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中的耀眼明星

2018-08-08 06:16刘福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5期
关键词:宣德青花瓷青花

刘福天

明代宣德瓷历来为世人所珍,而宣德青花更是被奉为极品。

一直以来人们都视宣德青花为明代青花瓷的最高水准,清乾隆年间成书的《陶说》称:“宣德窑,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嘉庆时期的《景德镇陶录》亦称:“宣窑青花最贵……此明窑极盛时也。”

宣德青花品质高的首要原因是此时期青花所采用的着色剂为进口钴料“苏勃泥青”,從而使青花发色艳丽美观。早在明万历朝时,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即记载:“宣窑之青,乃苏勃泥青也。后俱用尽。至成窑时,皆平等青矣。”清代《陶说》《景德镇陶录》中也都有同样的看法,认为“宣窑为最”的原因,在于使用了“苏勃泥青”。而关于“苏勃泥青”钴料,则相传是明初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的。而现代科技手段测试该钴料的检测结果,确实是含锰量低,而含铁量高,这是国内的钴土矿所无法达到的。这就证实了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钴料,并非虚谈。

清代另一景德镇陶瓷专著《南窑笔记》中所称“宣窑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相信正是使用了进口“苏勃泥青”钴料的结果。《南窑笔记》又说“盘内足涩胎无釉”,则是宣德青花瓷的又一个特点。

说到宣德瓷细砂底的精妙,自然得益于瓷土选料上的讲究,其所选瓷土称为“麻仓土”。据明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陶土出浮粱新正都麻仓山,……为官土。土埴垆匀,有青黑缝糖点,白玉金星色。麻仓官土,每百斤值银七分。”这种瓷土细腻均匀,经过陶炼精细,烧结后就缜密坚硬,瓷化程度好。因此,宣德瓷的细砂底才能如此光滑温润、美观大方,成为宣德青花的又一大亮点。

宣德帝是一位风雅天子,他精通书画,喜好奇异别致的陈设、玩器,且品味不俗。宣德朝宫廷造作水平之高,在有明一代皆首屈一指,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即云:“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其中又以宣德窑和成化窑最为贵重,“盖两朝天纵,留意曲艺,宜其精工如此”。

该藏品造型为玉壶春瓶,玉壶春瓶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瓶体形态婀娜多姿,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

从该藏品的器形、胎釉、制作工艺等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它具有明代宣德瓷器的特征。其胎白,淡白色釉,质细润滑,釉下设色,自上而下图案每层以回纹饰相间隔。口颈内壁为一周卷云纹带,瓶身为蕉叶、缠枝、柳树、人物等纹饰,圈足处有一周回纹。瓶颈处写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雅丽,清隽秀美,发色淡雅,极为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此件藏品如有喜好者,可致电400-809-7896。

猜你喜欢
宣德青花瓷青花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青花志展览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宣德炉探究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炉中岁月长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青花·木 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