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2018-08-06 12:12桑杰东智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练习提问小学数学

桑杰东智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练习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一 、课堂提问和练习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提问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提问容易使人乏味疲劳,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保持学生练习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脑、口、手并用。兴趣的激发主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问的内容要鲜活,内容的选择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可感知的、熟悉的内容,增加亲近感;二是呈现方式要灵活,趣味性要强;三是课前准备要充分,多采用动画、卡片、挂图、基本的教学具、小黑板等。如:教师说32,学生说4×8=32、8×4=32。4、利用教具"转盘表"看数说口诀写算式。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兴是也就是趣,又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注重了层次性

数学课堂提问要设置梯度,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跳一下就能摘到梅子"。 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性,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果问题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反而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层次分明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引领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提问的"坡度"和提问的"难度",不断地迸发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之后,老师安排以下几个层次的提问和练习:1、基本性提问。例:学校共有80盆月季花,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能分到几盆花,还剩几盆?(这样的习题出2~3个)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它的简单应用。2、综合性提问。例:在( )÷9=5……□中,□里最大能填几,被除数最大是几?在( )÷□=7……4中,□里最小能填几,被除数最小是几?以上的练习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清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这四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这句话的应用。3、创造性提问和练习。例:国庆节快到了,学校的围墙上按红、绿、蓝、黄、橙的顺序插了81面小旗,請问第29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第50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第77面呢?通过以上练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三、规范了自己课堂提问的行为,做到精问、巧问、趣问

课堂提问共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常规管理性问题,第二类是记忆复述性问题,第三类是判断说理性问题,第四类是引导探究性问题,这是每节课提问的主体,引发学生思考。第五种问题是自问自答式问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和练习要难易适度,精问,巧问,趣问,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深奥,让人无从下手。太肤浅,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深奥,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的提问应该设定一定范围,抓住教学重点和学生容易不明白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周到。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富有启发性的关键。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提问难易适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讲究善问、巧问,要问在"点子"上,问在知识的重点处。

四、数学课堂以学生为本,注重了问题的开放性

(一)鼓励学生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问答式"。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走,没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出示六年级一班男生25人,女生20人。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去提出和解决问题。正因学生思考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因此得出的答案亦不相同。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中要避免让少数优秀学生唱主角。因此对于简单的问题应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回答。对于稍做思考便可回答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对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

(三)注重问题的开放和拓展性

随意性的课堂提问,思路唯一,千人一法,容易思维定势,无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反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讲"某建筑工程队要运140吨的水泥,如果一辆卡车一次最多能运8吨,16辆这样的卡车一次能全部运完吗?"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可从不同的比较标准出发,得出多种解题策略:工作总量的比较 8×16=128(吨) 140>128;工作效率的比较 140÷16=8.75(吨)8.75>8;工作数量的比较 140÷8=17(辆)……4(吨) 18>16。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些方法最简便,哪种思路最简捷,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性。

总之,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和练习能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只有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练习提问小学数学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