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适合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

2018-08-06 12:38程丽果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员越来越多,选择艺术方向的学生也逐年增多。但高三艺术生专业统考后返校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只有三个月,编写一套适合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至关重要。如何编出适合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是我们高三历史老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艺术生;历史校本教材 ;编写思路和过程

一、编写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员越来越多,选择艺术方向的学生也逐年增多,但艺术生的文化素质却参差不齐。如何既能提高艺术生的艺术修养,又能提升其文化素养,目前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艺术生在进入高中以后,除了和普通生一样学习文化课以外,还要花一部分精力学习艺术专业课程,再加上高三为了应付年底的艺术专业考试,还要参加各种专业集训,文化课根本无暇顾及,导致文化课学习间断,基础不牢。并且,艺术生年后返校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文化课的复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艺术生的大学梦能否实现。然而,当下还有一些历史教师仍然是传统教学,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去研究课标,制定切实的教学计划,导致一些历史课堂高耗低效,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和市二高的部分历史老师作了《高三艺术生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中其中有一项是要编写适合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

二、编写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的具体思路和过程

我们把校本教材分成两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高中历史的知识点,第二大模块是和相应知识点配套的练习题。在整个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几位高三历史老师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最终确定了以下的编写思路。

1.打破现有历史教材的顺序,按整体通史模式编写教材。我们学校用的是人教2003版教材,这部教材是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历史三大模块编写,而全国高考卷是按照通史顺序进行考试。高三艺术生如果先按模块史复习,再按通史去练习,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打破模块史的顺序,按通史顺序编写校本教材,确定好思路后我们着手中国古代史的编写。

我们首先将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编写为一个课时,后面有相应配套的习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在高一、高二学的时候是按模块史进行学习的,现在按照通史完全把模块史打乱了,学生们感觉知识点过于零碎。例如在编写《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与科学技术》时,我们把三本书中的和秦汉有关知识点全部找出并整理,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必修一第二、三课内容,经济部分必修二中的第一、二、三课均有涉及,思想文化部分必修三中的第三课和整个第三单元也同时都有涉及。整个编写过程的工作量比较大,把学生记忆的体系全部打乱,学生想要知道知识点也需同时在三本书中查询,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们又调整思路,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在不打乱模块史的基础之上重新按通史顺序编写。

例如中国古代史部分,首先我们编写中国古代政治部分,把中国古代政治按照朝代编写成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魏晋--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史编写完之后,然后编写中国古代经济史,最后是思想文化和科技史。这样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总体思路上我们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整体通史顺序进行编写。

2.精简教材内容,知识体系化。我们在编辑校本教材,不是把原来的教材简单的剪辑和拼凑。为了能编出更有效的校教材,参与编排的历史老师查阅大量资料,翻看查询通史教材,仔细研究近五年的历史高考题,争取把高频考点都整合在教材中去。我们平时用的教材基本是是大段文字呈现出来,大段文字方便学生理解,但不方便学生记忆,所以我们尽量避免大段文字出现,以问题和答案形式出现,便于学生快速记忆。每个章节都运用表格,知识网络图,想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知识网络图等多种形式把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精选配套练习题。我们选题的原则是精选近五年的和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高招试题。在选题过程中,其实我们也是存在争议的。有老师认为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高考题对我们的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但大部分老师认为這个阶段不是去感受高考题多么难,而是去感受高考题的风格,学生必然有很多题不会做、会做错,但是学生要开始去熟悉高考题的命题风格,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高考题的命题风格跟平时考试,甚至地区摸底考试都不一样,真的要去模仿高考题的出题风格是非常难的。现在的高考,特别是文科,已经不是简单的背好书就可以清楚知识点的时代了,越早适应高考题的出题风格,对学生的复习越有好处,最终我们还是采取精选近五年的高考题。当然我们也不是把近五年和这知识点有关高考题全部整理罗列到一起,而是有一定的取舍,对我们学生而言特别难的要大胆舍弃。我们把精选的高考题附在相应的知识点后面,作为学生的配套练习题。

以上是我们编写适合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思路和过程,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修改,最终编写出一套适合高三艺术考生的历史校本教材。这套校本教材立足于艺术生的能力基础现状,紧贴课程标准和高考中低档要求,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逯江南。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郭继福。高中艺术生历史学习兴趣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3]王志生,刘俊良。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2期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三艺术生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CJYC171104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程丽果,女,河南临颖人,历史学学士,现任教于平顶山市第八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