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书法教学探究

2018-08-06 12:38许春亮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书法高职教学

许春亮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修养。在高职教学中开展书法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的书法教学价值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相关的问题,最后从教学模式角度对高职书法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书法;教学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书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书法教育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实效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书法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

(一)获得美感享受,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

在书法欣赏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书法线条之美、结构造型之美、风格之美、意境之美,获得强烈的美感享受和精神愉悦。在这种精神愉悦中,学生的情感与心智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动力被大大激发出来。书法学习的特点是长期练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书法欣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对学生养成勤学苦练的学习习惯,提高书写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有利于正确理解作品的形式特点及精神内涵

书法学习中,通过书法欣赏,学生对作品的风格美有了一个总体的感受。在随后的书写练习中,学生主要进行笔画和结构的技法练习,学生结合作品的整体风格美来理解作品在笔法、结构方面表现出来的形式特点,通过对形式特点的把握进一步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书法家的精神内涵。随着理解的深入,学生通过形式特点和风格特征隐约能够感受到作品中表现出的书法家的抽象的精神内涵,即正直、刚健的人格精神。

(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

书法欣赏活动,使学生接触到不同审美风格的书法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在对不同风格书法作品的欣赏中,学生有了一定的鉴别和领悟,对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强弱及艺术价值的高低有了初步的评判。各种书体虽然风格不同,但均表现出了健康的审美情趣。随着欣赏的书法作品越来越多,学生的审美视野不断扩大,审美意识逐渐增强,审美能力就有了一定的提高。长期的书法欣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在这一审美活动中,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境界得以提升,艺术修养逐渐深厚起来。

(四)有利于塑造高尚人格,提高职业素养

任何一门艺术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创造,因而在本质上都是人的精神的写照。书法也不例外,书法艺术表现的精神内涵乃是一种抽象的普遍人格精神。书法是书法家人格品质的写照,能从正面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而书法欣赏是发挥这一重要作用的有效手段。对于高等职业学生来说,将来要成为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中,具有高尚人格品质的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能更认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

二、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高职院校生源复杂,科学文化知识相对薄弱,人文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觉接受书法教育的意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高考落榜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他们认为自己是学科教育的失败者,知识基础薄弱,普遍自卑心理较重,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

(二)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

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没有设立明确的书法教育管理机构,协调统一书法教学工作;大多数书法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制和完整系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书法教学形式单一,缺少资金以及设施投入;高职院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等。

(三)高职院校教育对书法学科定位的认识模糊

书法属于视觉艺术,表现出人们对平正与奇侧、统一与变化、整齐与错落等种种美学形态的认识,并展现书者的情感心绪与品格修养。而书法是否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至今仍是艺术界、文化界、学术界极为关注并经常引起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高职院校本身就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由于书法学科定位不明确,书法教师也无法从整体出发去把握教材和教学的各个阶段、环节、一学年、一学期,乃至一堂课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至于加强书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无从谈起。

三、高职院校提高书法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重视书法教育,改善书法教育环境

观念引导行动,提高书法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在高等职业院校,要认识到书法教育的技能传授功能,又要从教育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书法艺术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给予重视。要明确书法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传授和美育的重要课程,具有知识技能性和审美艺术性的双重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两者兼顾。在具体政策上要科学制定书法艺术课程教学计划、要呼吁教育人事部门和学校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还要加强书法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建设。

(二)增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注重学生的需求

实际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大视野,超越原来单纯讲授书法理论与社会实际孤立的情况,把书法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活力的部分与现代生活、学生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使书法教育的内容更符合社会目的,以适应现今学习环境与文化生态的改变,把书法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的内容,这样既可以顺应时代变化,又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书法中所包含的基本思想。

(三)改革书法教学评价机制

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是书法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信息和参考依据。例如在书法技能上,通过学生完成的作品对其技法表现和在完成作品过程中的思想和情绪有个评价,包括对书法史知识、审美能力、创作能力、批评能力的评价,同样也包括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自我评价。

(四)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互动式的教学要求书法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与辅导者。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还是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如课上各自提交自己的书法习作,或者是老师让同学自由发挥,各组成员齐心协力做本节課相关内容的PPT课件,上台演讲,自由发表对某一时期、某一书法流派、某一书家书法的评论观点,这不仅使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法历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推进意义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振濂.书法美学.[M]. 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4.

[2]李甫.郭农声.书法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3]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书法高职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诗书画苑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