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地位

2018-08-06 12:12禹奚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引导教学措施高中数学

禹奚

摘要:为了避免学生因为无法良好进行高中数学知识应用,而引起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的挫败心理,作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抓住改变学生心理转变的关键时刻,让学生找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兴趣方向,建立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形成;教学措施;教师引导

在高中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阶段极易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反应。一是在高一上学期学生刚入校时,学生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在经历过渡期,学生的情绪与心态极其敏感,容易将对高中生活的不适应转移到学习上,导致错过高一数学起步教学的黄金阶段。二是在高三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在极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具备无穷的发展潜力,但是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下走向了好的发展道路,有的学生却无法前进,造成两极分化的一切后果都是被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决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表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那么他们就能够自主吸收数学知识,在对数学的学习探索过程中不断前进。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阶段划分

要想高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那么就要将整体的数学教学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发展情况,划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阶段划分分别是高一上期、高一下期到高二上期、高二下期到高三结束的三个过程,每个阶段学生根据高中生活的体验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表现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第一阶段上,学生在学习上的波动幅度较大,尽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学,依旧要对学生一些数学学习上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管理。成功的学习比失败的学习更让学生感兴趣,学生经历过挫折失败过后再从失败中站起来,实际上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而成功的事情可以让学生继续保持在学习中前进的兴致。对于高一开课时各个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调节,对原本在初中时候数学成绩就好的学生,教师要继续让他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告诉他们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并不大,要以平常心对待学习。而成绩在走下坡路的学生教师就要让学生知道高中是一个新的起点,只要用心便能改变以往在数学学习中的失败往事,树立起学生数学学习自信,为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而在高三时期学生需要凭借对数学的兴趣冲淡在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利用兴趣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一直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忱。除了这两个阶段的其他发展时期,学生的发展较为平稳,不会有太大的变故出现,但不代表教师忽略第二阶段时期学生的兴趣培养。应该说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从高一数学教学的开始阶段和高三数学的总复习阶段的教学成果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直接表现,而在这两个时期的中间阶段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期,也就是学生数学兴趣作用的潜伏期。

二、根据阶段划分调整教学强度

在高中教学压力与教学强度成正比,教师有压力,学生也有压力,但是教师的压力通常会通过教学转移到学生身上,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分阶段性教学这是教师为了学生有更好地发展,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按照阶段性教学分布,在高压力之下增加多一点兴趣活动,数学学习压力不高时就减少一点其他活动,数学教学做到有松有驰、有紧有缓,开发学生在学习中绷起那根弦的最大弹性限度。高一是观察学生对数学持有的态度,了解每个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承受的压力限度。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表现各种各样,比如真正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会觉得数学学习就是一种放松自我的途径,但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太过少见,更多学生是会被高强度的教学压垮;但是也有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虽然在高中教学强压之下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但是自己可以保持住对数学的热情依旧不灭。一个班上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对待数学的态度上是有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觉得好教,有的学生不好教的原因。在数学进度上面,不是只看教师的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比如:按照教師备课准备的时间,对于函数的教学任务总是重且难,所以在一定程度教师安排在函数上的教学强度较高,教师总给学生反复强调函数内容甚至为了拉快教学进度不断给学生增加数学作业,根据作业的结果反馈分析高压教学并没有达到教师想要的拉高差生成绩,保证优差生成绩共升的目的,反而在教师的这种做法下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有所上升。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有个极好的学习发展的话,必须要做到对学生教学强度的划分,通俗点说的话,就是教师的安排要让学生做到在哪个阶段就做那个阶段该做的事情。高二是纠正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拥有面对高三数学的勇气与毅力,慢慢过渡到高三生活的阶段。高三的时候教师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数学新课的教学,这时主要是重复温习知识,总结形成数学体系,这时数学的教学节奏主要是循序渐进,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总结都要落到实处。以合适强度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对学生数学更多的是产生正面影响,完全不会有浪费教学时间,让学生成绩倒退的现象产生。

三、利用兴趣克服学习困难

兴趣是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上困难的一大利器,为数学教学的问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途径。教学中经常能看见学生为一个问题不停地思考解决问题,这就是因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然,从这种现象就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习数学有多么的重要。学生学习差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坚持学习的毅力,学习工作做得不到位;二是对数学产生了情绪化的消极,学生按照教学发展但是成绩毫无起色。兴趣是学生对待数学有认真态度的前提,不管学生在教学中遇见怎样的困难,只要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对于教师的任何安排都能欣然接受。对于学习上的压力也能很好的消化,坚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只要信念坚定便很难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有改变。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感到有趣,有趣的知识会让学生主动钻研,教学中发现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比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上课更加活跃,作业完成度也更高。并且在钻研问题时,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坚持寻找问题答案,而没有兴趣的学生在遇见问题的时候会直接放弃问题,也不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习中不能够缺少的部分,尤其是在数学这种以开放性思维发展为主的学科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不可能依靠教师一贯强塞就可以提高的,需要建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发掘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引导教学措施高中数学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