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龄儿童开设脑洞大开的课程

2018-08-06 19:35王星琳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儿童目标游戏

王星琳

【摘 要】孩子的成长是一步步的,孩子需要家庭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可能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快乐,在玩耍中快乐,在快乐中找到人生的自我。

【关键词】学龄儿童;逻辑思维

为什么我们更关注孩子童年期的發展,因为童年期的孩子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换而言之,已不是吃饱穿暖可以解决孩子的需求了。孩子们更需要关注的是高层次的需求。孩子的天性需要被尊重,发展需要被关注。那这两者是不是矛盾的,因为目前的学习方式是枯燥的,很难从枯燥的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如何快乐地学习?

学习终究是为了工作,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就是学习的目标。那么假想一下孩子20年后的自己,成为了都是各种各样的科研工作者吗?这个目标是孩子自己制定的,还是父母影响到的呢?

家庭层次的固化是很多家庭所纠结的,对于自认为处于社会基层的父母来讲,给不了孩子更好层次的生活,接触不了更好的层次,所以子女永远处于这样的阶层。对于中层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会给孩子造成影响,正面激励孩子进步。对于高层的父母来讲,关注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让孩子自由发展。

这些都是外部环境因素,固然重要。关键是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吗?我们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成为科学家、教师。那现在世界上岂不是很多职业都缺失了。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确实少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思维人来参与到自己的目标制定,到底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发自内心的问,孩子自己肯定不知道。

你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他们觉得什么是快乐的?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觉得什么是有意义的?

而孩子们在想些什么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钱不是从银行取的吗?学习是为了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

一直鼓励蹲着和孩子说话?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可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习环境,这种探索孩子需求,对孩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缺失的。学龄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了正规、系统的学习,学习成为孩子的主导活动。孩子如同工作一样进行着规律的活动,孩子在学校有同龄的小伙伴,更能感受到快乐。但是上课考试这件事儿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所以让每个孩子每天开开心心上学,对每天的课充满了期待,是我们要做的。崇尚的快乐教育不是口头上说的,我们需要为孩子搭建一些平台。

一、自我的认识和学习目标的建立需要引导

那么在校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呢?多数孩子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三好学生”。

学龄儿童总是以三好学生为豪,因为三好学生是有限的。“三好学生”是家长所看重的,还是有些孩子所看重的。这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对于跳一跳能够到的孩子,这个将是她们努力的目标,要好好学习,争取语数外都拿到高分。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讲,三好学生永远是那一个小圈子的事儿,自己够不着,也摸不着,更加也感受不到那个光环带来的快乐。对于已在三好学生行列或接近三好生要求的孩子,她们总是更加努力。

这类似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既要高于儿童的原有智力水平,又要经过儿童经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这只是以三好学生为例,指出了被忽视的学生群体。衡量孩子的指标孩子不理解,没有参与制定,所以执行力也不强。

于是乎,为每个孩子制定目标是教学需要搭建的平台,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制定目标的主体。孩子自己制定目标,目标分解,达成目标,无疑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真正让孩子得到发展。因为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

学期开始时,让每个孩子为自己没门功课制定最近发展区。

让孩子制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这个教育理念放在孩子身上,可行性不强。

那么无妨举个例子:语文:每天上课举手一次,回家给父母将一个自编的小故事。并在月度将小故事呈现给大家。数学:每天出一道生活应用题,将一个月最精彩的题目呈现给大家。美术:学会叠纸小青蛙,并在经验分享会上教会小组成员。体育:学会跳绳踢毽子。

由老师家长负责修改完善孩子自己拟定的目标,并与孩子达成一致。

这样的小目标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所以印象深刻。而且每一月,孩子们都需要成果分享,这就提高了她们的兴趣,同时在分享中增加了他们的自信。

学期的开始时,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分解成月计划,周计划,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难以实现。因为一个学校有三千余名学生,而每个班就有将近50名学生,老师的精力有限,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志愿组织来完成。最简单的就是让家长参加到这个志愿组织中来,有很多家长基本是全职照顾家庭,有充足的精力、时间、并且了解孩子的状况。

