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区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新型管理模式探究

2018-08-06 12:38杨文云张小涛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高校创新

杨文云 张小涛

摘要:本文对宁波地区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客观调查分析,研究在志愿者管理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使得对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方法更明确,使志愿者活动更富有活力。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者;管理模式;创新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当今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传统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校园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价值,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新形势下,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志愿者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社会背景着手,研究和探讨在高校志愿者管理中的难题和创新性对策。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管理的难点

(一)优质高效的管理模式太少,缺少成功的案例

全国优秀的青年志愿者管理方案少之又少,查找关于高校志愿者活动资料都是千篇一律,让人看了就会对高校志愿者产生刻板的印象,比如说敬老院、孤儿院、自闭症等等方面,根本无从借鉴。同时,各高校对优秀志愿者表彰过于内部化,无从宣传。如今,高校志愿者慢慢沦陷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过分注重活动,却忽视了对志愿者的管理办法。缺少优秀高效的管理模式使我们在证明某一志愿者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加长。

(二)未建立地区高校间信息交流平台

由于地域限制,高校间很少有专门关于青年志愿者协会沟通交流的机会。交流所需要的前期投入很高,以及准备时间过长。在交流过程中也仅仅是在有限时间里片面地了解对方高校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模式,无法真正地让其他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管理得到有效借鉴。

(三)管理形式受到限制

在管理形式上,“我国高校大学生生志愿者行动大多数是由团组织直接管理,大多采取自上而下地方式层层推动,这种组织方式在志愿者行动发展初期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这种过于浓厚的行政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发展,造成志愿组织自身的管理、培训和项目评估不足。在服务内容上“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被认为是目前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分配的环节存在着较多问题,管理的部门招募到志愿者后,就直接给志愿者安排工作,导致志愿者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对工作认识不明确,甚至会引起部分志愿者的不满。

二、宁波地区高校新型志愿者管理模式探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宁波地区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基本情况,本论文通过對500位在宁波在校大学生进行无差异调查,调查对象为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理工学院四所高校的学生。各个学校中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88%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其中70%的学生参加的志愿者活动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32%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显得乏味无聊。高年级中(大三、大四年级)仅21%的同学表示自己这一学年内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其中67%的学生认为志愿者活动空洞无意义。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听取了很多同学对高校青协的管理的建议。有50%的同学表示不知道青协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在哪里发布,90%的学生表示没有经过培训就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活动,有89%的同学表示希望青协组织的活动可以新颖有意义,不要单纯的组织一些打扫卫生的志愿者活动。

在数据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比例会大大高于高年级的学生,这说明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同学来说,志愿者活动还是很有兴趣和热情的,但是随着参与了多次志愿者活动后,千篇一律的志愿者活动类型让他们的热情消磨殆尽。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有问到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有印象很深的活动,虽然少之又少。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对参加的九龙湖马拉松志愿者活动映象很深。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此次九龙湖马拉松志愿者是通过短信通知、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招募志愿者的。在活动开始前对志愿者进行了集中的统一的培训,并提供了专门的志愿者服饰。此次活动主办方对志愿者们十分关心,专门为志愿者提供帐篷、背包和帽子,让志愿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关心与重视。同时,马拉松的选手在比赛中传递出来的马拉松精神文化都让志愿者们受益匪浅。从这里可以得出,对志愿者的人性化的管理以及一整套的招募培训制度会让志愿者更加了解活动,愿意参与进去,并留下深刻印象。

三、宁波地区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新型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利用新媒体,建立地区高校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利用新媒体,比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构建起高校内部的信息交流平台,并开展定期的高校交流会,保持各高校青协的日常交流。

(二)完善高校青协内部管理制度

在高校青协内部管理中,不论是独立的组织还是在团组织的领导下都应该建立青协内部的管理制度,有自己的章程,独立的部门分工。比如需要一个独立的办公室部门管理青协的内部人员招募、考核和培训;需要一个校园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策划和组织校园内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需要一个部门专门与校外的基地保持联系,给大学生寻找优质的校外志愿者基地以及提供有意义的能给学生一定启发和收获的志愿者活动。

(三)制定特色的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发展方案

首先确定青协特色的发展方向,创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比如说专门负责城市建设志愿者、大大小小的会议志愿者、与慈善机构或者政府机构联合的志愿者活动等等发展方向。明确青协主要发展的方向,再对发展方向具体划分、做出具体规划,找到适合青协的建设方法,慢慢地建立起有自己青协特色的管理模式,在学校中提高自己品牌活动的辨识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来。

四、总结

通过本研究发现,对宁波地区高校青年志愿者新型模式探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高校青协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究时一定要考虑以大学生志愿者的诉求为中心,在一次次志愿者活动的改革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新型的高校青年志愿者管理方案,使大学生志愿者团体散发活力。

作者简介:杨文云(1997-):女,浙江湖州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读本科生,会计专业,预备党员,曾担任学院团总支义工发展协会会长一职。

张小涛(1986—),男,山西大同人,汉族,硕士学历,讲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从事思政类课题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高校创新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