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2018-08-06 12:12李晓玲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语文

李晓玲

摘要:在新时期对语文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新型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及实现创新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量;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来阐述:

一、实现语文教学创新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进一步满足我国各领域发展的需要。语文在基础教育中是一门最基本的学科,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是我国教学工作者长期奋斗的目标。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落后

很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思想水平落后,没有创新的意识,误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教材的更新,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新课改缺少主观认识等,这些因素都是限制新课改推行发展的内在原因。

(二)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

新课程改革以后对教师的培训还是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师必须更灵活的安排课本内容,例如说课本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让很多教师无从下手。没有制定具体的课本内容,而是需要教师按照本学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教材内容的安排,因此新课改的这些要求对于一个没有课程开发惊艳,没有课程开发能力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难上加难。新的教材通常形式更为丰富,教学模式的改变增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对教师的精力及体力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外部条件不够

要想实现教学的创新,首先要给予教育工作者足够的时间和发展空间。就目前来说,这方面的可以参考的成功案例极少,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够,并且教师日常工作繁忙,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导致大多数教师都把时间用在补差上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创新。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要求

(一)读透教材,选择正确角度,提高學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各个学科在教学方式及方法上没有成型的模式,主要是按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情况,本着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做到步步紧跟,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

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拓展,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得出不同个结论或答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培养的方法很多,例如要求学生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对某一句话进行语序的调整及句式的转变等。对于教材中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及观点,这些都是求异思维培养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要特别重视求异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互动交流的次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等。

(三)严以律己,树立好榜样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学生能否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观和人生观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是一些寓言故事以及教育性较强的文章,小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都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在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接受了知识的熏陶而是思想水平得到了洗礼。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教材中每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教授给学生,让其充分明白其中的道理,解除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困惑,从而保证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向上。此外,语文教师要做到尽职尽责,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处处做表率,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综合的素质水平,不但要拥有过厚的文学功底,独特的教学方式还要对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书在其胸、得心应手,用真才实学去培育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鼓励实践,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我国目前教育只是一味的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可实践能力的锻炼,学生不能从活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创新教育的具体体现就是增加了实践活动内容,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另外一种方式,实践活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不同趣味的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摆脱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而且提高了他们创新的意识及能力。

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就如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