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案”的设计与使用研究

2018-08-08 11:38王晓莉
学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

王晓莉

摘 要:预习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师并未深刻意识到预习的作用与意义,导致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预习案”的设计与使用逐渐为人所重视,它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其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案;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4-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4.011

一般而言,学生学习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环节:预习、学习以及复习,这三个环节共同组成了学生学习主要过程,且环节与环节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经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初中数学教师大多不注重预习,仅仅是在口头上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至于学生是否真的进行预习则置若罔闻[1],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认真设计预习案,将预习落实到位,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数学预习存在的不足

说起预习,大部分数学教师都会觉得比较重要,因为初中的数学本身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如若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学习中难以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然而,大多数教师却没有主动将预习落实到位,仅仅是口头上的要求与提倡而已。初中学生本身思维就比较活跃,如若没有教师的指导与辅助,其难以认真地进行预习,或者根本不会进行预习,从而导致预习的效果幅度降低。同时,随着初中课程的增多,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愈发紧张,致使学生顾此失彼,且初中的数学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难度,对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必定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还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预习效果。由此可见,预习时间的不足不仅会对预习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还可能耽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方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合理的预习方法不仅能节约学生的预习时间,还能够提高其预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预习案”的设计与使用研究

(一)开展小组合作预习模式

由于初中的课程较多,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如若强行要求学生自行预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从而降低其预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节约学生的预习时间,提高预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小组合作预习,让学生对即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激起学生预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得集体的智慧得到传递,从而缩短预习的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习的效果[3]。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约为5人,要求学生集体进行预习。随后,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几道比较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二元一次方程的题目较难,为了解出题目,其必定会去看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而查阅知识点的过程就是预习的过程。通过解题,学生不仅能了解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知识点,还能分辨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提高了预习的效果。

(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即教师只注重自己讲课的进度,而忽略了学生预习、学习以及复习的效果,从而导致学生的预习价值得不到体现[4]。由此,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将學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处于指导与辅助的地位,并通过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来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有关内容时,教师可提前几天设计预习教案,以确保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预习任务主要是要求学生解决几个问题,如“轴对称图形具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和性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在哪?”等等,让学生依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行预习,可增强预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

(三)开展网上预习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电脑、手机等智能产品。教师可开设一个网络化的预习平台,要求学生在网上进行预习,从而使得预习变得丰富多样,最大限度提高学生预习的热情。采取网上预习模式需要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因其需要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或者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最后再传到网上,学生课后只需登录相关的平台便能看到教师所发的预习课件。这个课件可能是一些典型的练习题,也可能是一些与即将学到的知识点相关的填空题,还有可能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一个简单的教学课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即将学到的知识点,从而让其在随后课堂学习中变得游刃有余,及时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5]。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网上平台与教师就新的知识点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不断提高预习的效果,并使得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增强。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口头要求预习的方式,而应通过开展习题预习、小组合作预习以及网上预习等方式来缩短学生预习时间,提高预习的整体效果,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预习案”在设计与实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困难,教师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并适时对“预习案”进行更新与完善,从而使得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傅海伦,于复海,薛海东,等.数学质疑式预习导案与课堂问案设计与分析[J].中国数学教育,2014(5):17.

[2] 周燕红.例析初中数学导学案中预习作业的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8):15.

[3] 朱丹晓.初中数学预习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30):4.

[4] 陈益琴,郁云翔.初中数学中基于课前“预习活动”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17):46.

[5] 刘灵燕.创新初中数学预习设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137.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数学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