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题

2018-08-06 12:38张海荣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张海荣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的必修课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格心理教育,包括虚荣型人格障碍、好斗型人格障碍、孤僻型人格障碍;学习心理教育,包括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激发动机,设置目标、树立信心,自我激励;性心理教育,包括三个阶段,疏远异性期、接近异性期、两性恋爱期。

关键词:人格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性心理教育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心理的健康是人们提高幸福指数的前提,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年探索,我认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题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格心理教育

心理学认为:人格通常指的是个人的社会倾向性,即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道德等的综合表现。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期,若教育引导不力,则会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縱观我国的职业教育,根据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学生有20%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虚荣型人格障碍

这些学生有的家庭条件优越,平时总是自高自大,自吹自擂,盲目攀比,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条件越差,嫉妒心、虚荣心越强。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就有一家境贫寒的学生,父母离异,与奶奶一起生活,为了得到一名牌手机与人炫耀,竟然把早餐和晚餐统统省去,结果造成营养不良。这样的学生怎能不让父母寒心?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教育的失误究竟在哪里?

(二)好斗型人格障碍

这些学生生性好斗,争强好胜,遇事往往不冷静,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专好打架斗殴,讲哥们义气。在班里坐不住,学习不用心,特别喜欢与他人发生冲突,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三)孤僻型人格障碍

这些学生行为怪癖,我行我素。不喜欢与同学交往,也很少关心班级、学校的事情。对集体活动表现冷漠,经常独来独往,没有知心朋友。对他人的批评或表扬无动于衷,甚至不能与他人合作。

二、学习心理教育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人生命过程的始终。中职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自制力,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势在必行。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一尝试: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学生不爱学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课程的兴趣。因而教师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具有很大的动机成分,如果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其中,表现出乐此不彼的极大热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因此,通过激趣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至关重要。

(二)激发动机,设置目标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时,就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责任感,认真学习。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当然目标必须切实可行,通过努力能够实现,而不是空洞的幻想。目标制定以后,要督促学生由小到大,一件件去完成。不能期望一口吃个胖子。那样不仅达不到目标,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树立信心,自我激励

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进步,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生挫折,十之八九,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评价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惰性的挑战,并改掉不良习惯,不断取得进步。同时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不怕失败的精神,深刻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内涵。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树立信心,自我激励。

三、性心理教育

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身心获得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中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产生了急剧变化。特别是随着第二性征的成熟,职教生的性心理也得到发展。在性心理发展与对待异性问题上,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一)疏远异性期

这一阶段由于男女生对两性关系一知半解,男女交往会产生一种不安和害羞的心理,对异性有陌生感和畏惧感,引起对异性的暂时疏远。在学习和活动中男女生界限分明,即使必要的接触也表现为腼腆、害羞。

(二)接近异性期

随着生理发育和对性的基本了解,男女生产生了相互接近的需要。男女生喜欢一起游戏,一起作业等。女生对男生有好感,开始于十三四岁,表现为以倾慕的心情注意男生的说话、表情和动作。而男生对女生有好感则开始于十四五岁,他们常常以好强、逞能等各种举动来显示自己男子汉的气概,以引起女生对他们的注意。这些都是健康的性心理表现。对异性好感或接近,不等于早恋,教师不必大惊小怪。

(三)两性恋爱期

这一阶段男女生互相产生爱慕,试图进入恋爱阶段。中学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尚未发育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虽萌发对异性的爱恋甚至进入恋爱阶段,但他们对恋爱还处在无知阶段,思想、物质、身体等方面都不具备恋爱的条件。教师和家长要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引导他们,切忌粗暴干涉,一棒子打死的简单工作方法。同时,这也是心理工作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性心理的关键阶段。

虽然职教生的性心理发展处于第三阶段,因此他们更易于进入恋爱状态。但中学生对正确的恋爱观念、性意识、性行为还很迷惑。因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卫生工作,重视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伴随生理发展而出现的各种性心理现象,使学生掌握性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性心理体验。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性心理的意识和能力,用科学知识去克服好奇心理,树立健康的性心理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章志光 社会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