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唢呐的演奏技巧

2018-08-06 12:38陈艺京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腹换气唢呐

陈艺京

一、常用的几种唢呐

唢呐,几百年前就在我国民间普遍使用,随着历史长河的延续,唢呐的种类也不断地拓展,增加了很多。一般是按照一支唢呐的筒音的发音高低来确定它的类别和名称。什么是筒音呢?筒者就是将一支唢呐的八个音孔全部都按闭后所吹出的音高。例如:筒音的音高是A,就简称“筒音为A的唢呐”,其它的还有筒音B、 bB、C等不同的唢呐。我们现在可以见到许多不同音区的唢呐,除了高音唢呐之外还有很多种中音唢呐和低音唢呐。常用的有:高音唢呐(即筒音为A的小唢呐);中音唢呐(即多采用筒音为D和G的大唢呐,也称G调F调唢呐),另外还有经过改革的加键的中音唢呐和低音唢呐,目前,还只有较大的乐队中使用。

二、唢呐的一般吹奏法

(一)持法

唢呐的八个音孔都需要用手指按满,如果音孔不严实,吹时容易出噪音或者出音不准。怎样才能把八个音孔都按严实呢?正确的持法是:两手手指自然伸直按满八个音孔,上把四指是前三后一(一般用左手),小指不按孔音,即用大拇指按后面一孔(即第七孔),其它三指依次按第八、六、五三个孔;下把四指(一般用右手)拇指不按音孔,其它四指依次将第四、三、二、一音孔按满。

(二)姿势

正确的姿势应是:头正,上身要直,挺胸,两臂自然张开。一般情况,唢呐与身体成70度左右的角度,这样就不会妨碍看谱。吹唢呐的姿势分坐式和立式两种:一般的合奏、伴奏时采坐式;独奏时多采取立式。

(三)口形

吹唢呐最讲究的是口形,如果口形不对,不但音色不美还会影响音准。正确的口形应是:用上下唇肌控制哨片,不必含得太紧,应放松自然为宜。吹奏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不要用牙齿咬哨。2、哨不得含得太深。3、不要鼓腮(除了使用“换气法”时)。4、不要包齿。

(四)呼吸法

掌握好呼吸是吹管乐的基本功。一般说:“气足音满”,这就是说足够的气息是“音满”的基础。比较好的呼吸方法是“丹田呼吸法”,即“胸腹式呼吸法”,在吸气时,小腹向里收缩,胸部和肋骨向外扩张;呼气时,不是像平时只用肺都的呼气那样动作,而基本上是用小腹的动作来控制呼气的急缓。练习呼吸要注意三点:1、呼吸时,全身与呼吸无关的部分要放松,吸气要多要快;吐气要少要慢。2、要保持呼气与吸气的连贯性,不要等第一口气完全呼完后才开始吸第二口气,而应在第一口气未完全呼尽之前就开始吸第二口气,这样才能连贯不断地进行下去。3、一般情况都是用鼻子吸气,只有在抢气或者用鼻子吸气还不够时,才用口、鼻同吸。

(五)口风

吹入哨口的气息叫做“口风”,换句话说,口风就是通过哨口的气流。唢呐发音的强弱主要是通过口风来控制:口风急,出音就强;口风缓,出音就弱。吹奏高低不同的音時,口风也有所不同。吹高音,口风要急些;吹低音,口风要缓些。口风对音准有很大的影响,口风急缓掌握不好,能使出音偏离正确的音高,如偏高、偏低半音甚至达一个全音。所以口风很重要,它是吹唢呐的基本功之一。

(六)换气法

换气法有两种,即“自然换气法”和“循环换气法”(也称鼓腮换气法)。自然换气法这种方法好比说话、唱歌时一句结束或中间停顿需要换口气时所用的自然换气一样。循环换气法一般不常用,只在吹某些持续的长音时才使用。方法是:用小腹的力量控制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口。鼻子吸气时两腮鼓起,小腹往里收缩,使气息向上运行,也就是用小腹压力把气息送到口腔内,然后,根据需要量把两腮里的气息逐浙往外排出,随着吐气,且腹肌肉也逐渐放松,吸进第二口气时,再重复同样的过程。

(七)平吹与超吹

口风缓一些,吹较低的音,这种叫“平吹”;口风急些,以较高的音,通常最易吹出的是比它高八度的音,这样吹法叫做“超吹”。如果超吹和平时吹出的音相隔不是八度就叫做“借孔吹”这只是偶尔需要特殊效果时才用的指法,一般不多采用。

以上是简单地介绍了唢呐的种类、基本功和演奏方法,这只是一个入门,若想成为一位合格的专业唢呐演奏员,除刻苦训练外,还得有敬业精神。

猜你喜欢
小腹换气唢呐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我是人体的“换气站”
唢呐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唢呐放光芒
泳池“飞鱼”换气记
入眠小技巧
学自由泳
清晨别急着开窗
唢呐(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