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案例的辅助作用分析

2018-08-06 12:38步静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设计要求辅助作用中学历史教学

步静

摘要: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学好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有利于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大事。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案例的辅助作用进行了分析,文章从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入手,进一步从教学案例的设计要求、操作措施、最终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案例;辅助作用;含义;设计要求;操作措施;成果

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习科目,而因为学习历史需要记忆大量复杂而相对枯燥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很容易出现厌烦与畏难的情绪。而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搭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引入新的理念和工具。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并且调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历史教学工作来说,案例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将案例引入教学中,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而老师在整个中学历史工作中,主要是发挥着教学案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对案例进行合理运用,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历史学习的特定情境,从而做出深入的思考和共同讨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输模式的僵局。因为在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因为知识单一枯燥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等方法,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战略体系,改善教学的质量。因此完全发挥案例在中学历史学习领域的辅助作用,是非常具有正面意义的。

二、立足教学目标,设定合理案例

(一)广泛搜集材料

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引用案例,使案例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就需要老师在教学阶段选取最合适的案例加以利用,对历史教材的实际内容做高度把握,选取其中能反应教学核心要求的部分,并且结合同学们的现实学习状况和基础能力,将与教学目标紧密贴合的历史案例提取出来,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形成合适的案例。而中学阶段的历史老师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首要出发点就是体现教学知识点的内容,可以在课内外广泛了解并收集相关材料,扩宽各自的案例选择范围。毫无疑问,可供选择的历史案例来源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国内外名著、历史文献、影视素材和网络信息等等。

(二)合理合计案例

老师得到了原始素材之后,还需要针对同学们的接受能力,对素材进行适当的加工、编纂,使其联系到教学的知识点上去,带领同学们对历史案例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而真正有效的历史教学案例吗,不只是要达到知识含量和目标针对性方面的要求,更需要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调动同学们的兴趣点,以导读等方式打造特定的问题情境,设置矛盾,引起同学们的思考,通过自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当然,导读的时间必须科学地进行设计,以使其充分发挥效果,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四分钟之内。

(三)案例分析

比如,中学学生在学习《辛亥革命》这段知识点的时候,老师为了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首先设置一个恰当的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让同学们看课文,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条件和时代特征。而在具体的讲解中,引起革命的背景、原因、人物、过程、结果等应该作为重点得到把握。教学时,老师可以概括背景,详细介绍革命事件中的主要参与和领导人,展现他们的光辉事迹和感人品质,引起同学们了解的兴趣甚至是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调动其对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结束后,老师要注意用合理的方法来对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为下次使用案例教学法积累经验。

三、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案例

中学老师在整个历史教学工作实践中,其对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而一个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中,往往会带有独特的乡土历史资源和特色,比如历史久远的文字形式、影视作品、历史遗迹等等,都是同学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历史形式。老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与感受这些生活中的、身边的历史文化形式。老师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加大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使同学们感知到历史和各自的关联,深化其对历史的理解和知识的把握,从而起到改善教学效果的作用。

比如,中学学生在了解、学习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历史知识点时,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学会归纳抗日在不同时期的情况,并且思考同学们所在学生是否和抗日战争实发地存在联系,追溯当时学校区域的情况,如果有可能的话,老师完全可以将本地区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的故事向同学们讲解出来。

四、建立现实案例,激发学生思考

在中学历史教学阶段,老师的工作使命,不只是在于要让同学们学会自己主动了解历史知识、掌握总结研究的技能,更要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历史,变得更加明智,掌握积极思考探索的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因此,老师在完成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认清自己应该承担的使命,不只是要掌握知识的点,更要在把握现实生活状况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在观看和倾听案例内容的同时,建立起其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启发同学们的思维和情感,能够高效地记忆知识點,并且形成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学习中学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对资本主义危机发生的经过、原因、教训等进行介绍,随后引出2008 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案例,因为这是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的经济危机。在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导致股价下跌、工程停业、人们失业等负面影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解与认知。学生经过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与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危机出现的共同特点和原因,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我国避免经济危机的思考,以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案例的辅助作用的分析,对于改善历史教学质量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并且立足教学目标,设定合理案例,在广泛搜集材料之后对案例进行合理地设计;除此之外,老师需要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案例,通过建立现实案例激发学生思考,进而达到既定的理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文清.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J].文理导航(上),2010(3):80

[2]常建雄.浅谈新课程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与特点[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11):47-48

[3]朱庆强,刘月英.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运用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0):42-43

猜你喜欢
设计要求辅助作用中学历史教学
点支式玻璃幕墙
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的策略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
英文歌曲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民用飞机外部标记分类和设计要求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