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钱锺书与无锡七尺场故居

2018-08-06 09:23钱之俊
同舟共进 2018年7期
关键词:钱家钱锺书故居

钱之俊

【无锡钱宅的变迁】

钱锺书家在无锡住过的地方不只七尺场一处。1910年11月21日,钱锺书在无锡岸桥巷秦氏宅出生。秦氏宅为钱家赁租之地,1901年开始租下。1923年,钱家移居七尺场新宅,自此,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结束了长期租房而居的局面。

钱家在无锡原先有房子,因太平军进入无锡,房子毁于战火。在无锡很长一段时期内,因家庭经济状况所限,钱家一直赁屋而居。到錢锺书的祖父钱福烔时,情形开始变好。钱福烔当年屡试不第,是个秀才,手里有祖遗租田三四十亩。其孙钱锺汉说,他“实际上仅是一个城市小地主……因为有岳家的背景和大哥的关系,所以人们仍把他当作一位小乡绅看待,他本人也俨然以小乡绅自居。”在无锡城,这位“小乡绅”很有经商头脑,与人合开了一家典当行(永盛典提庄),成为钱家主要生活来源。无锡七尺场新宅规模不小,耗资可想而知,即可看出他们当时的财力。

七尺场的地皮是钱锺书的大伯父在民国九年,病逝之前奉父命所置。不幸的是,“自搬入七尺场‘钱绳武堂新家后,我们钱氏多次灾难厄运临头。”(钱锺鲁《无锡钱绳武堂沧桑史》)新居建好后没多久,1924年钱家横遭不幸。此番一劫,家财散尽,又陷败落。当时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连续两次爆发江浙战争,直系溃兵逃窜至无锡城。逃兵所至,无所不为,钱家与人合开的永盛典被洗劫一空。更让人痛心的是,钱福烔以毕生精力,积万余金,拓建的百余间惠山吴越钱武肃皇宗祠,遭火灾全部焚毁。

两次重大灾难,使钱福烔精神上受到致命打击,抑郁成疾,卧病五十余日后,于1926年病逝。所幸在此之前,钱家新居建成,否则一大家子将长陷租房而居的窘境。钱福烔去世后,仍留下一大笔债款,儿子钱基博不得不承担起还债的责任。他因此常年无日无夜地工作,等到一大笔债还清,已劳累得一身是病。

【钱基厚三续钱宅】

新房建成不久,钱锺书的叔父钱基厚因子女多,房子不够住,又另外于后院添建楼房。1937年底,日军侵入,无锡沦陷。钱家被迫搬到无锡乡下避难。钱基厚开始只身一人留在家中,坚持抗日后援工作,直至日军进入无锡城前夜才带一小包裹东西撤离到西乡,家中重要财物几乎都未带出。不久,钱基厚又从无锡西乡步行百余里,到南乡与无锡工商界人士组织救灾。他因此多次受到敌伪通缉和引诱,但都有惊无险。最终,钱绳武堂”遭到查封,被日军霸占。

1938年2月,钱基厚携钱家老少从无锡乡下逃至上海,先暂住女婿许景渊寓所,后移租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609号沈宅(现复兴中路573号)。全家十多口人挤居一起,拥挤不堪,艰难度过八年。抗战胜利,钱锺鲁回到无锡接收老家,“钱绳武堂”复归钱家。他们用土垫埋了日本宪兵队在钱锺书祖父房中建造,用来迫害爱国人士的水牢,并第三次对房子进行了修整、续建。

1948年夏,钱福烔百年冥诞,分散各地的钱家人,都回到无锡七尺场相聚。钱锺书携妻带女回到老宅,住梅花书屋二楼最东侧一间。这是新建小楼,他们是第一个住。结婚时的房间已不能住人,杨绛说:这次再去,那间房子堆满了烂东西,都走不进人了。我房间里原先的家具:大床,镜台,书桌等,早给人全部卖掉了。”钱锺书一家三口只住了一夜,就返回上海。此后,他们再也没回七尺场旧宅。“钱绳武堂”“锺”字辈众兄弟,和大哥钱锺书一样,各自分飞,以后很少再回来了。

解放后,七尺场旧宅曾先后被当地居委会、幼儿园、民居和医院宿舍等占用,并有许多地方做了改动,乱搭乱建的东西颇多,同时又拆去了许多原来的建筑构件及装饰。到修复前,故居屋面塌漏,院内杂草丛生,大部分门窗已失,一派凄凉残败景象。(据钱锺书故居网站)

