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山东生猪市场形势分析和对策建议

2018-08-07 06:30
农业知识 2018年27期
关键词:猪价粪污亏损

今年以来,山东省生猪产销进入供大于求、价格下行通道,生猪生产开始亏损。2002年以前,国内差不多5年一个“猪周期”,养猪2年赚、2年平、1年亏;以后缩短为3年,1年赚、1年平、1年亏。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产业主体结构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预计这次“猪周期”会出现价格下跌幅度大、速度快,价格攀升缓、时间长的新特点,对产业影响深且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山东省生猪产销形势

目前,山东省生猪养殖深度亏损已经超过2个月,部分地区养殖户开始淘汰母猪,养殖场主动调整猪群结构,种猪销售数量下降,能繁母猪补栏不积极。

1.价格下跌明显。从1月第二周开始,山东省肥猪价格连续下跌18周,从15元/千克一直下跌到目前的10元/千克,同比回落34.77%,累计跌幅33%;与2016年6月最高点20.92元/千克相比,回落52%,下降幅度大、速度快。

2.供给基本稳定。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2861万头,同比下降1.5%;生猪出栏1579万头,同比增长3.9%;猪肉产量124万吨,同比增长4%,供应充足。

3.效益深度亏损。目前生猪价格低位震荡,全省生猪生产成本平均12.4元/千克,养殖跌破成本线,出栏一头肥猪亏损260~300元。

二、原因分析及未来走势

今年生猪价格下跌,是供给过剩、消费低迷以及近期集中出栏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1.从供给来看,山东省猪肉产量稳定稍增、进口增加和抛储,是价格下降的主因。2015年以来,猪价长期高位运行激发了养殖积极性,温氏、牧原等大型龙头企业加速在山东布局,基本弥补了因为环保拆迁导致的数量下降;生猪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繁母猪提供的肥猪数量和猪肉产量增加幅度较大。2018年前两个月,我国猪肉进口34.6万吨,同比增长55.2%,春节期间国家投放1.3万吨储备肉,加剧供需矛盾,打压了生猪价格。

2.从消费来看,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导致生猪价格低位震荡。随着肉类消费需求多样化,猪肉消费比重有所下降,鸡肉消费逐年提高。在猪肉供应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前提下,养殖端向屠宰端、品牌肉方向拓展,生猪全产业链构建加快。加上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新模式的普及应用,降低了商品和服务价格,物价水平难以回升至预期目标。

3.季节性因素影响。2、3月,受人口返乡和各大高校陆续放假的影响,集中需求减弱。家庭消费春节前备货充足,节后猪肉销售下降较快,价格引导作用减弱。

4.心理预期因素影响。元旦春节期间是消费旺季,养殖者心理高价预期较强,生猪集中出栏数量较大,屠宰企业价格博弈,加之节后生猪出栏体重偏大,出栏愿望较强,导致从业者对生猪后市预期看低,产生生猪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

综合分析判断,今年生猪市场供应较上年宽松,消费增长乏力,猪价会处在低价区间,甚至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深度亏损。随着近年来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供需矛盾或将进一步加剧,预计明年猪价仍会处于低位,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快,猪价走势不容乐观。

三、对生猪产业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但是猪价的长期低迷和深度亏损,对生猪产业、主体结构都会带来深层次的负面影响。

1.对产业的影响。当前猪价的大幅下跌,已经出现生猪补栏不积极、养殖户母猪淘汰加速、种猪销售滞缓、投入品销售减少等现象,产业链条收益下降。长期深度亏损会波及到种猪生产环节,影响生产能力恢复,进而出现猪肉供应紧张。

2.对主体和结构的影响。部分中小养猪企业态度出现分化,一些养殖户准备“清盘”离场,另一些大户则企图逆市“抄底”、扩大养殖规模。生猪产业的长期亏损,会导致大型规模企业逆势扩张,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中小型规模场因为资金困难退出,大量人员被迫退出行业,增加农民增收难度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稳定山东省生猪生产的对策建议

一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模式,加强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装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优化区域布局。对生猪传统产区,稳定和适度控制生猪数量,提升质量和行业效率,适当压缩规模,重点发展“品质猪业”。引导生猪养殖向土地丰富的北部和劳动力、饲料资源供应充足的西部经济隆起带拓展。

三是推进农牧结合。加快推广生猪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适用模式,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改进节水设备,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设施设备,建设粪污收集、储运、处理体系,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是推进产业融合。鼓励上中下游收购、兼并、整合,互相渗透,提升产业间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支持生猪屠宰及肉类加工龙头企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动生猪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五是强化支撑服务。发挥技术推广体系优势,联合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加强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养猪业生产水平;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开展产业工人技术再培训。

六是加强监测预警。继续完善生猪市场监测和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动态监测、分析和研判,依法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市场心理预期,规避市场风险。

希望广大生猪养殖场户和相关从业者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信息,科学把握产业现状和未来走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主动调整生产结构,淘汰低产能母猪,提高生产效率,规避市场风险。

二是加大对饲料成本的控制力度,搞好饲料资源替代开发应用。摒弃低谷期放松防疫投入的懈怠情绪,扎实做好疫病的防控,保障猪群健康;建议专业育肥场可以选择与大型养猪企业或者饲料企业合作,分摊风险。

猜你喜欢
猪价粪污亏损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猪价进入下行周期 养殖不宜盲目跟风
衍生品公司赚钱吗?16家公司的上半年:13家赚钱,2家亏损超千万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