资金使用,造成了与实际情况的脱节。

2.4 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制

广州市虽然已成立固体废弃物办公室,但并无实际权力和能力协调统筹各个处理单位,林业和园林局、城市管理委员会、供销社以及各区下属的相关机构分别负责自己相关的城市垃圾,并且除城管委是专职进行垃圾处理任务,其他单位均为附属任务,并没有积极进行大规模投资和产业化建设。绿色废弃物处理只是林业和园林局非常微小的一块产业,常年没有盈利,且涉及土地调规、征地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拖拉推诿在所难免,各区下辖的绿化管理所也各自负责相关绿色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但与园林局系统无直接从属关系,绿色废弃物的协调统筹存在推进困难的问题。

3 结语

在政府主导下的绿色废弃物处理产业面临诸多问题,产业化发展缓慢,没有驱动力和积极性,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只有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才有生命力,资金、人才才会向这个方向流动。虽然绿色废弃物处理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且基质产品和有机肥料也是目前解决土壤贫瘠退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让这个产业像废旧金属回收一样形成自发的市场盈利模式,这才是政府应当探讨和考虑的问题。未来是否应该将补贴政策合理化,对处理单位不设门槛,通过严格监管绿色废弃物处理途径,增加处罚力度,倒逼绿化管养单位必须投入资金对绿色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将绿化管养资金流入到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产业中,政府在相应土地政策上进行优惠和放宽,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投入建设,让这个产业真正成为朝阳产业。

猜你喜欢
广州市资源化废弃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