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外干部成长规律及路径研究

2018-08-06 12:12程晓峰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参政议政干部队伍规律

程晓峰

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层党外干部直接联系,团结着社会各个阶层群众,是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具体宣传者、推动者、执行者。所以,开展基层党外干部的现状及成长规律的研究,为基层党外干部成长和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有助于加强基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并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独特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广泛的统一战线具有现实意义。

一、基层党外干部的主要特点

近些年来,各地加强了基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党外干部在配备上托宽了领域,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改善,素质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拥护党的领导,政治信念坚定,但缺乏政治风浪的锻炼和考验。二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素质较强,但统战理论知识不足;三是关心政治、国家大事,但参政议政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思想敏锐,富有开拓精神,但合作共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五是具有“想干事,干成事”的愿望,但缺乏管理经验。

二、基层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基层党员干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外干部总量偏少,选配困难。党外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中的比例来看,比重偏少;符合条件的不多,选配困难。二是党外后备人才不足,队伍不稳;愿意留在党外且有较好社会影响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不多。三是实践锻炼不足,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由于党外干部普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或领导工作的历练,因此,导致在工作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四是统战理论知识不足,从政意识不强。党外干部的大多数专业能力较强,但不少党外干部的政治敏锐性不强,特别是统战理论知识欠缺,不愿从政。原因主要是:一是少数基层党委统战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人片面地认为统战工作就是做团结民主党派归侨侨眷和台胞台属的工作,没有真正认识到统战工作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因此,少数基层党委没有把选好、用好、配好党外干部摆上干部工作的应有的位置,以至于在选拔党外干部时,要么求全责备,要么降格以求。二是选拔、任用、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目前,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党外干部中存在脱节现象,表现为口头重视、使用时忽视的现象。统战部门只负责党外干部培养选拔,而管理使用是组织部门的工作,统战部门只有建议使用权,没有提拔使用权,即使培养成熟了也不一定得到安排使用,致使培养和使用脱节。三是对党外后备干部培养不够,管理不到位。由于党外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其监督管理工作有别于党内干部,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监督管理,更多的是组织党外干部开展活动,监督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四是少数党外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少数党外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担任重要岗位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基层党外干部成长规律分析

一是干部成长的规律性要素。德才兼備是干部成长的现实要求,干部自身努力与组织培养相结合是干部成长的基础,干部岗位职责要求与干部能力越匹配干部进步越显著,干部自身发展与组织要求联系越紧密干部成长越快。二是基层党外干部成长的具体规律。第一、内在成长规律。即自我成长规律,强调内因对基层党外干部成长的决定作用。内因包括:正确的政治信念,志向抱负,德才素养,参政、议政,合作共事能力,身心素质,创新意识,丰富的阅历等。第二、外在作用规律。强调外因对基层党外干部成长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如:组织培养规律,组织培养是基层党外干部成长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制度机制规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是基层党外干部健康成长的动力和保障;环境影响规律,社会环境是基层党外干部成长的土壤和推动力量。实践锻炼规律,是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途径和重要方法;渐进成长规律,基层党外干部成长,需要经历一个从角色积累期到角色完善期再到角色升华期的渐进成长过程。第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规律。内外因双重作用决定一个基层党外干部成长的轨迹,其中内因是基础,起决定作用,外因是条件,起促进和制约作用。基层党外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内外因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自身成长。

四、基层党外干部成长的途径

一是强化党外干部自身素质提升,苦练内功,提高综合能力。基层党外干部还必须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战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自觉砥砺品格、磨练意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二是加大党委重视力度,更新观念,营造党外干部良好成长环境。党委和组织、统战部门要认识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对于促进多党合作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党委和组织、统战部门要为党外干部营造民主和谐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强学习培训,树立统战意识,坚定政治信念。要加强基层党外干部的学习培训、理论教育,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和参政议政水平,确保基层党外干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四是坚持基层培养,强化基层实践锻炼,增强参政议政和合作共事能力。要把握基层党外干部成长规律及要素,有针对性、有计划制定培养方案,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基层挂职锻炼,轮岗锻炼等方式,从而提高基层党外干部管理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五是完善制度、机制,严格考核,为基层干部成长提供制度保障。要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外干部的储备机制、教育培养机制、选拔任用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通过建章立制,全面推进基层党外干部队伍的建设。

注:【科研课题】(本文为2017---2018年度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委托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cqsywtkt1732)

猜你喜欢
参政议政干部队伍规律
珍惜“主动干”干部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研究
找规律
提高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
新媒体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长效机制建设
谈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对策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巧解规律
既要把握正确方向又要“接地气”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