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8-06 12:12王小靖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有效性

王小靖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的教育需求和宗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从过去注重书本知识,转变为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足,制定完善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课堂中的生活化体现不足

高中历史是高考文综的一门重要科目。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基本以应试为导向。教师的教案编制也以考试的范围作为主要内容,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应试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成绩,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死记硬背,让学生将一些主要的历史知识点记住,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并不是十分注重。历史学科本身有很多丰富的内涵可以挖掘,但是课业的压力和生活化理念的缺乏,使得教师和学生对于生活化教学涉及很少,历史生活化教学难以落到实处。

(二)历史教学生活化效果不佳

随着新课改逐步实施,有些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尝试了生活化教学,但是学校和教师都反映效果并不理想,未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未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兴趣。首先,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凭借过去多年的经验去教学,而不愿意在新的教学方式上下工夫。有些教师在教学技能上的钻研精神不够,忽略了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和设计。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多年的应试教育让他们已经适应了灌输式的学习方法,生活教学法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和集中程度要求较高,缺少教师正确引导的情况之下学生很难进入状态。因此,在生活化教学方面,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参与意向很低。

(三)生活化教学与应试教育存在冲突

随着高考竞争日益激烈,每个高中都想培养出一批尖子生。高一的课程安排基本上是高频度的知识灌输,而从高二就开始进行高考的第一轮复习,力求争取更多时间备战高考,无暇进行生活化教学。特别是对于历史课程来说,高考测试的知识点非常繁多,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更不可能有时间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引导。从现实角度来看,在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既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又有利于学校良好口碑的建立。针对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和学校都有一定的益处,这也是很多学校无法切实推广生活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教师缺乏生活化理念

高中历史教师普遍对于应试教育比较关注,而缺乏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跟教师相比,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并且对于新的教学方式也会有一定的期待,希望在巨大的课业压力中,有一些能够使他们偶尔放松且有趣的学习方式。但仅有这些期盼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教师加以引导,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课堂设计,那么生活化教学将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可能会成为新课改趋势下的一句口号。

(二)教师对于学生情况了解不够

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是要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环境为导向的,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基本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仅限于课堂之上,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较少。历史教师带班较多,无法清楚地了每个班上的每个学生,这给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师一般年龄都与学生相差较大,思维观念等方面也存在代沟。再加上他们不太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就无法从生活化的角度去启发学生,不能将课本知识恰当地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造成了生活化教学效果出现偏差。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教师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中仅限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并没有掌握生活化教学所需要的技能。总体上来说,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的介绍,讲述各个朝代的更迭,基本上是按照书上的脉络重复,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涵挖掘不深。历史课程在高中生中受喜爱的程度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十分着迷,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多引申一些课外的内容,丰富知识自己的面;而另一部分学生对于枯燥的历史并不感兴趣,需要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进行引导。

三、完善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选择这份职业,就意味着终身的奉献。不论身处怎样的社会环境,他们的职责永远都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培养优秀的人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指标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是具有高情商和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特别是历史学科的教育,对于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于是非对错的评判能力、民族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人格的培养会影响到青少年的一生。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職业使命感,深刻理解并体会生活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作用,并将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传递给学生。

(二)增强自身教学技能

生活化的教学技能需要教师真正从学生角度考虑,在理解他们生活背景的前提下设计好的教案。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还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高中历史教师都是师范学校出身,经过教师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一些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并不能够满足当今的教育需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培训,增强自己对于生活化教学的操作技能,不能够因为年龄和经验的因素而忽视新技能的学习。

(三)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关心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心理成熟的年龄在逐渐提前,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因此,当代教师要仔细研究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要将他们当作孩子和学生,而是要当作朋友一样相处和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惑,为学生排忧解难。只有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将历史课程与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有效性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