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从小做起

2018-08-06 12:38孙静王秀平赵林英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孙静 王秀平 赵林英

摘要:“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而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一、从点滴抓起,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好习惯

叶圣陶说过“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这就说明养成习惯要从点滴细节抓起,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系列,由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方可达到目的,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我们应该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严格要求,耐心疏导,让学生持之以恒的练好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长期的严格的反复训练,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细心耐心地反复示范,苦口婆心地反复纠偏。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可紧密结合教学过程随时讲评学生的常规遵守情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训练活动中去,像“你的声音像播音员一样甜”、“你的字写得真漂亮”等语言激励学生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可以设计并实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一周表》,把一周的每堂课里学习表现按积极,一般,不认真如实记录,把一周中所有作业的情况用红花记录下来,周末统计,个人自我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肯定自我并表扬有进步的表现,然后教师为他作好一周小结,最终养成“上课专心听,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复习,广泛阅读”等的好习惯。

三、激发兴趣,启发自觉,让兴趣成为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激发他们产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欲望。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喜不喜欢上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课,让学生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快乐,享受到成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要学的知识,有很多虽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近,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小,也很难理解。在教学时,我们把学习的知识转化成与学生联系更密切的同类型的生活问题,学生不仅更易理解,还能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我首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例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问题,让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成功,注意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但也要适度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一旦回答对了,就要大加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三)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在讲课之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小笑话或几句幽默的话,来调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学习效果更好,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树立榜样,检查纠偏,让榜样为好习惯助力

(一)教师为榜样

小学生的习惯未定,习惯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其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例如教师写教案整洁详细,上课时板书整洁美观一丝不苟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声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生看在眼里,自然效仿在行动上。因此,教师要在培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我们在平时板书时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从小开始,渐渐地,一步一步加以引导。

(二)学生为榜样

榜样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推动他们进步。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我们要大量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树立榜样。可以设立“作业小标兵”、“进步小标兵”、“课堂小标兵” “书写规范小标兵”等措施,发现学生的优点,具体细致地指出他们的长处,促使这些同学更加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使其他同学察觉到自己和榜样的相似性与差距,从而更用心地观察学习。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相互检查对比,相互评价,相互纠正不良的习惯,能促使他们更快地形成良好的习惯。

五、家校配合,共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在看电视,却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惧怕家长的权威,表面服从,但是却心不在焉,竖着耳朵听电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爱读书学习,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孙云晓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不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所以,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去变化。

注:本文系鹤壁市基础教育教学重点课题项目——《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编号:2015—JKYA—045。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