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探讨

2018-08-06 12:12万宇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创新教育小学数学

万宇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将素质教育融入小学数学的教育中,而素质教育的潜移默化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能在小学时期就培养起创新意识,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重视小学生的能力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浅析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素质拓展

教师是学生在小学时期最重要的引导者,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拓展思维和培养习惯的最好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与新时代接轨的数学理念,将创新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潜在的天性。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断的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还是难免会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给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往往就会忽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开拓思维的训练,让小学生丢失了他们这个年龄该有的创造性。所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树立起创新型的教育模式,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出他们自己的思想,不断碰撞出不一样学习视角和创新思维。

一、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一生中开发思维的最好时期,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只要数学教师能够好好的把握住小学数学的教学精髓,再加上合理的教学模式就能够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培养出他们的创新意识。所谓“教学”,重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也是想要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教学模式,那就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展开相互合作、多沟通多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合作教学,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能和创新精神。

沟通交流式的相互作用教学能够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敢于开口说出自己不同的视角和想法,大胆交流猜想,小心求证事实。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的锻炼出创新的思维模式。数学本就是一门答案唯一,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学科,通过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之间敞开思维的进行探讨,源源不断的发现更多的思路和灵感。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两种沟通交流的学习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创新思维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之中,最终成为学生拥有的一种技能。

众所周知,在当代社会,知识型人才比比皆是,但创新型人才却是屈指可数。所以在小学时期,数学教师就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来将数学教材中的创新教育不断普及、不断扩大,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热爱小学数学。想要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数不胜数,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多提问多让学生提出质疑,以这样的思维训练来激发出学生思维深处沉睡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视角,也可以借助如今的科学技术,例如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课外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的教育中要走出教材,多让学生学习一些锻炼思维的知识,这样才能锻炼他们敏捷的思维,始终保持年轻的头脑。而课外实践活动就是最好的选择,既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出他们对小学数学的全部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相比较于教材内的硬性知识,小学生从活动中所得到的收获会更加让他们记忆深刻,并且更好理解与吸收。创新的思维模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训练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开放性的合作教学贯穿在课内课外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小就打好基础,培养出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学生

其实创新思维的训练对初高中生来说是具有很大的难度的,因为他们已经在成长的过程中固化了思维,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等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已经很难实现了。但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学生的思维还在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数学教师只要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创新的精神时刻萦绕在学生的周遭,就能够很轻松的潜移默化学生。

当教师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又活跃灵敏的教学氛围时,学生会自觉主动的投身于数学学習之中,因为他们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够不断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去探求这个未知的数学世界,进而锻炼出创新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创新风气,让学生能像鱼一般自由翱游在思想的海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所以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会积极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他们在该动脑的阶段不停创造出新的想法和见解。小学生在这个阶段非常需要教师给出的鼓励和赞扬,所以数学教师要及时反馈给学生他们做出的努力,让他们得到肯定,以此鼓励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热情的投身于创新思考之中。然后教师再循循善诱,让他们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而教师想要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就需要有一些基础的铺垫。第一,数学教师要能够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思考和创新,不要加以干涉。小学生正处于释放天性的时候,教师不能阻碍他们的思维拓展,让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的“棋子”。而是要放心的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大胆假设,即使是出现错误,这样也能让学生记忆的更加深刻。第二,数学教师要和学生们建立起良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朋友,学生才会愿意说、愿意表达,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学生才会释放自己的天性,培养起创新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因为害怕教师而不敢言不敢质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绝佳时期,所以教师应该将创新教育积极的与小学数学教育相结合,培养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做好一个引导者该做的事情。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利用好学科的特性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假设,配合上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和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营造出良好和和谐的创新氛围,让学生能够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老师出现失误时能够大胆的站出来提出质疑,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培养起来,不断内化为自己真正持有的一种思考模式。所以小学数学教育要紧握住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性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创新教育小学数学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