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图书馆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研究

2018-08-06 12:38李海涛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摘要:第三代图书馆的时代背景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对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信息化素质、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具备创新服务能力,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在第三代图书馆时代的转型。然而当前中国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出现了种种欠缺。弥补欠缺、提高馆员素质的措施有革新馆员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多多组织培训和外出学习交流等,然而最重要的措施是高校图书馆应建立适合本馆的创新服务体系,以激发并引领高校图书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转型与图书馆员的发展转型同构化进行。

关键词:第三代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在信息时代,人的主体地位与知识的力量分外凸显。图书馆作为知识育人的重要空间,随着时代特征的变迁,经历了由第一代图书馆到第三代图书馆的嬗变。第一代图书馆以馆藏服务为中心,注重建造藏书空间和阅读空间;第二代图书馆以开放获取图书服务为中心,注重建造开架空间和活动空间;这两者都是以书为主体。第三代图书馆探索以书为主体向以知识为主体的转型。[1]

第三代图书馆有如下特征:一,注重人的需求。二,注重可接近性。三,注重开放性。四,注重生态环境。五,注重资源融合。第三代图书馆将体现如下功能:一,促进知识流通。二,创造交流环境。三,注重多元素养。四,激发社群活力。[2]

新世纪以来,全球图书馆都普遍走进第三代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创造和分享、文化体验与育人的重要阵地,理应走在探索第三代图书馆时代的前列。探索第三代图书馆之路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馆员的素质、智慧与能力。因此,第三代图书馆时代中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第三代图书馆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第三代图书馆要实现以馆藏服务向知识的创造性聚集和分享的转型,因此对馆员素质必定有新的要求,如文化素养的多元化、服务理念的创新化等。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中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其服务对象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人群体,而是高校师生,其服务内容不可避免地以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等高校文化现象为主体。因此,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研究,必然要结合第三代图书馆理念与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来展开。

第三代图书馆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一)良好的科研素质与信息化素质。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相比,学科服務是一项开拓性的主动参与式的创新服务。它是以学科为基础,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个性化、知识化的服务。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的需要, 是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3]对于高校用户来说,学科服务的对象是高校教师群体。学科馆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才能成为高校教师科研或教学团队中的一员;同时需要具备过硬的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科研或教学团队搜集国内外全面丰富的专业资源,提供良好的学科服务。

(二)多元文化素养。为高校师生提供文化分享与交流的机会、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往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主要由院系或学生社团主办,图书馆提供场所协办。而第三代高校图书馆越来越注重图书馆的主体性和个性化服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图书馆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有多元文化素养,能够主办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文化活动,如讲座、各种阅读推广活动、真人图书馆等。以真人图书馆为例。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是一种阅读理念,通过读者“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交谈,获得更多的见识的活动,理念源于丹麦哥本哈根。[4]真人图书馆是我国众多高校图书馆的品牌活动。举办一场“真人图书馆”活动,图书馆员首先需要具备一双慧眼,拟选定一本(位)或几本(位)“真人书”;第二步,需要和真人书进行深入交谈,考察其专业基础是否扎实、人生阅历是否丰富深刻、言谈举止是否得体,能否给大学生带来广阔的人生视野和深刻的人生体悟。考察过关后,才进行第三步,即真人图书馆活动的组织工作。可见,高校图书馆员不仅需要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还需要独到深邃的眼光、一定的人生阅历、多元化的知识背景、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大学生生命状态的敏感把握等多元文化素养。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欠缺

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建馆理念,都越来越注重由传统图书馆向第三代图书馆转变。转型期一种普遍的状况是,高校图书馆在第三代图书馆理念的影响下建造崭新的馆舍大楼,建筑空间注重环保、开放与多元性,而实际功能却还停留在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上。硬实力存在,软实力欠缺。表面上追新求变,实际上陷入转型瓶颈,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普遍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建筑空间与使用价值的脱节。而将建筑空间与其使用价值联系起来的关键要素是馆员。馆员具备足够的素质,就有助于使建筑空间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第三代图书馆的转变,反之则会出现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普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馆员素质的欠缺。