如今,新街巷30号的钱锺书故居产权已归政府,并对外开放,而32号的房子里很长时间内还住着钱家后人,即钱基厚孙女、钱锺汉之女、钱锺书堂侄女钱静汝,成为唯一居住其中的钱家人。年近八旬的钱静汝一直与杨绛保持联系。杨绛生前曾对她说:“阿静啊,别再住了,早些搬了吧。”32号的房子因没有得到系统修复,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据媒体报道,因搬迁事,钱静汝与无锡市政府一直在交涉。

【“钱绳武堂”的快乐时光】

钱锺书在七尺场宅待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搬入七尺场新宅这一年,钱锺书13岁,刚考入苏州教会学校桃坞中学。1927年,桃坞中学停办,钱锺书转入无锡辅仁中学。1929年,高中毕业,他被清华大学录取。桃坞四年,清华四年,也只有寒暑假回无锡老家。1933年清华毕业,他到上海光华大学任讲师。在上海两年,因为距离无锡近,回锡次数较多。自从钱锺书工作后,家作为居住场所的意义对他来说已经不是很大,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了。

钱锺书在“钱绳武堂”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其成长过程中,那段时光,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这里,他与众兄弟一起读书、习作,一起嬉笑玩闹。在这里,他从中学考入大学,开启了自己的人生航程。也是在这里,他迎娶了相濡以沫一生的爱人杨绛,从此有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钱绳武堂”的欢声笑语,也一直留在“锺”字辈兄弟们的内心深处,钱锺书之弟钱锺鲁曾描述:

在中间大天井,我们兄弟常在此分成两队踢小皮球等游戏,非常欢乐热闹。夏天炎热天气时,我伯父和弟兄都在天井中乘凉。我们兄弟最喜欢的节目,就是听钱锺书大哥讲聊斋鬼故事。在锺书乘凉躺椅的周围,坐满了我们听故事的小兄弟。锺书哥记忆许多聊斋故事,能如一千零一夜连续讲个没完没了,把狐鬼讲得活龙活现,使我们兄弟听得入神,久久不愿离去,他有时添油加浆,将凶恶的鬼怪讲得十分可怕,把我们听讲的小兄弟吓得混身哆嗦,但我们越怕越爱听。听完故事后,在黑暗中我们还害怕凶恶神鬼出现,一个人单身不敢在黑暗中走路。今后我们兄弟相叙一起回想说起往事情景时,不禁还要哈哈大笑。

暑期时,钱基博从外地回到无锡,在大厅设帐为一众兄弟授课讲经史,因而这里是家庭大学堂,钱家的孩子不仅在这里受到极其严格的经史文学的熏陶,而且学到“爱国、爱人民”的做人之道。三间大厅极其宽敞,不仅是学堂,也是游乐场所,寒暑假期中,钱家兄弟十余人在大厅中相聚,做“猫捉老鼠”“捉迷藏”等游戏,欢乐叫喊之声,响彻大厅。有时两边放两张乒乓球桌,轮番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兄弟辈童年在此建立的深厚友爱之情,终生难于割舍。“锺书等堂哥一直友爱善待我们年轻堂房兄弟,我们也十分尊敬堂房大哥哥。锺书一直称道:‘我们堂兄弟情谊胜过亲兄弟。

当然,在“钱绳武堂”,钱锺书不仅留下欢乐,也流过“泪水”。他并非自小就优异过人,而是在被父亲钱基博毒打一顿后发奋读书成材的。1926年暑假,钱基博回到无锡,第一件事就是命钱锺书和钱锺韩各做一篇文章。钱锺韩一篇受到夸赞,钱锺书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被父亲气得痛打一顿。钱锺书后来笑着对杨绛说:家人都在院子里乘凉,他一人还在大厅上,挨了打又痛又羞,呜呜地哭。这顿打虽然没起“豁然开通”的作用,却也激起了他发奋读书的志气。此后,钱锺书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到上清华时,已开始为父代写信,由口授而代写,由代写信而代作文章,俨然已成父亲得意的儿子。夏志清忆钱锺书在访美时所言:“自言在中学期间,初不知用功,曾给父亲痛打一顿。十五岁才知发愤读书。”

1935年7月,在出国留学之前,钱锺书从苏州庙堂巷杨家将杨绛迎娶进无锡七尺场钱家。在“钱绳武堂”,钱锺书与杨绛完成了一场旧式结婚仪式。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在七尺场宅并未享受多少二人世界,婚后不久即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从此再未入住他们的婚房。

