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大程书院园林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2018-08-06 13:00贾柯
魅力中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贾柯

摘要:扶沟大程书院是流传至今、具有千载文化的古代书院,其承担了当地的文化教育、学术思想讨论等功能。而书院园林是在书院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以书院本文为基础而形成的。本文,将针对扶沟大程书院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扶沟大程书院;园林;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历史发展;建筑结构

引言: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教育的重要机构,书院经过常年发展后的物质承载者就是书院园林。书院园林具有讲学、游览、休憩等功能。而扶沟大程书院的建造者正是洛学奠基人程颢建设的。且大程书院遗迹保存完好,对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研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一、扶沟大程书院的发展历史

扶沟大程书院是宋代人程颢建造的。程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哲学家、教育家,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在宋朝实施了改革,但是由于程颢等人和王安石的改革策略、方向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宋神宗熙宁八年的时候被派往扶沟县担任知县一职,并一直干到元丰三年。由于程颢此人宽厚、善良。重视民间教育、关心百姓疾苦,所以便在此地大兴土木建设学院。程颢在当地优选出色的子弟进行亲自教书,并在书大门上亲自题写了“书院”二字的匾额,并积极推行“各乡有校”,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大程书院成功落成。书院建成后,程颢分别将周纯明、谢良佐等威望颇高的学者请来教学,因此在程颢任职期间,扶沟县文风大振、人才济济。[1]

大程书院规模庞大、气势逼人。从宋代建院开始,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900多年的岁月洗礼。程颢离世后,却年久失修,在刀枪无眼的年代只剩下残骸。直至明景泰二年时有人提出修缮,并得到河南布政副使同意后,才得以稍微修缮。从景泰四年开始修缮,至景泰五年完工。据《扶沟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知县吴士喜将书院改建在化民台旁,即为现在地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郁士超建敬业、乐群二堂;乾隆十二年(1747年),署县令吳溶重修两月告竣,知县杨烛始将书院改名为大程书院;乾隆十四年(1749年)知县马佰骆始建立雪讲堂;公元前1755年,当地知县出资扩建扶沟大成书院。公园前1767年,当地知县鼓励学生出资买地、捐地,扩建书院。嘉庆十三年,当地知县主动出资捐献银两修建书院。光绪五年大程书院得以大规模修缮与扩建,时至光绪十年的时候,大程书院已经新建大门、东西文场、官厅、山长院、龙门、讲堂、执事房等百十余间,实现了书院与试院的结合,这次扩建从1884年开始,一直到1885年夏天完工。完成后,书院前方设有照壁,魁星楼、文昌阁设于东南角,同时将高垣围绕在内,气势十分宏伟、壮观。当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扶沟大程书院,就是光绪使其扩建的书院原物,且书院主体建筑得到了良好的保存。[2]

二、扶沟大程书院的内部结构分析

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县城里面的书院街上坐落着闻名于世的扶沟大程书院,其贯穿南北,全长73.65m,东西宽39.9m,书院总面积高达2938.6m2,在院内有3间大门、3座龙门、3间立雪讲堂、2棵古松、1棵古槐,并设有每排13间共52间的2排东西厢房,属于扶沟县县城里面古建筑均遗留规模最大、保存完整度最高、流传时间最久的古代建筑群。

走进书院,迎面是青石台阶,朱漆大门,高柱重梁,砖山瓦顶,重檐叠脊,布瓦跑兽,木雕彩绘引人入胜,大门两侧耳房10间,东西对称和大门混为一体,雄伟壮观。走过大门是“龙门”,“龙门”与大门风格相似,面阔三间,两侧有耳房8间,由月亮门通向东西耳房,各成小院,清静幽然。向前步行就可以抵达龙门,传说中龙门是在黄河上游的位置,哪里水流湍急,只要鲤鱼能够跳过,就可以化身为龙。[3]

向立雪讲堂进发,你可以发现在道路的中中轴线两侧的方向上,并排设置了位置对称的东西文场,他们横跨南北,由每排13间房屋的四排组成,建筑结构形式相当研究,布局整齐划一,具有浓厚的古典、朴素、文雅的气息。建筑顶部敷设篮砖布瓦,是典型的古代廊柱式建筑风格。同时,这里也是古代科举考场保存最完整的科举考场原始相貌。据说,在考场两边的挺拔、直立、郁郁葱葱的两株古松树,均是重建书院时缪应缙县令亲自栽植的。

三、扶沟大程书院园林环境艺术特色

(一)选址分析

古时候修建书院,都非常重视书院周边的环境。因为,培养优秀人才才是书院的目的,所以这也是选址必须参考的要求。由于书院具有官私学共同特征,属于教书育人、普及文化的高尚之地,且在教学中还具有陶冶学生情操的功能,所以书院环境的营造是极具匠心的。通过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在精神领域产生共鸣,与自然文化统一融合。所以,大程书院属于人文思想突出的艺术园林。

