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微

2018-08-06 12:12陆孝龙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陆孝龙

摘要:从平时的学习到日常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语文打交道。但是就在基本一致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之间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是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接下来,我们就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持续提升,继而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足以支撑其顺利进行日常沟通交流和一般阅读写作。但就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有不少教师并未采取最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而是一味地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机械式的记忆学习,故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之上,让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合理且有效的思考。

一、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高中语文教学并不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行直接培养,而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巧妙的融合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来。

(一)“听、说”过程中的语文思维能力体现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而最初的切入关键点则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之上,即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便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语文思维,进而学生才能体现出相应语文思维能力。一方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需用“听”来进行所表达信息的接收,用“听”来实现对信息的合理分析和进一步理解,用“听”来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表现出较强的语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还需要用“说”来进行自我信息的表达,用“说”来实现彼此间的完美交流,用“说”来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维持在一个较为清醒的状态,逐渐顺着语文教学的引导而形成一定的语文思维,慢慢开始能对一些语言表达信息予以有效分析和合理组织,从而学生才能表现出较强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读、写”过程中的语文思维能力体现

当高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听”、“说”能力培养之后,会进一步对学生“读”的能力进行培养,以便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完成相关文章的整体感知和初步理解,进而让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以更好的体现。具体而言,学生所接触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外展现出各不相同的立意构思,为学生预留了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学任务形象,语文思维的合理应用能有效帮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脉络进行分析,从而根据作者、写作背景、文章表现形式等来对文章进行更为深入的整体认知。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具体情节分析时,就会对文章从头到尾的进行剖析,包括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以便能够进一步厘清和分析文章的构成条理,从而才能从整体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握。

当高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听”、“说”和“读”的能力培养之后,还会趁着“读”能力培养的势头来对学生“写”的能力进行培养,以便让学生能够通过写作来巩固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并持续强化“听”、“说”环节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而让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体现。具体而言,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要经过一定的思维运作才能将事物和情感以文字的形式予以表达,使得学生能够表达出多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从而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才会变得更为有效。

例如,教师在布置学生进行命题作文写作时,学生必须对题目的要求进行仔细把握,深入分析作文题目的具体内涵,找出并找准所要写作的中心主题思想,考虑好些何种问题最为适宜,最终才能写完并写好命题作文。也正是这样,学生才会在写作过程中有着合乎逻辑的具体发挥,有着思维运用的直接体现,有着创造性脑力活动的持续进行,使得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更为有效的培养。

二、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随着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的注意,学生的语文思维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教学之中,并对教学的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从侧面证明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必要性,为此教师有必要采取相应策略来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用考试来辅助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试卷来对学生进行测评,以便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知道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到底处于何种水平之上。同时,随着考试过程中试卷的合理应用,学生找准了语文思维能力训练路径,学生在测评中不断的认识自己、不断的剖析自己、不断的改变自己,使得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另外,在考试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水平有较为清楚的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激励中更加认真的去进行语文学习,最终得以积极地成长。

(二)课外阅读来促使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所指的范围是极为宽泛的,除了学生普遍认为单调乏味的课文教学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算是一种教学形式。就课外阅读而言,学生会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资讯新鲜的阅读材料,并在阅读后萌生出评价或评论所读内容的欲望。正是这一评价或评论的具体过程,需要学生运用思维来对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思考,以便得到极具个性化色彩的独特见解,再加上学生之间存在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向,整个过程就将充满争论,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争论之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正是如此,在语言不断表达的争论中,学生开始进入到了思维强烈碰撞的阶段,其思维也就处于了不断的磨砺之中,此时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就算是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总而言之,语文思维一直存在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也会在教学中得以自然体现,但未经培养的语文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无法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好课本教材之余,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教学资源来对教学进行补充,并辅以适当的考试测验来对教學进行合理调控,以便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才算是得到了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