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2018-08-08 02:46
环球人物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巴斯德天花狂犬病

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段历史中,疫苗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几个世纪以来,凭借着疫苗的帮助,威胁我们生命的许多疾病得以预防或根治。这些疫苗背后的研制者,值得铭记的不仅仅是他们不辞艰辛、执着追求的探索精神,更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对人间生命的爱与尊重。

巴斯德打败狂犬病

19世纪,狂犬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计的生命。当时,欧洲人对付狂犬病只能用烧红的铁棍烙烫伤口。但如此原始、残酷的做法只能加速患者死亡。

1881年,法国著名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合作,发起了对狂犬病的进攻。经过5年孜孜不倦的研究,巴斯德终于研制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并在狗身上试验成功。但是他还不确定疫苗是否适用于人体,从人体驱逐狂犬病魔的武器真的找到了吗?

1885年7月6日,一个被疯狗咬伤的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巴斯德实验室。经过检查,孩子肯定受到了感染。换句话说,死亡不可避免。巴斯德望着这个全身有十几处伤口的孩子,不禁犹豫起来,他能从死神手中夺回孩子的生命吗?巴斯德抬起头来,正对上母子俩渴求活下去的眼神,他最终决定放手一搏。从7日开始,巴斯德每天给孩子种疫苗,疗程为10天。在开始进行这项惊心动魄的尝试的那天晚上,巴斯德失眠了。

7月16日,治疗结束。巴斯德一共给小男孩接种了12次。由于过分焦虑,他精疲力尽。8月3日,小男孩安然无恙的消息传来,巴斯德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他用智慧,也用勇气打败了狂犬病。

天花终结者 爱德华·琴纳

爱德华·琴纳是 18 世纪英国的一名医生。当时,欧洲大陆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天花,它如同死神的阴影笼罩在大陆上。感染了天花的人,即便侥幸活下来,全身也会布满水疱,留下难看的疤痕。看到这些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琴纳立志要攻克天花。

有一天,琴納偶然听人谈起,牧场里的挤奶女工因为得过牛痘,终身不会传染上天花。他立刻来到乡村调查,发现果如其言。可当他把这一发现写成报告送交皇家学会时,那些高贵的医学权威们却嗤之以鼻:“人类怎么可以接种牛痘?”他们甚至预言,凡是接种牛痘的人都要染上牛狂症,长出牛角和牛尾巴。

可是琴纳没有气馁,他打点行装再次来到乡村,年复一年蹲在牛棚里观察奶牛出痘的情况。经过多年的研究,1796年,琴纳成功地给一个8岁男孩接种了牛痘,这便是预防天花的疫苗。后来的事实证明,疫苗成功了,琴纳也被称为“生命的拯救者”。

用妻儿做试验的 “索尔克疫苗”

乔纳斯·索尔克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医学英雄,尤其在美国,他的名字可谓妇孺皆知,因为他成功研制了骨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疫苗。

小儿麻痹症曾在不少国家肆虐,几乎每个夏季,都有成千上万的儿童留下永远的残疾,甚至再也无法行走。1953年,索尔克的实验室研制出了疫苗。可当他提出大规模试验时,遭到了医学界的强烈反对,很多德高望重的专家怀疑疫苗可能成为杀手。于是索尔克让自己的妻子和3个儿子成为首批试验对象,终于赢得了公众的信任。1954年的春天,美国医学史上规模最大的双盲检测研究开始实施,近200万名儿童参与试验。一年后,索尔克的疫苗被宣布研制成功并证实安全有效。

出乎意料的是,索尔克并未申请专利。当记者询问时,他回答说:“难道你可以为太阳申请专利吗?”后来,索尔克希望将疫苗称为“匹兹堡疫苗”,但人们不约而同地称其为“索尔克疫苗”。

猜你喜欢
巴斯德天花狂犬病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
浅谈软膜天花
狂犬病疫苗该如何打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有学问的人
科学看待狂犬病
巴斯德
巴斯德论立志
1例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过敏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