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定县花灯广场舞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2018-08-06 12:38张贤妮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培训

摘要:任何地区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体现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广场舞蹈如果具备了地域特色,那就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才有生命力,作为西路花灯的代表地,我们就该创新花灯广场舞,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代表。

关键词:花灯广场舞;文化志愿者;花灯音乐;培训

普定——贵州西路花灯的代表地,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随着遍及城乡的空间开阔、环境优美的广场的建设完善,近几年广大城乡群众对于广场舞的参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

一、普定广场舞的发展现状

贵州省普定县共有12个乡(镇)、街道办,大大小小的文艺队就有400多支,现在发展得最有规模的是成立于2010年的普定县中老年健身舞蹈协会,离退休干部及50岁以上群众居多,主要以广场健身舞为主,目前参与的人数有300人左右;其次是2015年成立的普定县交谊舞协会,这個协会的成员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表演的形式比较多样化,交谊舞、旗袍秀、广场舞、健身操等,目前参与的人数有100人左右。这两支队伍都有固定的健身时间,有比较严格的纪律要求,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我县群众文艺团体中非常有代表性的队伍。

虽然我县的广场舞文化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目前,想要发展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广场舞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一是适合广场表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曲目较少,想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舞受到限制;二是没有专业指导老师,跳出来的舞蹈缺乏美感以及达不到健身的要求。

二、具有普定地方特色的西路花灯发展情况与效果

明洪武初年至清顺治前期,花灯班在普定已经出现,共同经历了近三百年的演变和形成过程。西路花灯有“地灯”、“台灯”之分,表演主要有歌舞灯和灯夹戏两种艺术形式。歌舞灯以“歌不离口,动不离手,手不离扇帕,身不离步法”为表演特征,表演上融庄、谐、雅、幽默、滑稽、插科打浑为一体,并与叙事、抒情相结合。花灯中的女角色一般都是男扮女装,假嗓演唱。西路花灯在演出中,除表演闹堂亮相、登台白话倒灯、撒高腔、请旦角等外,还会表演开财门、贺家等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由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如今的花灯表演形式多样,除了传统花灯,现代花灯歌舞《花灯鸳鸯》《花胡唱古今》《跳起花灯游普定》《花灯跳出幸福来》等也深受群众喜爱。但这些作品中能作为舞台表演,要想广泛推广有非常大的局限性,远远满足不了现在老百姓的需求,只有把花灯表演转化成简单易学的健身舞的形式来进行推广,这样不但让花灯具有时尚感,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普定花灯广场舞发展前景及如何发展

2014年,我县尝试编排了一个40人的花灯广场舞《梦里花开》,把“雪花盖顶”“风摆柳”“膝上栽花”等传统花灯动作融入到舞蹈的创作中,使表演者易学易跳。这个节目荣获了2014年全市广场舞大赛的一等奖,2016年贵州省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凉都奖”;2016年创作的《花灯跳出幸福来》也荣获贵州省首届“茅台王子杯”广场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公开组)优秀奖,这些荣誉的取得证明了花灯广场舞的创新是可行的。

(一)创作花灯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只有创作出适合的音乐才能更好的发展舞蹈。近几年,我县在音乐创作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但忽略了对花灯音乐的创作。因此,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力创作民间文化花灯音乐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用好普定花灯资源

普定有大批的文艺爱好者,这将成为花灯广场舞发展的有力基石。有了这些有力的支柱,我们再系统地挖掘、整理传统花灯素材,更深入地了解花灯的发展背景,经过加工提炼成既利于推广又不失特色的舞蹈,不失去自身特色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会有发展前景广泛流传。

(三)用好文化志愿者

普定自2003年成立文化志愿者队伍至今已有2000多名文化志愿者,他们不仅担当群众文化的指导老师,还承担宣传、组织的工作。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在时间上会有些局限,但他们对文化艺术的热情一点也不少,作为志愿者,都积极投身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尽自己的一份力,文化志愿者的普遍性有利于花灯广场舞的发展。

(四)用好县文化馆的免费培训班

县文化馆长期开展各类免费培训班,其中就可以开展花灯广场舞免费培训班,由文化馆安排指导老师长期培训,对全县各文艺队的负责人进行分期培训,再由各负责人培训自己的队员,这样“遍地开花”的方式可以更好更快地达到推广花灯广场舞的效果。

(五)用好推广方法

一是吸纳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加入广场舞。补充指导教师的队伍,培训学员,利用媒体宣传和推广全民健身广场舞的发展。二是要培养好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以平常心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应该作为特殊培养的对象,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西路花灯传承人,这一点,我县的马官中学已经开始实施,把花灯作为大课间之一来开展。三是鼓励好年轻人。因为这个群体正当年华并充满了青春与活力,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代表着当下普定花灯的最高水平,并且完全可以全方位的展示西路花灯的特色;四是发展好中老年人。这个群体是最容易推广花灯广场舞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时间上比较充裕、花灯表演对这一代人有着深厚的意义、训练上会非常有规律。五是多做活动。多举办广场舞活动,开展广场舞表演和比赛,给广场舞爱好者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同时吸引企业赞助,实现双赢。

我们相信,只要创作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花灯曲调,有文化志愿者的加入再加上各方之力,普定花灯广场舞就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为广大参与民众带来身心娱乐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一座城市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与青春朝气富有活力的全国文化先进县。

参考文献:

[1]谢筱鹏.遵义、普定花灯调查(J).电影评价 .2010(12)

[2]何恒杨.普定花灯(J)贵州文史丛刊.2000(06)

作者简介:张贤妮,出生年月:1985.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贵州省安顺市,当前职务:文化馆工作员,当前职称:初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强化青年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会议·培训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公司职工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英县:纪检干部培训“多样化”
国有企业“90后”新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