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思考

2018-08-07 23:52温俊义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特色

温俊义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然而,笔者也注意到,在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中,相当一部分学校课程化的构建未能较好地关注到校园文化课程化的个性化、系统性特征,也未能较好地处理好校园文化课程化建构中的虚与实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同时,课程化构建校园文化,仅对文化载体的显性特征关注明显,而对其隐性特征的挖掘略显不足;对校园文化的管理硬措施明显,对校园文化的管理软力量欠缺;对校园文化的评价量化严重,对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评价缺少人文情怀。这些问题值得学校管理者深入思考。

在众多的校园文化观念中,虽然存在着多种的理解,但现实中对校园文化较为集中的观点是:校园文化包括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创造和积淀下来成为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也包括与学校一切相关的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校园环境、特色建筑等物质风貌体系。因此,在课程化特色校园文化构建中,我们需要思考两个特性、三种关系、两个维度。

一、特色校园文化的个性与系统性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时都是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而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却有两点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其一就是特色校园文化的“特色”究竟体现在哪里。其二就是特色校园文化课程化是否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

首先来看特色校园文化的个性化。虽然名义上冠以“特色”两字,但是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却是同质化的。不少学校对文化环境的设计和规划都能让校园充满教育性,体现文化特质。但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从经典的名言警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类似的太多,未能突出自己学校个性特征。有些学校甚至购买了统一印刷好的名言警句作为文化阵地的宣传内容,更是显得缺少特色校园应有的灵性。

其实,校园文化既要显示出它的共性,也要突出它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正因为校园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才使它更具有生命力,能够对学校成员产生感召力。因此,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必然是能结合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校园文化。 如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校训,都是其学校标志性文化符号,鲜明的个性在我们面前展露无遗。再如有学校以“桥”“水”为载体,以桥文化、水文化的弘扬和熏陶为落脚点,把教育和文化、现代和过去、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起来,既收到了文化感悟的效果,又彰显了学校文化特色。

当然,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人无我有的内容,而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特色”,它必须与学校具有的地理特征或历史蕴籍相关。例如湖北黄冈中学,以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赋一词的地方——临皋亭作为一个文化景点,深深地影响着黄冈中学的万千学子,显示了独特的文化环境。

其次,课程化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系统性。所谓课程化,其实是指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制定的一套具有系统性、目的性的教育规划。

在校园中修建假山、水池,建造《弟子规》《三字经》等幕墙,设置中外名人雕塑、名人名言和美德教育的壁画,可以让校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诵读节、艺术节等活动,可以引领学生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开齐开足文體艺术类课程,如开设棋类、舞蹈、球类、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班,都能成为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这些是不少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做法。

然而,我们要知道,校园文化的课程化,必然是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这其间,学校的文化建设往往只关注学生层面,而忽视了教师与职工,也忽视了学校管理者本身。教师和职工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教职工,特别是教师,是特色校园文化真正的园艺师,他们负责把表面的文化现象转化为深层的文化精髓传授给学生。如果没有把教师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使教师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及教育情操,那么作为教师怎么能像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呢?

更重要的是,有的学校把开设一些兴趣班当作是课程化的全部,这其实是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化的一种误解。其实,真正的课程化,必须是全部科目都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开设兴趣班只是一种补充,是培养特长的手段。因此,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总体上入手,顶层设计各个科目如何与文化建设衔接。各个学科都应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例如政治如何体现思想品德、语文如何体现人文情怀、数学如何体现思维审美、化学如何体现分子之美等等,这都要求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基础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教育中体现文化熏陶,才能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染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教学要体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涵养,并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特色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三种关系

课程化特色校园文化如何构建,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考量,无论是阳春白雪的阳光道,还是晓畅明白的通幽小路,都能各自成为一道风景。然而在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理念上,我们要考虑到三种关系。

(一)点与面

校园文化是一种洋溢在整个校园之中的环境氛围,它涉及很多方面、多个层次。因此,学校文化需要一个文化核心作为整个校园文化的支撑点,这样校园文化才不会显得散乱。没有核心点,校园文化就有可能变成碎片化的东西,凌乱散落于校园各个角落。有了核心点,其他方面的文化设计也必须服从核心点,点与面才能统一。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与其他设备一样,没有发动机,其他设备就是摆设,没有其他设备,发动机工作就起不到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点与面的关系,其实也是“木”与“林”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因此,不少学校会充分利用校园所有能设计文化景观的地方,结果整个校园反而给人一种压迫感。林,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林”与“木”要协调统一。独木不见林不可取,但森林有时会掩盖好的树木,也不是好事。

特色校园文化的设置,量不是唯一要考虑的。我曾经去别的学校参观,看到一些学校虽然校园文化景观不是很多,但却很有艺术的审美品位,点与面有机统一,和谐相生,相映成趣。学生徜徉在这样校园文化氛围中,流连忘返,深受熏陶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对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让点与面疏密有致,配合得当,相得益彰。

(二)虚与实

每到一所学校参观学习,我最能感受到的首先是学校的校园文化,特别校园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如校园各功能楼走廊和过道墙壁上装饰上的名人头像、哲理名言、文明礼仪、天文探索、历史文物、书画欣赏等内容,这些都是校园文化显性的东西。也有半显性半隐性的,如书画展、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这些既能看得见,也有隐性的教育功能。

