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跑起跑和加速跑技术的主要因素分析及衔接技术的研究

2018-08-06 12:38杜小娜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短跑

杜小娜

摘要:短跑是构成田径运动跑、跳、投等项目的最基本项目,并对这些项目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短跑成绩的高低可以代表其田径运动的发展水平。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一般研究认为运动员起跑后的加速跑越接近或达到本人最大速度越好,基于这种指导思想,短跑优秀运动员百米选手起跑后尽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的速度。

关键词:短跑;起跑;加速跑;衔接技术

短跑是世界体育史上最古老的竞赛项目,是田径运动的基础,也是其它各运动项目的基础。短跑是构成田径运动跑、跳、投等项目的最基本项目,并对这些项目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短跑成绩的高低可以代表其田径运动的发展水平。我国与世界的短跑成绩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百米起跑后加速跑技术是指从前腿蹬离起跑器后到前30米的技术。一般研究认为运动员起跑后的加速跑越接近或达到本人最大速度越好,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国优秀百米选手起跑后尽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的速度,其运动学特征与国外选手几乎没有差异,个别选手甚至超过国外选手,那落后的原因可能是在起跑后与加速跑的技术衔接上未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影响短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注意力的不集中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人体反应的性质有三种,即主动反应、被动反应和应激反应。在起跑中,运动员的注意力已高度集中,注意的焦点应是提高反应时的主要问题。在起跑中,常见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应,即运动员把注意力放在“捕捉”发令枪的声音上;另一种是被动反应,即运动员把注意力放在应答动作上两种的区别在于:主动反应能使感觉神经高度兴奋,有效加快其传导速度;被动反应则是在接受刺激后,感觉神经才开始兴奋。另外,运动员的注意力指向与反应速度能力有关。在练习中应要求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将要进行的动作上,因为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比集中在信号反应速度要快一些。注意力的指向和肌肉紧张有关。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完成该动作有关的肌肉群紧张度就会升高,从而加快动作的完成。有资料表明,两种的反应时差达到了10%以上。

(二)不同反应的性质

人对刺激的反应是按照其特定的传导途径进行的。根据不同的刺激性质,有着不同的反应时。研究资料表明,人体对听觉。在实践中,我们常常观察到,起跑中许多运动员已不完全是单纯的听觉反应了,而是不自然地接受视觉刺激,产生视觉反应。个别运动员已完全由听觉反应转化为视觉反应。其现象是,同组起跑中,第一个运动员对声刺激的应答动作,成为其他运动员的视觉刺激信号(相邻运动员之间表现更为明显)。显著表现为,起跑中,在发令枪没响的情况下,一名运动员“抢跑”,其它运动员势必跟随跑出。这些现象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比赛经验以及临场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也与起跑时运动员的注意力的关注点有着极大的关联。

(三)步长、步频的节奏混乱

起跑加速度阶段,特别是前20米,速度的增加主要依赖与步长和步频的同时增长而达到最高值。有关资料研究,起跑后随着步频与步长的同时增加而迅速提高速度,20米时频率达到最大值的98. 9%,以后则通过协调步频与步长的关系,合理减少步频而加大步长,使速度继续提高,其整个曲线仍表现出“双高”的特点,在60米处形成步频的第二次高峰。而我国的运动员加速阶段相对比较早,一般在40米以内就达到最高值,加速距离短,最高速度也相对较低。步频的偏高使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换频率过高快,消耗大量能量,同时引起神经系统疲劳,进而影响速度与速度耐力的发挥,引起动作的僵化,技术变形,破坏了“整体最佳化。”

(四)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比例关系有很大差别

在起跑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后蹬阶段动作,此时的支撑时间比最高跑速时约达1.5一1.8倍。这时有可能利用较大的摆动半径,从而使身体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①在起跑的开始几步,支撑时间明显大于腾空时间,随着跑速的增加,腾空时间逐渐增大,支撑时间缩短,过度到途中跑技术。在这个阶段主要注意的是前巧米应注意后蹬的效果,而在向途中跑过度的15一30米之间应注意摆动腿的前摆。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起跑后加速阶段向途中跑过度时有明显差异,注重后蹬效果向摆动腿前摆进入途中跑衔接技术掌握差,以至于在此浪费的能量过多,造成途中跑中最高速度的保持距离不如外国优秀运动员。

二、对短跑起跑与加速跑衔接技术研究

在短跑教学中,教师要把起跑技术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予以重视,同时也要诱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先进起跑技术的学习并积极加以运用。教师要进一步钻研教法,不断研究和改进蹲踞式起跑的教学方法,适当调整教学时数,使学生在课内就能正确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并严格规定在考核和测验时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方式,以保证该项技术的教学达到大纲的要求。加强心理训练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和修改特征施加影响,使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更好地适应训练和比赛,从而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通过辅助练习来改进加速跑事躯体前倾不足的问题,这个练习要求运动员身体保持挺直前倾,要能控制到快摔倒时再加速跑,运动员才能自然而然地保持较小的躯干前倾角进行加速跑。辅助练习2是:当运动员做预备动作时在其背上架一根长竹竿,竹竿与地面成20“角。要求运动员在起跑和加速跑时背部不能触及竹竿。运动员练习时要自然,不能造作地弓着背跑,来避免背部碰到竹竿。大拇指和食指张开紧贴起跑线,当听到枪声或“跑”令时迅速推离地面,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有的运动员感觉两臂没派上用场。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平日的教学中可适量做些手指俯卧撑,高抬腿跑小步跑和后蹬跑来提高学生的手臂和腿部的力量。用加速跑的节奏最佳指标控制训练,运动员能不断得到完善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步长、节奏.从生理角度上讲,能准确地强化正确动作的空间知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从而缩短了分化过程,迅速地提高起跑后加速跑节奏的稳定性.而实验前加速跑的节奏是凭教练员的经验指导训练的,运动员获得的仅是主观判断的定性信息,因而很不精确。通过对加速跑节奏的控制及训练,不仅提高了前30米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起跑后加速良好。节奏的頻率,成为短跑运动必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王川.田径运动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赵淑华.我国男子百米跑成绩落后原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1,12

猜你喜欢
短跑
第十五届田径世锦赛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比较研究
短跑技术的发展
浅析短跑途中跑中“送髋”技术的作用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特征探讨
对提高短跑教学质量的思考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浅谈短跑放松技术
短跑教学中融入游戏性练习方法研究
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