(一)缺乏科研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在国内日益激烈的科研竞争环境中,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团队需要具备很高的科研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学科馆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信息化素养,才可能获得教学科研团队的信任,成为其中的一员,为其提供团队其他成员无法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学科服务普遍较差。学科馆员学历不够,科研能力较低,专业素养不够,甚至对于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所需资料一无所知,更遑论找到最前沿与最全面的资料了。高校教学科研团队普遍对学科馆员不信任。学科馆员科研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欠缺,导致学科服务与高校教学科研团队严重脱节。

(二)文化素养较低。传统图书馆服务对馆员素质要求不高,这一观念虽然已不适用于第三代图书馆,但是在当下中国高校依然普遍存在。在高校教师招聘时,学校并不会给图书馆较多的招聘名额,拥有较高文化素养或高学历的人才一般也不会到图书馆去。甚至有不少馆员都认为图书馆是养老之地。这就造成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文化素养和学历普遍偏低,又缺乏进取意识的现状。馆员文化素养较低无论从日常工作层面还是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层面来看,都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日常工作层面:如馆员缺乏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就比较容易引起大学生的不满,甚至有可能与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群体发生冲突,影响高校图书馆形象。长远发展层面:缺乏优秀的馆员引领并创造图书馆文化活动品牌,无法在激发校园活力方面发挥第三代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三)缺乏创新服务意识。转型期的高校图书馆,一般承担着四大重任:以海量的资源服务于师生读者的科研与学习、以充足的座位满足学生的复习备考、以多元的文化空间满足师生各种文化交流与体验、以丰富的多元服务满足师生的综合需求等。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面临着由以图书借还为主要服务内容到以信息、科研、学习、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的转变。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必须要求高校图书馆员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思维,进行多元化的创新服务。特色数据库建设、学科馆员服务、多元文化服务(如观影、录播、音乐、跨学科创新型阅读推广等)、综合服务(咖啡、简餐、书吧等)都是创新服务的内容。高校专业特色不同,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型服务也各不相同。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務普遍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馆员创新服务意识的匮乏。

三、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

为促进高校图书馆尽快实现向第三代图书馆的转型,提高馆员素质迫在眉睫。

(一)革新馆员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馆员学历以本科为主,部分为硕士,博士比较少见。在普遍意义上,高学历代表着较高的科研能力。对于学科馆员来说,高学历尤为必要,如果缺乏科研素养,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就只能如当下的状况一样有名无实。高校图书馆应改变观念,招聘高学历人才,革新馆员学历结构,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实现图书馆与高校教学科研的真正接轨。另外,高校图书馆员年龄普遍偏大,思维趋于陈旧,活力不足,应改变年龄结构,多招聘具有创新思维与青春活力的年轻馆员加入图书馆队伍。

(二)多多组织培训、外出学习交流。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养偏低,又缺乏进取精神,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第三代图书馆的特征与理念,不了解第三代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新要求。图书馆应多为馆员组织培训,并提供外出学习、参观、交流的机会,从观念上提高馆员的认识,并使馆员获得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促进图书馆服务的革新。在实现图书馆馆员素质提高的同时,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转型。

(三)建构创新服务体系。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或创新服务能力匮乏,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图书馆缺乏创新服务体系。如果图书馆领导对创新服务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建构第三代高校图书馆的清晰构想,那么提高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和创新服务能力就是空谈。当前的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自上而下建构一套创新服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引领并激发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否则,再革新馆员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再组织培训和交流学习,都是空谈。

结语: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馆员素质是高校图书馆向第三代图书馆转型的核心要素。因此,提高馆员素质是当下高校图书馆新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馆员素质的提高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提高馆员素质一方面对馆员的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建设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6):4-9.

[2]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6):4-9.

[3]王艳秀.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探析[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3,(4):69-72+78

[4]吴汉华,王子舟.开发读者知识资源的新模式:真人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0,(9):21-26+77

作者简介:李海涛(1985—),男,大学本科,助理馆员,图书馆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