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8-08-06 12:12郭恒金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策略研究数学教学

郭恒金

摘要:高中是学生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他们正面临着高考这个重要的转折点,而数学在高考中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分值,是学生高考能否收获一个好成绩的关键。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在解题时,更需要学生有活跃而又有条理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策略研究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去动脑和探究的学科,也是需要学生去不断演算和探索的学科,而数学题的解答过程正是学生去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对高中数学而言,在内容的难度上上升了不只一个层次,所以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上显得有些吃力,甚至在考试时成绩总是不理想,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为此感到焦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引起重视,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之后,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摒弃传统教学中“一刀切”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本文根据现阶段高中生的数学解题的现状,对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做出了以下探析。

一、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解题意识

作为一个高中教学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数学在高考中的重要程度,也都清楚高中数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知识点的分布上都是比较分散的,这种布局结构更会使学生觉得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显得杂乱无章。然而,正是由于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多且又分布很散,所以,由各个知识点延伸而来的数学题目也就多而繁杂且变化万千,很多高中生在解题时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了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恐惧心理。这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来说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警醒作用,不能以传统的眼光看待数学教学,也不能忽略学生在解题时的厌倦心理,想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解题观念。对于数学来说,学生如果有了一定的解题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应用,进行举一反三,自动的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构建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

二、牢记数学课本中的概念公式

虽然数学属于理科范畴,但是数学也有很多理论知识,包括公式定理等等,任何的数学题目的解题前提就是要学生在知道公式和定理的情况下,只有将公式定理都牢记于心再合理应用才能成功解题。另外,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数学公式定理时,切记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带领学生对公式定理进行演算和推演,并找些与公式定理相对应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才能加深印象并且更好地记忆,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能够急时想起并合理利用。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因为数学考试中没有公式定理这一内容就对这方面的教学有所松懈,要清楚的知道学生学好公式定理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打好基础,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前提。

三、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

在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叫“数形结合”,即图形和数字相结合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尤其是高中数学,因为难度上了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都会感觉很困难,如果只是单纯的思考可能思绪不会很清晰,学生也很难抓到解题的关键点。如果学生在解题的同时能够利用图形,利用题目信息画出草图,学生才能更加理性有条理的找出可以利用的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中,用到数形结合最多的莫过于几何和函数,做这两部分内容的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图。但是,现在的很多高中生都没有在做题时画草图的习惯,导致他们的解题能力一直得不到很大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对此引起重视,“数形结合”的解题方式不仅是一种解题策略还是一种技巧,学生只有学会了这种解题技巧,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也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四、引导学生进行审题

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审题。往往一道数学题中都会给出相应的已知条件,但还有一部分的条件是暗藏条件,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就存在了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找不到题目中的暗藏条件所以最终不能将题解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审题,能否正确审题是学生做数学题的速度快慢和正确与否的关键。教师在训练学生审题时,可以用不一样颜色的笔将题目中的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学生在审题时可以看到重点并引起重视,教导学生把已知条件写出来,再把未知条件写出来,以一种更加清楚的方式去用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条件。另外,教师在教导学生解题时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要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将一道题用多种方式解出来,最终寻找出最简单最迅速的方式。这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逆转思维的能力,还能提高高中生今后在做题时的速度和准确率,最终收获良好的成绩。

五、树立高中生合作学习的理念

高中生学习时间紧迫,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很繁重,如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了瓶颈或者问题,教师不一定能够急时辅导,因此,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教師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将他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生如果在解题时遇到了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集众人之所长,相信问题总会解决。另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师在这期间只需要针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辅导,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学生在进行合作讨论学习的同时,不仅方便了自己的学习,还促进了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立。

六、结束语

数学是高中生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关系着高考的分数,而高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都体现在数学题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期间,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有了一定的解题能力,在今后的做题过程中能够很快的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点,以最快的速度解出数学题目。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要有针对性的实施数学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策略研究数学教学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