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06 12:12何兰芬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问题

何兰芬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习我国传统语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起到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是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教授生字、生词、讲解课文的模式化教学,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应提倡情感教育以改善教学效果。本文将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问题

引言:语文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也强调凸显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面临着高考的重大压力,大部分语文教师进行的都是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内容非常少,如何加强情感教育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生情感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集体感

在计划生育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大都是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接触的最多的环境,同时也是制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利因素,长时间的独处让他们降低了和朋友、和同学之间的集体感,在遇到问题时习惯独自解决或者向长辈寻求帮助,而不是向同龄人寻求解决办法,办事效率低下,效果不尽如人意,缺乏团结心。

(二)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英语、理科例如数学、物理等课程难度较大,是考试中拉开分数差距的课程,因此很多家长和教师对这些课程过分重视,语文的重要性被忽视,语文教学缺乏创意,长此以往,学生很难提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缺乏主动性,这也是造成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具有个性的世界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在高中阶段开始形成,同时高中也是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高中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日趋稳定和成熟,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有援引各种理论的能力,开始形成批判性和独立性思维,在这个重要时期,必须充分重视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相对于数学、英语以及其他理化课程,语文教材大多是小说、戏剧和散文、诗歌等,因此情感是颇为丰富的,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建立情感世界。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大有裨益。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一)营造氛围

在语文教学开始前,良好的课堂导入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用富有感染力的肢体和口头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采用情景再现、背景穿插以及渲染烘托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互动,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教师可以讲解课文的难点和重点。例如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教师可以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一首《南乡子·无奈》,这是一首咏林冲的词,教师首先富有情感的朗读一遍,并让学生朗诵一遍,让学生了解到林冲上梁山的无奈,接下来理解课文中想要表达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钻研教材

语文教材中都是精选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都包含着作者真实、强烈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将这些情感充分发掘出来,引导学生钻研教材,咬文嚼字,和作者展开情感交流。例如在话剧《雷雨》的教学中,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戏剧中人物众多,情感关系复杂,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各个人物的对话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挑选若干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讨论每位角色独具特点的性格和形象,例如在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你来干什么?”等对话中体现出周朴园的绝情和自私,经过对课文的分析得到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即: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虚伪狡诈,了解了课文中主要角色的性格和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联系生活

现今的高中教学和生活实际逐渐偏离,不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以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语文要重视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将语文带入到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有正面人物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故乡的秋》,通过描写祖国优美的环境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归去来兮辞》则鼓励学生追求自由、淡泊名利;而通过《套中人》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太过保守所带来的危害。

(四)活学活用

由于时间紧张等其他因素,高中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时间甚至不及小学生多,内容也比较单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改善情感教育的效果呢?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情感作业”,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自己的视角,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写下来,要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同时教师要认真批阅,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四、结束语

综上,像叶圣陶说的那样,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发现宝石,增添赏美的兴趣,扩大眼界,充实经验,使思想、感情、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一篇篇文质兼优的佳作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繪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分析了当前高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问题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