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初探

2018-08-06 12:12徐立楠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徐立楠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课堂教学的主要领导者,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调查,研究高中体育教师如何通过更好地组织实施好每一堂体育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一、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相关概念

(一)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应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突发性问题等所采取的一切活动的总和。

(二)体育课堂教学行为。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这一特定时间内,为提高学生能力而进行的师生间的教学活动。

(三) 体育教师主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教师的教学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文中涉及的教学行为主要泛指教师教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种类较多,有言语的、非言语的、也有专业技术技能的。本文中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行为、内容讲述行为、练习指导行为和答疑互动行为。

二、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50年代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发展时期,在行为科学理论当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主要是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他主要倡导要关注人各种外在行为表現,并分别从人的心理、性格等不同的层次去分析和改进参与者的主观因素,进而推动客观因素的发展,以完善对应的管理制度,提高效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争取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为科学理论对教学的作用主要在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因此,在课堂中仅仅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行为科学理论又进一步的强调了,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习动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这些对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论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这种主导性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学生在教学中起着主体作用,然而在教学中,体育活动又是为学生而设立的。因此,研究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现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实施,我国的体育课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它在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评价和实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但要真正的落实课程的新理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体育课堂的教学中。然而,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听取不同学校高中体育教师的研讨课、公开课以及参与一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后,发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确实有了不少变化,课堂气氛比以往浓烈,教学手段比以往先进,教学方法也较多样化,但依然还存在着一下许多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离。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真正的适应课改的要求,依然以传授的方式在教学。例如:照本宣科的照搬照抄教案内容的“应付教学”、表演似的“虚假教学”。这些现象都是本人在亲临教师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也都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真切感受。许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只能在外界的大原则下对自己的具体行为作把握,即使运用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不能完全的按照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行事,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也因此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教得辛苦,学生学的也很辛苦。

(二) 体育设施设置不足。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校的硬件设施已有所改善,但是,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体育器材的购置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由于受场地限制、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得不到开展,最终使新的课程改革无法全面的实施。

四、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措施

体育课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学过程,它不仅受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天气、场地器材等。在体育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不同教学行为组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减少低效的教学行为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 以人为本,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体差异,尤其是对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不断地给予鼓励和和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课堂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应不断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注重改进课前教学设计行为,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相适应,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课后反思,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让自己真正的成为一位教学的实践者,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