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进班的成因与管理策略

2018-08-06 12:38王松丽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班风管理策略班干部

王松丽

如何转变“后进班”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课题,是每个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深思的问题。分析“后进班”形成的原因,并根据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是转化“后进班”的理论基础和先行条件。本人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接触很多一线班主任,和其共同探讨“后进班”的表现、成因及管理策略,梳理成文以期共同交流探讨。

一、“后进班”的定义及管理意义

人们习惯上常说的“后进班”,是指那些班内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没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没有良好的班风,不能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乱班”。“后进”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后进班,也不可能事事后进,处处后进,人人后进。在后进的班中也有积极的因素,好的方面,先进的事迹和个人。可是,由于后进班的各个方面的缺点较多,它具有的积极因素容易被掩盖。对此,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一定要坚信大多数学生本质是好的,是有培养前途的。用辩证的观点客观分析后进班的情况,既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努力找到后进班中的闪光点,采取依靠优点克服缺点,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促其尽快转化。因此,我们对后进班不能心灰意冷,要有信心、决心、诚心和耐心。

二、“后进班”成因探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后进班的形成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后进班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班内后进生较多,少数具有破坏性的小团体左右了班内形势,大多数同学随波逐流,班风只能越来越差。

(二)班内积极分子较少,其影响不足于抵抗消极的班级习气,再加上班干部素质较低、能力较差,班内尚未形成稳定的领导核心。

(三)班内没有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导致歪风邪气占了上风。

(四)班主任不得法,工作态度差,组织管理能力低,表率作用不强等。

(五)各科任教师片面认为,自己的那份工作就是教书、传授知识,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三、“后进班”的管理策略

“后进班”的管理必须针对“后进班”的成因而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综合制定管理策略,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后进班”的管理与转化工作,应该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发挥班级管理的正能量:综合班级管理的积极因素,最大程度地发挥班级管理的积极力量,促进班级的转化

做后进班转化工作,“头三脚”必须踢好。即班主任在刚一接班时,要向前任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进行摸底,主要是了解学习情况,团队情况,班干部素质情况,优生和差生所占比例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代表的意见,迅速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提出集体的奋斗目标,从宏观上对班级进行整体调整。这样做可使教师及早的把握主动权。

倘若接班過了一段时间后,班级工作还没起色,学生会认为老师“拖拉”、“工作能力低”,从而产生成见,个别学生还会产生轻视之意,这样一来今后的工作阻力就更大。因此,“头三脚”必须踢好,以便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

(二)充分利用班委的管理职能:对班内骨干的选择,最好是有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以便听到各种意见,推动全班工作

每个学生都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要找没有缺点的班干部是办不到的。在这方面,我注意从实际出发,注意看学生的主流,看学生的特长,看学生的基本素质,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从不以个人好恶为依据。去年我带的那个班,除班长和学习委员外,其余班干部学习成绩并不太好,可他们或在体育、或在美术、或在音乐方面有其特长,每次学校有重大活动,他们都献计献策,发动学生,组织领导。班里出现意外情况,他们马上向老师汇报。班干部工作热情高,班级管理很快有了起色。

(三)班级管理主次分明:根据后进班形成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班级管理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决不能四面出击,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以工作重点带动其他工作。我曾经接受过这样一个班,学习总评居全年级最末,但体育成绩却遥遥领先。在一次周会上,我对学生讲:“体育是我们的强项,是我们班引以为豪的,那么,学习、劳动、卫生等是不是也应该成为我班的强项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过了一会儿,我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他们大家都表示,一定要以体育场上的那种顽强拼搏精神去奋力进取,争创我班年级一流。我趁机讲道理,提要求。同学们正视自己的短处,积极努力弥补,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风气也逐渐形成。在年底学校评估中,班里的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

(四)合理利用“小团体”:班级“小团休”是班级内的非正式集体,下功夫溶解他们,使之能对班级工作做出大的贡献

一般来说,后进班都有非正式小集体存在,即那些要好的“朋友”、“同乡”、“同学”等自发的群体。班主任一定要采取友好的态度接触他们,给他们必要的信任,让他们在建设班集体中做出贡献。我现在所带的班里有几个学生非常要好,下课后他们马上聚在一起,不是聊天就是打闹,劳动中经常偷懒。知道情况后,我把他们一个个叫到没人的地方,分别给他们布置清扫班内卫生的任务,第二天早上,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进行表扬,他们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们平时的懒惰,反而因这件小事在全班进行表扬,心理非常感激。从那以后,和老师的关系近了,班里的各项活动,他们都表现得很积极主动,其中,有一名学生被评为全校“劳动标兵”,为本班赢得荣誉。因此,只要班主任坚持疏导、坚持正面教育,在他们“防卫式”的戒备消除以后,完全可能溶化到班集体中来,并能对班级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后进班”的转化是一个曲折渐近的过程,需要班主任作长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好班级管理的细节工作,没有“急于求成”式的捷径可走,冷静面对、理性分析、灵活把控、反复推进是每个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不二选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转化“后进班”,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学生集体。

猜你喜欢
班风管理策略班干部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竞选班干部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