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8-08-06 12:38陈点娃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

陈点娃

摘要:本文阐述了煤矿发生机电运输事故主要是由于: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不落实;技术装备落后、安全性能差;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差等原因造成的。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措施主要有: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指煤矿采掘设备和通风、排水、空气压缩设备、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以及煤矿提升、运输系统所发生的事故,几乎涉及到煤礦生产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遭受严重破坏。有效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煤矿发生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

煤矿机电运输的环节多、涉及面广、战线长,造成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电运输设备在现代化煤矿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而一些矿的领导缺乏现代化矿井和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知识,对煤矿机电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认识不到位,对设备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恶性事故。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不落实

机电运输设备的应用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作保障,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某些煤矿在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上不到位,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三)技术装备落后、安全性能差

煤矿机电运输技术装备落后、设备安全性能差是我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煤矿企业特别是私营煤矿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

2.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大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完成的,需要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四)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差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煤矿普遍存在机电运输管理和操作工人的学历偏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低下的问题。由于工人的文化素质差,煤矿提升机司机、电气作业人员、电机车司机等技术性比较强的特殊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难以保证质量,很难真正胜任岗位要求,给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近年来煤矿所发生的机电运输事故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各种设备的司机、电气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关、违章操作造成的。

二、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措施

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工作,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及“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煤矿管理者首先要提高对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主导地位的认识,认识到许多井下事故是由于机电运输设备管理不善、电气设备失爆、保护装置不完善或失效、电缆短路、机械设备摩擦过热等所造成的,认识到机电运输事故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从而认识到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工作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极其重要的一环。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较为复杂、涉及面广,要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充分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煤矿机电和运输系统进行安全分析、事故预测、安全评价,制定安全目标,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使系统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二)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1.合理选用、精心维护设备

要根据矿井的类型、设备的工作地点和生产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配备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矿用机电设备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安全标志,防爆设备还必须要有防爆合格证;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2.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对于安全性能差、缺乏安全保护装置的设备以及严重老化、安全性能差的设备要坚决淘汰,不得采购和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零部件;要积极应用矿井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主要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监测和自动化操作。

(三)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对从事设备安装、操作和维护的从业人员,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达到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培训,取得上岗证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要鼓励工人学业务、钻技术,达到“知设备结构、性能、原理,会使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四)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电运输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凭关系、看面子来用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1]周心权,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年

[2]杜政委,煤矿机电事故减少的探讨,北京:科技与生活,2012年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管壳式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
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磨粒磨损对农业机械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浅谈巴基斯坦K2核岛基坑清理存在的问题
刍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