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数学自主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2018-08-06 12:12李艳华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自主课堂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李艳华

摘要:当今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敢于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有意识、有方法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只有激发学生肯“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自主课堂

随着高中数学自主课堂教学的推进,其有效性教学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一下高中数学自主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让学生先来

课前准备是自主课堂的重要环节,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自主课堂成败的关键。这里的课前准备不是简单的预习,而是对课堂内容要进行较为深刻的思考,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所以我们认为自主课堂有效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课前做好充实准备,让学生先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动”起来

以高中数学必修2的《三视图》(第1课时)教学片断为例:

(一)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古诗《题西林壁》入手,引出课题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都有什么感觉?

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都得到不同的效果。

(在我让全班学生来朗诵这首诗时,很多学生在笑,数学课怎么上成语文课了?觉得这节课是个谜,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能有些同学会纳闷,今天老师上数学课怎么会念起古诗来?其实,这首诗隐含着一些数学知识,它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圖。在此,我想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需要三个同学的帮助,请大家参与。

(二)观察实物小实验,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创设学生欲知、欲究、欲得、欲进的各种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一种主动、活跃的心理状态。同学们的参与及思考的热情如此之高,主要是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以及参与实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乐趣。在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动”了,课堂也就“活”了。

三、多种学习方式的指导,引导学生“动”起来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获取利用信息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显得更加精妙。

(一)学会自主学习

如果你相信学生,就让学生充分自主研究,你会发现学生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以高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教学片断为例。

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急于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而是先让学生自主探求点P(-1,2)到直线l:2x+y-10=0的距离|PQ|。学生自觉开动脑筋,寻求了多种方法。在教学中,不应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二)学会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群体参与、互助交流、探索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动”起来,在“动”中培养合作精神。

(三)学会探究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当说,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四、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妨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想,大胆实践,大胆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营造一种思维活跃、气氛民主、秩序井然、紧张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动”起来。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这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如具有丰富的教学功底、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语言艺术等;还有赖于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思考。

(二)应该构建一种互动型课堂

课堂上要有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要避免单调死板,应多样化,可以是个体自学、小组学习、全班学生优化组合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眼、口、手、耳等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要非常重视各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要让学生自然地动起来。

(三)应该构建一种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习得为载体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有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敢于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有意识、有方法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只有激发学生肯“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自主课堂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与实效研究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