笔者认为,上述显性和半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整体文化构建而言,是远远不足的。其实,对校園文化中隐性的东西,如果能更好地开发利用,那么会与显性的文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更为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在文明素养非常高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道德素养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家庭文明氛围中,是没有明显的标语口号、名言警句的,但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样,学校对隐性的文化建构,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层面塑造,对学校相关成员只停留在简单口头上的道德提示,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对于学校成员,特别是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他们身上构建隐性的文化符号,让他们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去影响学生,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充当整个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很多人明白的道理,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能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去实施的,可能就为数不多了。可以说,我们容易看到校园文化的显性课程,因为比较容易付诸实施,而对于附着于行为身上的隐性课程,却很少能看到。这值得我们思考。

(三)变与不变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范围涉及非常广,只要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正面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都可以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选择对象。但必须承认,由于学校地域差异、办学条件不一样、历史背景有差别、教育对象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思考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让校园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程化特色校园文化的营造,要遵循传承性和时代要求。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承性就是不变,时代性则是要求不断地创新,在继承与创新中让校园文化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其实,校园文化有固化了的东西,例如校园文化墙、名人廊,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文化载体,还有提炼出来的办学理念、教学目标等精神文化,这都是学校传承的对象。当然我们更应该明白,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始终要与国家、社会的时代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校园文化只有传承,没有变化,没有创新,那么,特色校园文化不单没有特色可言,还可能会与时代大潮格格不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对“尊敬师长”的文化,虽然我们还是大力提倡的,但是现在人们更提倡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对话关系,因此,当我们要继续推进“尊敬师长”的文化时,必定要想方设法给“尊敬师长”注入新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接受“尊敬师长”的文化内涵,并付诸行动。

古人说:“时易世移,变法宜矣。”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这个道理相同。即便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之后,也必须跟着更新,以更高的追求来重新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

三、特色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两个维度

特色校园文化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个性和文化品格,它的德育功能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是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此,我们都可以看到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各所学校风生水起。但这其间,我们要思考对特色校园文化的管理和评价:管理过程中的硬措施与软力量是否形成合力,评价过程中的量化和等次是否得当全面。实际上,这两个维度,在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往往未能健康和谐发展。

(一)特色校园文化管理过程中的硬措施与软力量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得以开展和落实的重要保障。因此,很多学校把制度、管理提升到文化这一高度,把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当作校园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队伍,以确保学校制度能落到实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所学校的硬措施——规章制度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是细致入微。这本身没有错,校园制度文化本来就是讲究科学、实事求是、照章办事、遵循管理流程的。但是,即便是建立在最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的学校管理机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有与学校成员——人,相矛盾的时候,因为人是有特殊感情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融入软力量。

所谓软力量,简单地说,就是学校制度文化应该铸入情感管理的力量。但情感管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感情可以凌驾于学校规章管理制度之上,而是说学校在建立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要让温情融于制度之中。管理制度是为了管理人,但更是为人服务的。

有人把学校当作一个“场”,如果建设者能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带“磁”的“场”,那么,学校就成了一个“磁场”,它能够把它每一个成员吸附到这个“磁场”中。一个教师如果能被学校这个“磁场”吸引,他(她)就可以主动地树立起严谨治学、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一个学生如果能被学校这个“磁场”吸引,他(她)就可以更加主动地学习,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学风。这时,学校的规章制度就不再是冰冷的,而能在管理中以和风细雨的姿态去温暖人心。因为,学校有温情的力量,就有了家的温度,学校成员就不再对规章制度带有强大的抗拒力量。只有如此,才能让学校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趋向于秩序与和谐,制度文化、管理文化才能发挥更协调、更和谐的力量

(二)特色校园文化效果评价过程中的量化和等次

我们知道,要评价一个学校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比较容易的。例如,某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气上档次,某校的校园文化底蕴深厚,某校的校园文化清新脱俗。但在评价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时,我们就很少看到一所学校能拿出令人信服的具体方案,也就难以对其成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要评价一个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效,除了物化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校园精神文化上。因为难,所以很多学校在对外宣传评价时,会以学校参加国家、省、市、县的比赛,如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诵读节、艺术节等,获得奖项的人数、次数等量化了的东西作为媒介,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

然而,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评价一个教师身上的文化素养,能不能以他(她)所教学生获得多少比赛成绩作为标准呢?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一个教师的文化涵养和人格品质,不是所教的学生获得文艺比赛成绩所能界定的;一个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与完善,也不是他获得多少奖项所能说明的。试想,一个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成为一个遵纪守法、举止文明、勤学上进的优秀人才,难道我们能说这个教师不优秀吗?我们也可以说,该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其实,一个学生,如果能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从原先顽劣调皮的问题少年变成一个与人为善的好学上进之人,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该学校的文化建设润物无声,使人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是一股强大的育人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解读并评价校园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让校园文化实现它的教育功能。

总之,课程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的方面很多,对于它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将有助于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上述提出的几点思考,只是课程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容易被忽略或者比较难以有具体操作手段的问题,希望借此给校园文化的营造者一些启示。期望我们能够更好地依据校园文化的性质及其深层的发展规律,使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能更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