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情境教学的创设分析

2018-08-06 12:12纪会敏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小学情境数学

纪会敏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数学知识具有很顽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这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矛盾性,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数学教学情境的基本概念为主要的出发点,始终遵循情境教学得到具体要求,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针对小学生更加重要,对于小学生一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的进行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出各种各样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一、情境教学的概述

情境教学指的就是为学生创设出比较典型的场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情感活动和学习活动有效的进行结合。情境教学将各种各样的直观手段进行充分的应用,以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其创设的出来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要与之相对应,主要是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合。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会感觉很容易,改变数学一直以来枯燥抽象的形象,增添其生动有趣的形象。情境创设要注意采用过多的与教学无关的信息,这样就会对课堂教学形成干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数学教学服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面对现实的生活,对于那些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知识,所以在教新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和学过的旧知识进行连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措施

(一)利用游戏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喜欢玩乐,对于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都很喜欢。游戏对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等都可以符合,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爱玩乐的特点。将游戏情境很好的利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隐藏在游戏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这种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找规律”这一课中,可以这样设置情境:用一根线将黑白两种球串起来,教师就要对学生说,今天要进行一个名字叫作“猜猜看”的游戏,看班级里谁猜的最准。教师在纸箱中拿出一个球,问学生是什么颜色,然后再继续拿出,问学生是什么颜色,经过重复的操作,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黑球和白球出现的规律。

(二)创设情境要具有真实性

教师在创设具体的情境的时候要注重和实际生活进行联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尽量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学生们常见的买菜、购物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到数学的实用性,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有些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的时候,总会很随意的就编一个故事,这样会伤害学生的心灵,逐渐对教师不再存在信任。教师最主要的作用不是教学,而是育人,如果教师利用撒谎的方式创设情境,学生就会逐渐不愿意再去相信别人,因为他们最信任的老师都是这样 ,所以他们就对信任不再有信心,所以创设情境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设合作型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可以做到集思广益,将数学课堂上的气氛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和兴趣。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不但要将个体的积极性充分的进行发挥,还可以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变得团结紧密,提高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合作教学的教学情境充分的进行应用,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现出来,要提高学生的交往和写作以及竞争的能力。在数学教学探索式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型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利用合作教学法。

例如:在教学生们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他们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调节,自己只是在一旁做出指导,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性学习,学生们就会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四)创设问题教学,完成数学知识的迁移

数学知识具有迁移性,新旧知识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要具有灵活性。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是多层次的,也是多方面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将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充分的掌握,既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学到新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对旧知识进行巩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的进行掌握,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引入新知识。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有余数的除法”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们听这样的一道题:我有20个包子,一个盘子里放4个,需要几个盘子?教师让学生利用竖式进行计算,余数中表示为0。然后教师将20个换成14个, 让他们继续计算。这样就会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找到演变点,在出发运算的过程中,利用沒有余数将有余数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余数的概念,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我国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进行集体的分析,为其发展提供具体的措施作为参考,提高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我国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