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留守儿童,关爱未来之星

2018-08-06 12:12欧阳新芳
魅力中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亲情留守儿童幼儿园

欧阳新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群体,幼儿园留守儿童在现实中受到社会关注相对较少,由于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他们的心理变化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关注他们情感世界和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童年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关键词:幼儿园;留守儿童;亲情;教育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一群人不甘守着贫脊的土地,于是撇下妻儿老小,加入务工的大军,甚者将孩子寄养他家,声称去喧嚣的世界为孩子打拼。自然,便有了一群缺乏家庭温暖,甚至是有家难归的孩子,他们盼望着夕阳的余辉,思念与埋怨同在,伴着声声叹息,从腮边滚下数颗无奈与无助的泪滴。

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在我园,每班的留守人数约占到全班五分之一,他们要么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监护人年纪大,体质差,文化低,观念旧,无力管护孩子,在与祖辈的相处中内心变得寂寞与忧伤,;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由于缺乏亲情滋养,情感上有疏离感,对于管教有逆反心理,有的变得孤僻消极,有的变得偏激任性,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已经严重受到了影响,具权威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一方面给学校的教育制造了障碍,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的未来蒙上了阴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大中小学校大都健全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正常的课程计划,这可以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性发展,但是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还有提升的空间,现结合儿童教育工作指导纲要,浅析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之思考。

一、深入调查,建档立卡,时刻做个有心人

儿童的心灵是充满绚丽色彩的沃土,“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长期在思念和孤独中成长,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超过了同龄儿童,由于过早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他们心灵之花少了很多色彩。这些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开表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胆小怯懦,自私戒备。他们在生活中喜欢躲在一处独自玩耍,不善于与同伴交流,不敢大声说话,缺乏表达的勇气。那么,当孩子出现的这些异常行为时,我们要立刻重视起来,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这些孩子的变化,有必要时做好观察记录,通过比对孩子在近期内的表现从而分析孩子的心理变化。同时还需要通过家访进一步知道他們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个人爱好,做到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疏导。

二、敞开胸怀,献出关爱,传递亲人般的温暖

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最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关爱,老师虽然不能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像父母一样与孩子朝夕相处,这期间老师便是孩子的精神依托,老师要让孩子亲近自己,就要向孩子敞开胸怀,做他们的朋友。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从容忍他们的缺点开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从而赢得孩子对老师的爱戴,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为他们的情感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变得勇敢锐气,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营造安全感,感受和小伙伴一样的爱和温暖。

三、创造契机,营造环境,编织家的温馨摇篮

温馨和谐的环境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当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生活时,他们的对父母的依恋和思念会随着与老师和同伴的快乐相处而慢慢淡化,尤其对于留守儿童,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会让他们感到幸福满足。在这种环境中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让孩子从心里感受到幼儿园是另一个有母爱亲情的家。

除此之外,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也是发展留守儿童社会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独特心理,组织一些家庭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体悟到老师是妈妈的别样情怀。

与此同时,大力提倡代理家长责任制,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留守儿童家庭,看望孩子们的爷爷奶奶,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生活,给孩子们亲手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除此之外,还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庭结对互助小组,让结对的家庭在周末假日时把留守儿童接到家里住,陪孩子一起去散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这些孩子充分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享受到和父母兄弟一样无私的关爱。

四、借助平台,真情沟通,聚焦成长一家亲

可怜天下父母心,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天各一方,但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健康他们就欣慰,孩子快乐他们就高兴。为了让这些远离孩子的家长能够安心工作,老师应该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儿童园的表现情况,生活状况和健康情况。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师应该及时通过网络、通讯等形式把孩子在儿童园快乐生活和学习的过程或瞬间,发布到相关互动平台上,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的成长变化,聆听孩子的欢声笑语,从而对老师信任,对孩子放心。另外,老师还应利用家访和座谈时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方法和育儿知识辅导,让这些日常监护人也能学习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努力把孩子教育好,让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都能得到科学的引导。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因而我们呼吁教育部门及爱心人士能加大宣传力度,制度舆论导向,让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更为喜人;呼吁家长正视这一问题,权衡利弊;呼吁社会人士关注这一影响民生、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群策群力,配合家庭、学校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让孩子们的童年不留遗憾,绚丽绽放。

猜你喜欢
亲情留守儿童幼儿园
亲情的滋味
爱“上”幼儿园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想念幼儿园
假如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