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8-06 12:12李厚翠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效果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厚翠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的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读思结合,切实内化阅读效果

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怠。要正确处理好读与思的关系,使读与思结合起来,关键是老师要为学生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以问引读,以问引思,读思结合,事半而功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朗读的基本功外,重点针对课文不同体裁和内容的特点进行内化,经常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内容有连贯性的文章引导学生去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从课文推想到现实,变静景为动景,变无声为有声,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又使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了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要强调阅读教学中的“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向学生讲什么叫有感情的朗读。用什么语气,带什么感情。特别在许多课文的后边要求学生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去盲目抄写记忆,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要达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

三、抓住细节,深挖教材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有很强的文本阅读能力,能深入文体,抓住细节,深挖教材,于细微处发现别人所察不到的,并有自己的见解,方能理解于文本,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比如,教学苏教版《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细节,细细品味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从中体会伟大的母爱及儿子对母亲的拳拳孝心。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已有的内涵上,要对文本进行独具匠心的再创造,在真切的对话中把学生带入“情境场”——画面中,由画面引出话题,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对话之中,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判,实现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超越。因此,教师要想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必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标点符号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明白“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于细微之中见真情。

四、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五、以阅读为主,贯穿课堂

读书是整合语文“三维目标”的根本措施,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本。离开了读书,学生就難以去直接感受、体验文本,提升其语文素养。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中华名胜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学习这些课文毋过多的讲解,只要反复诵读品味,就能领略那瑰丽的风光。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诵读。如《烟台的海》一文,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读。第一步是读通顺课文,交流烟台的海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第二步是精读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自由朗读、学生评读、齐读、默读、朗读比赛等,直至都熟读成诵。整堂课上,不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沿着“海”与“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两条线充分朗读、感悟,把学生带进美妙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去做心灵的远游。

六、创造阅读机会,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机会,但不同阶段要有不同要求。初读课文时,主要要求学生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分段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把指导朗读作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手段,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基本理解了全文以后,可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艺性较强的课文,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味、欣赏。要选择一些题材直观性强,既可写书面作文,同时也宜于口头作文的阅读表达题目。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当众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效果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