大程书院最初建设的时候,坐落在县属,县属里面有一座为教化民众,为民众提供祭祀、集会等活动及开展文化教育的化民台。通过在县属修建大程书院,首先是响应了流传下来的“化民台以寓教化的含义”,和程颢自身提倡的“崇尚宽容、厚待他人、重视教育、感化且关心人民”的思想息息相关。其次,可能是程颢想要更好的对讲学工作及学生进行保护。最后,是因为程颢是当地的知县,是扶沟县最高行政长官,在县属之内的后花园处修建大程书院,不仅能够优化县城教育功能,还能够借助优美的后花园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实现对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4]

(二)大程书院的布局简介

大程书院整体布局结构十分巧妙、规整、严谨,房顶全部是篮砖布瓦,并建有古代风格浓厚的柱廊式建筑结构,这和北方四合院建筑形式十分相似,且也采用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的设计模式。其具体的布局形式详见本文“扶沟大程书院的内部结构分析”。

(三)扶沟大程书院的园林景观艺术特色分析

扶沟大程书院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就是植物,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中具有三重功能,分别是生态功能、空间构成、观赏功能。在中国古代的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所表达的意境与内涵是造景的重点,他能够将思想和情感赋予人类,所以在书院园林中安置、设计的植物也具有此类效果。通过人格化植物景观,将把联想与象征含义更好的赋予植物本身。

扶沟大程书院院落内部存在1株古槐树、2株古松树,松树曾经是扶沟县县令缪应缙在重新修建、修缮书院的时候亲手栽种的,现在大树已经变得高耸挺拔、张袂成阴。在古代,尊贵与传承是槐树代表的含义,在大程书院内栽种槐树,说明重新的人希望达成书院能够继续保留传统的教书育人功能,同时也希望这里走出去的文人志士能够继承流传下来的高风亮节。而栽种四季常绿的古松,则是为了警醒学生要继承“岁寒而凋零”的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象征着读书之人必须气节坚韧、绝对像苦难地头的精神,从而达到鼓舞、激励寒门子弟坚持寒窗苦读的精神之目的。大程书院之内的石龟与石狮子坐落在中庭处,远远看去,这两座石像仿佛就是这座书院千年传承、发展的历史见证“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宋朝到清朝光绪年间,经过四个朝代近千年的历史长河冲刷后,光绪十年扶沟大程书院得以再次重建、修缮完成,重建后的大程书院增加了很多房间,并在院落内有美化、秋菊、丹桂等象征著文人雅士高尚品格的花草植物栽种。丹桂取“蟾宫折桂”的吉祥寓意,是对学子科举高中的美好祝福;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兰被誉为“花中君子”,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清雅淡泊的菊花,被古代文人骚客所喜爱,并逐渐的演变成为了人格品性的一种文化象征形式。[5]

建筑存在于自然山水园林的中的含义主要为为了当做配置的景观,其目的多是游览观赏,属于园林风景之内的建筑群落之一。在园林里面存在的建筑,通常存在方便游客休息、观察其他景观、娱乐等功能,同时自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程书院园林内部,主体景观通常就是建筑自身,由于建筑功能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呈现的建筑景观也各有千秋。

北方四合院建筑形式是大程书院典型的建筑形式,砖山瓦顶、精美雕刻、秀美彩绘等都为建筑景观添加了别样的风景特色。在大程书院内部存在的彩绘、石雕、窗花等都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遗留的瑰宝;而前壁呈框架结构的立雪讲堂,更是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书院的建筑艺术特征。在大程书院的内部,很多建筑都放弃了富丽堂皇的修建路线,反而采用了别出心裁的简约风俗,这种乡土韵味充足的装饰设计及色彩搭配,进一步提高了书院的建筑档次。例如,立雪讲堂中就绘有花草、凤凰等图案,间图1。这些图案千差万别,但是都统一了绘画的色调,通过将青蓝作为主颜色、黄绿红白为辅的形式,不仅显示出了建筑的高尚华丽,又使景观图案显得井井有条。

程颢的坐像就树立在中轴线末端立雪讲堂的里面十分醒目的位置,这是为了实时展现程颢“春风满面”接物待人的真实历史场景。通过翻阅史书发现,程颢喜欢静坐、闭目养神,并板着一张严肃的面庞一动不动的像雕像一样去思考问题。但是,当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亦或是接物待人的时候都会变得和蔼可亲,满脸春风。

《宋史·杨时传》记载曰:“…,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他走的时候,程颢用目送的方式送他们,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后人听说后,就用“程门立雪”来赞扬尊师重道的行为。据说,杨时等人来到大程书院看见讲堂东边有程颢端坐于此,便满脸恭敬的站在那里求教,这个场景再一次的活灵活现的展现了程门立雪的典故。因此,这座大殿被后人称为“立雪讲堂”,其目的是为了教育后世子孙要勤奋、努力学习,要虔诚求教。[6]