【修复故居】

钱锺书虽然曾在“钱绳武堂”度过一段欢乐的时光,但他对早已物是人非的七尺场旧居并不留恋。在钱锺书生前,无锡市政府曾向他表示过在七尺场旧居筹建纪念馆的意愿,但遭到拒绝。1996年7月30日,病中的钱锺书特为此事让杨绛写信答复无锡市分管文物的副市长,表示不同意建馆。他们认为,按照国家政令,应严格控制这种不必要的纪念馆,而他本人认为他在无锡的旧居远不止一处,没有必要在现在的旧居建立纪念馆。杨绛说:钱锺书虽然重病,他头脑完全清醒。他十分感谢乡亲们对他的厚爱,但是他全心全意拥护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控制各种纪念馆的精神,不同意为他修建纪念馆。他认为没有必要。”此后,无锡方面就没向他们提起这件事。钱静汝接受采访时说:“杨绛与钱锺书都很淡泊名利,因此对于钱锺书故居,她并不十分看重,钱锺书是什么样的人?死后连骨灰都不要的人,还会在乎这个故居吗?”

实际上,就在1996年征求钱锺书意见的当口,有关方面正准备拆除原址上的钱锺书故居。当时,紧挨着故居的无锡市中医院要扩建,规划部门竟批准拆除故居,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准备在故居附近建一“八角亭”,以作纪念。后来又提出,将故居西移30米,另建一个“假故居”。当时还住在故居里的钱静汝坚决不同意搬迁。但是,故居因为拆迁还是受到伤害,有三分之一被“开发”掉了。

1997年,开发商在强拆的同时,还拿着规划部门的批准文书状告钱家人,打起了官司。这场官司在国内甚至海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汤一介、钱逊、李希凡、冯其庸等学者纷纷上书,要求保护故居。董桥著文声援:“中国大江南北无数老宅旧院都是珍贵的建筑遗产、历史痕迹、人文脚印,不宜轻易容许什么房产经营公司进去毛手毛脚。”李洪岩撰文称:“无锡有人文之宝,无锡人不知宝之而外人宝之,则梁溪之人不智也;不智之人为不智之事,则必使后人哀之。”

1998年,正当拆迁故居事件白热化时,钱锺书去世,而争取保留钱氏旧宅的呼吁和行动未有间断。

在此后几年间,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中,无锡方面先后为如何保护钱锺书故居召开了数十次协调会和论证会,最终作出“原地保留保护”的决定,为历史让路。无锡市中医院另选他址新建。

2001年,钱锺书去世三年后,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钱锺书故居,并设立钱锺书纪念馆。

2002年10月1日,钱锺书故居和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新街巷30号和32号钱氏旧宅同时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根本上说,钱锺书当年拒绝修复故居,不让兴建纪念馆,和他多次拒绝母校无锡辅仁中学题字之请是同一个缘由。辅仁中学70周年校庆,多次请他题字,他都予以拒绝。1991年前后,学校拟将新建图书馆命名为“锺书楼”,再次恳请他题字。他回信婉拒,并言:

好好一个图书馆,称作“藏书楼”,岂不现成、朴实、大方。“唯名与器,不可假人”;贱名务请勿用来命名,这点主权我还是有的。谢谢你们的过爱,我是无锡人乡谈所说:“轿子里跌出牌位来”——勿受人抬举了。恳求原谅……

钱锺书很清楚,自己的言行很易被误解,显得“不受抬举”。“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实际上已清楚地表明他的处事原则。晚年的他,深受盛名之累,多次在私信中发出“浮名害我”“虚名之带来实害”的感慨,早已将“虚名”置之度外。这是我们理解晚年钱锺书(包括杨绛)拒绝故乡盛情和母校之请的一个重要视角。不然因为几声“不”,就说他不识大体、不讲人情,甚至“矫情”,就完全是误读和曲解。钱锺书说过:人谓我狂,不识我之实狷。”其洁身自好,耿直而有赤子之心,一生贯之也。只是钱锺书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他巨大的文化象征意义——不是家乡人要留着他的“品牌”,推广普及他的学术和思想,而是这是全部热爱中华文化人的共同心声。

云卷云舒,烟云已过。转眼间,钱锺书逝世已20年。今天的故居(紀念馆)里,常年不绝前往拜谒参观的读者。我们不会怀疑当年保留故居的坚持,只有庆幸,庆幸在繁华的现代都市里,还为现代人保留了一处敬畏文化的符号。虽然,钱锺书和杨绛二先生当初是那样地反对。

钱锺书去世那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发去唁电:“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先生不幸逝世,我们代表家乡人民致以深切的哀悼,并请代为转达对钱先生家人的问候。”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钱家钱锺书故居
董邦震
钱锺书的幽默
卫立煌故居
双耕牛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魂兮归来返故居
名师学案·钱锺书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三哥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