其实这种目标的制定和成年人的决策是一样。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也就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目标是高效的。

二、放空大脑有益于开发想象力

首先学习和玩耍一定是对立的吗?就认知方面而言我们这种经历过高考的成年人基本认为:学习是艰苦的,玩耍是快乐的。两者不能融合在一起吗?在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现在的教学模式来看,很难。对于某些孩子,坐十分钟就困难,你让他让静坐的讲课中感受到快乐,非常困难,尤其是最不感兴趣的学科。

那么我设想在学校开设一个想象力课?也叫“卖呆课”。这个课可以在安静的可以听得见一根针的课堂环境下进行。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先让孩子们放松,休息。让后放飞自己的思想,可以想象自己在空中飞翔,想象自己是大鱼,是小鸟,是野猪,是大象,是兔子。

在想象的海洋里遨游。最后安排个别孩子分享一下,一学期内每个孩子都有分享机会。也可以放一个想象力的索引,引导孩子的想象。孩子们可以想兴奋了,想笑了,想睡着了,这都不做要求,关键是让孩子们享受一堂放飞思维的乐趣。

三、接近自然引导孩子用手指触碰世界

还想在学校里增设一堂农作课,也可以叫自然生长课。在学校里开辟一个小花园,提供一些劳动工具,分好组,以班级和花期为单位,让孩子们自行种植管理小花园,观察植物也可以是蔬菜,从种植过程开始就安排孩子观察植物成长的细节。这当然有农场教学的味道,可以拉近孩子们和自然的距离。提高孩子的爱心,自己种植的植物,他们会想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对待。让他们在生命中寻找爱。

四、游戏设计促进团队合作

分析现在孩子的现状除了电子产品,现在的孩子还会玩儿吗?

最普遍的是视频,图画鲜活,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吸引孩子的眼球如同磁铁一般。

然后是电子游戏,孩子模拟任务角色中寻找快乐。甚至有些游戏的设定就是杀戮。他们在原始的杀戮中寻找本我的快乐。

过家家,装扮游戏是女孩子所偏爱的。假想自己是美丽的公主,有一个白马王子追求的爱情。

设计游戏的初衷是由于游戏是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社会性活动,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的独特结合,游戏能最大程度的让孩子放松和愉快。

适合少年儿童的游戏有:联合游戲,让儿童共同参与游戏,彼此间有交谈。这个彼此的小游戏的设定可以让同桌进行。两人设定游戏规则,最后操作示范,邻近小组间进行评选。这样几堂游戏课下来,孩子们的三八线就会淡化,同桌的感情就会增进,在学习效果上就会起到正面影响。

合作游戏是有明确目的、分工和合作的。将班级划分为各个小组,完成游戏的设定,并让儿童按角色完成任务。

儿童是最具创造力和生命里的生物,他们脑海中有着奇思妙想,很多想法也就停留在想象的阶段,给他们一个团队,让他们把假想的游戏变成现实,提升的是创造力和团队的合力。这样的课程比掰一根筷子和十根筷子的课程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

作为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渴望能够自己做决定,希望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希望能够快快长大,成为家长。真的长大后有会变的迷茫,不会分析自己的现状,不会给自己定目标,不会是自己的人生得到发展。而这种自我发展的能力,需要从儿童时培养,儿童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

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假想自己是小鸟,装上翅膀可以飞翔,那就让我们放飞梦想,让思维遨游,你所想的一切可能会存在另一个维度的空间里,只是现有的状态没有能力发现。完事皆有可能,别让束缚的想象力禁锢了可能。

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渴望大自然,而现在的生活环境很难让我们再接触到自然。植物生来就这样的吗?他们强大的生命里是不是只有在电视的缩影里才能看到。让孩子能够触碰到自然,尤其是自然生长的过程。生命的生长是尤其可贵,我们要珍爱生命。

孩子的成长是一步步的,孩子需要家庭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可能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快乐,在玩耍中快乐,在快乐中找到人生的自我。

猜你喜欢
儿童目标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