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作品研究综述

2018-08-06 12:38郑恺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老歌流行歌曲华语

郑恺

摘要:本文从研究成果的类型出发,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作品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依托中国知网,检索有关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音乐形态及其引申意义的理论研究。发现整体研究呈现出: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文化形态研究多,音乐形态研究少;以及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不够充实三大方面。

关键词:华语流行歌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华语流行歌曲作品,在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领域,有很多名字,例如: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时代曲、黄色歌曲、中国近代流行音乐、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等,针对该类作品的研究数量和种类也较多,但整体呈现出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文化形态研究多,音乐形态研究少;以及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不够充实三个方面。

从研究成果的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唱片、专著、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四类。在唱片方面,具有较高价值的是由王勇主编,中国唱片上海公司于2014年出版的《上海老歌1931—1949》,其中共包含20张cd并附有歌词、介绍,模板编号,录音年代。是研究当时华语流行歌曲的重要材料。

一、关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的研究专著

专著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歌曲集和历史与任务概述两大类。笔者共搜集到的歌曲集共有12本,分别是:王勇的《海上留声——上海老歌金曲100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刘光华的《夜来香——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精选100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青华的《往日时光:三四十年代歌曲精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孟欣的《同一首歌——三四十年代经典歌曲100首》(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朱天纬的《中国电影百年经典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年版),刘习良的《歌声中的20世纪:百年中国歌曲精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版);陈钢主编的《上海老歌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从1997到2006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的5本,吴剑编著,名为《解语花》的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集。在這十本歌曲集中,尤以《解语花》系列体量最大,且其中的很多作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在大陆绝版,陈钢的《上海老歌名典》精选了民国时期313首流行歌曲进行了作曲和作词背景介绍。通过对比不同学者编著的歌曲集,更有利于研究者客观,全面的辨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的音乐形态。

对该时期华语流行歌曲发展进行概述的专著有:吴剑的《何日君再来一流行歌曲沧桑史访》(北方文艺出版社年,2010年版);王勇的《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水晶的《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年版);王勇,鲍静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追寻上海老歌的前世今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该书是对王勇编著的《上海老歌纵横谈》以及《上海老歌金曲100首》的修订整合。黄奇智《时代曲综论》,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1978年出版。

对该时期流行歌曲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专著有:黄奇智编著的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大型图册《时代曲的流光岁月(1930—1970)》(香港三联书店2000年版)。

从其他领域对该时期流行歌曲进行研究的专著有:伍春明的《“时代曲”与“救亡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

其研究涉及到该时期流行歌曲发展的专著有: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1912-1949》(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 2008 年版)等。此外《黄色音乐:中国爵士时代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安德鲁F琼斯著,达勒姆:杜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余少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对中国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进行了研究关注点是其中的殖民性和现代性问题。

从专著中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叙事多于作品分析。且很多材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学术研究的色彩还不够浓厚。

二、有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研究的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方面,李红梅的《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对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美学现代性的一种考量》(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是目前笔者搜集到的唯一一篇针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的研究论文。但由于该作者并非音乐专业的学者,而是以文艺美学的研究为主,因此其研究内容的关注点就从音乐作品本身,转移到了作品的引申意义上面。且该论文把救亡歌曲也纳入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这一点笔者不太认同。因为流行歌曲,尤其是早期流行歌曲,其特点应主要以都市个人情感而不是社会情感为表达内容。

硕士论文方面对于该时期流行歌曲的研究较多,笔者共搜集到10篇,分别是:俞赟奕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与文化生活》(东华大学,2012年);周慧喆的《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时代曲”的产生与传播》(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历东东的《多种风格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启示(1937—1949)》(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王宇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曲研究》(河北大学,2014年);杨文莉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上海流行音乐研究》(南京艺术学院 ,2015年);赵珥希的《论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产生》(吉林大学,2006年);陈晨的《上海爵士乐本土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李琼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中的女性主题(1927-1949)》(上海师范大学 ,2010年);梁瑜的《时代曲流行的历史及其成因研究一一以《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夜来香》为例》(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王曼的《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婚恋关系的现代抒写》(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上述论文中既有音乐专业的学者,也有非音乐专业的学者,其中王宇和杨文莉的论文在作品分析方面较之其他论文更加专业,但分析作品数量有限,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分析范围和细化分析内容。赵珥希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因此其论文在史料运用和分析论证方面相对较为突出,梁瑜的论文则是以比较研究的方式,对“时代曲”进行考察,期视角和研究方法更加深入与细致。但总体而言,硕士论文的研究对于作品文化形态的分析远远多于音乐形态的分析,微观分析较少,其研究成果中的某些内容会出现重复。

三、有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研究的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方面,涉及该时期流行歌曲研究成果的内容和数量较多。总体研究趋势呈现出,音乐分析研究较少,文化分析较多,音乐专业学者参与较少,其它领域学者关注相对较多的状态。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四大方面。

(一)对该时期流行歌曲发展阶段性的总结与研究,如:项筱刚的两篇论文,《“后黎锦晖时代”( 1937 ~ 1949)民国流行音乐的几个问题》(音乐艺术,2016年第01期);以及《20 世纪 20—40 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01期)等。

(二)对该时期具体音乐作品的研究。如:洪芳怡的《玫瑰蔷薇同根生: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中的三朵“花”研究》(音乐艺术,2009年第04期);李岩的《君归来兮?—— 打开<何日君再来>的“死结”》(音乐与表演,2015年第04期);杨新磊的《效果循环与视域融合:六个版本的“天涯歌女”的接受史发微》(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3期)等。

(三)对该时期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是专著)的评述。如:陈峙维的《<毛毛雨>能影响美国爵士乐吗——评吴剑对<上海老歌名典>的批评》(编读往来,2008年第09期);蔡莉的《懷旧金曲,余音袅袅——读<上海老歌纵横谈>》(人民音乐,2011年第02期)等。

(四)从不同学科视角对该时期流行歌曲的研究。该类研究是期刊论文中数量最多的。如:陈伟、李琼的《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与女性书写》(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陈伟 、桂强的《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五四精神”》(学术月刊,2011年第05期);黄敏学的《洋场十里毛毛雨 仙乐百代满场飞——民国时期上海流行音乐产业极其当下意义》(人民音乐,2011年第02期);伍春明的《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文化成因与美学特征》(人民音乐,2011年第02期);和清、龙迪勇的《海派都市流行歌曲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社会科学辑刊 ,2008年第01期)等。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演唱风格的角度对该时期流行音乐进行研究。如王韡的《民国时期电影歌曲的演唱风格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02期);伍春明 、伍音菲的《民国时期上海流行歌曲的歌星演唱风格初探》(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06期)。

纵观目前笔者搜集到的有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语流行歌曲作品的研究现状,对于该时期流行歌曲是什么的问题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弥补和填充,这不得不引起流行音乐理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世纪的华语流行歌曲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时间跨度,让我们可以客观,全面的对它进行审视与研究。而且,只有搞清楚华语流行音乐的源起,才能更加准确的看清流行音乐的发展和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勇.鲍静.海上流声——上海老歌纵横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王勇.鲍静.玫瑰玫瑰我爱你——追寻上海老歌的前世今生[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3]吴剑.民国流行歌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4]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5]汪毓和.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2000 [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6]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家评传[M].上册近代部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1992

[7]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8]赵志安.陈振华.中国音乐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9]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老歌流行歌曲华语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左手右手一起抓
第十四届华语青年电影周在武汉举行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我们为什么喜欢“老歌”
歌唱
柔情老歌
文艺范
架起流行歌曲与严肃音乐的桥梁
那首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