而达成书院立雪讲堂西侧坐落的塑像,大多数进入仕途后赫赫有名之人,这些人既有明代户部、兵部、刑部尚书的刘自强,吏部的刘泽深大人,更有江西一代才子李梦阳等。其中后世有名的何出光、杜化中等都在大程书院接受过教育。准确的来说,程颢最初修建大程书院,教书育人的目的是彻底实现了。

四、扶沟大程书院园林文化内涵分析

(一)科举文化

扶沟大成书院的龙门、大门、立雪讲堂采用了三进式中轴线对称布局建造形式,具有浓厚的寓意。相传,龙门是黄河上游鲤鱼化身为龙所跃之门。古时候的科举考试也被称为“登龙门”,考场大门被称为“龙门”,同时也是希望学子能一跃成龙。古时候龙门开放的时候,豫东地区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大程书院方向赶路,为的是“一跃成龙,身价翻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成为了百姓趋利避害、祈求上苍保佑的民俗。[7]

(二)楹联文化分析

“兴盈学海间,联镌书林处”与许多名胜古迹一样,古代书院有数不尽的楹联佳作,它将哲学、地理、信仰、书法、篆刻等方面的知识熔于一炉,抒怀深沉,寄兴遥远,隐喻曲折,典故运用十分合适,通过精湛、易懂的文字,机智灵巧的情思,别出心裁的意境,多姿多样的手法等,基本上都被后人作为了自己生活、工作的座右铭等,这种能够对后世子孙进行鞭策、启示的巨大正能量,也带给后人呈现了全新的艺术盛宴,并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对联也是大程书院内部的一道优美文化景观,对联的往往具备丰富的文化内容及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对联的第一重内蕴则是对祖先贤者的崇拜与敬仰,主张对优秀传统进行宣传弘扬。比如“问惑须程门立雪;求知必孔府凌云。”,通过“程门立雪”的典故对尊重、崇拜古代先贤的情感进行书法,同时也为后世学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8]

对联的第二重内蕴则是言志抒怀,鼓励后人奋进。如“学无止境,致用要关天下事;理本精深,文章须合世间情。”将寻求知识的道路描绘的没有尽头、将知识描绘的经天纬地,从而对学生进行鼓舞激励,为学生树立“关心国家发展”的远大政治抱负,引导学生学问之道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其中“大器晚成大器早成皆大器,程门立雪程门霁雪满程门。”这一副对联,更是代表了大程书院寄寓了后世子孙成才的巨大愿望。

对联的第三重内蕴则是倡导学风,修身明理。比如,在大程书院中的“立雪见精诚,树尊师以令范;设堂明理性,遗重教之高风。”此幅对联,就是将典故“程门立雪”拿出,通过推崇、宣扬尊师重道,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讲堂的设立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告知学生要珍惜眼前的时光,要主动的、踏踏实实的进行学习。[9]

(三)理学文化分析

唐朝是书院建设的发源地,到了宋朝之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宋朝时期,书院被大量的建设,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也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中刮起了理学崛起的大风。所以,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顺理成章的将书院变成了官吏培养的孵化器,同时书院的存在也成为了众多理学家宣传、交流文化、理念的主要场地,而大程书院也是这样的。

理学的基础,主要洛学的开创者是程颢和程颐奠定的。《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人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以教育道路来讲,程颢等人对教育理论研究颇深,且著有很多优秀论著,并建立了自己独有且完善的教育思想体系。程颢认为“培养圣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且认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己。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也就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天理、遵循天理,通过仁爱关爱世间万物,坚守封建道德推崇的伦理纲常”。正是因为如此,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后世学者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为了继承他的学统渊源,纷纷为他建造祠堂、书院,宣传并纪念他的思想与理念。而扶沟大程书院就是这种思想文化的传播场所之一。[10]

结束语:大程书院园林是大程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的承载者。大程书院独特的建筑布局方式、优美的园林艺术造景特色等,都继承并弘揚了古代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内涵,通过对大程书院园林艺术特色及内涵的研究,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参考文献:

[1]扶沟县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省扶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86

[2]浅谈书院园林特色及文化内涵——以石鼓书院为例[J].伍辉.中国园艺文摘.2010(06):81-83

[3]中国书院园林之儒家思想探析[J].王胜永,李蕾,徐杨,倪欢.山东林业科技.2017(02):122-125

[4]阆中锦屏书院的园林艺术特色[J].余燕,杨在君.广东园林.2012(05):17-20

[5]明清时期江南书院之景观研究[D].于晓明.华东师范大学2016:1~93

[6]浙江传统书院的园林环境研究[D].方舒丽.浙江农林大学2015:1~166

[7]曲阜尼山书院建筑与历史研究[D].张良.北京建筑大学2014:1~74

[8]衡阳石鼓书院文化内涵及价值研究[D].刘志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1~61

[9]周口地区明清古园林初探[D].张振华.河南农业大学2012:1~145

[10]园林艺术与文学的关系[J].董宏.中国包装工业.2013(22):27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