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阳明文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及利用情况初探

2018-08-08 06:16周儒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5期

周儒凤

摘要:贵阳市作为阳明心学创始地,至今仍保留大量与阳明文化有关的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将对研究阳明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旨在对贵阳市现有与阳明文化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初步梳理,对今后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浅显思考。

关键词:阳明文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

明朝正德三年(1508),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后,发落至今贵阳市修文县龙场,一住三年。在三年的孤独苦闷中走上了一条用生命体验来面对人生的悟道之路,为后期创建“心即理一知行合——致良知”为基本理论框架的阳明心学开始了最初的思考。他的思想在明朝中后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终成阳明文化。阳明文化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儒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研究和传承阳明文化对破解当今社会思想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貴阳是阳明心学发源地,保存了大量与阳明文化相关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是阳明文化重要的实物载体和历史见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遗存,对于传承和研究阳明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贵阳市与阳明文化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作初步梳理,对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今后可改进之处提出本人浅显的思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概况

贵阳市与阳明文化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明洞和阳明祠、文昌阁和甲秀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阳达德学校旧址、贵阳君子亭和三人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仙人洞、六广驿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陆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太慈桥,共计8个不可移动文物,分布于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和修文县。

①阳明洞和阳明祠:阳明洞和阳明祠于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明洞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是王阳明悟道最重要的历史遗迹,被学界称为王学圣地,包括阳明洞、玩易窝、龙冈书院、何陋轩、君子亭和宾阳堂。阳明祠位于贵阳市云岩区,1534年始建于城内的白云庵,经两次迁建,终建于现址扶风山麓,是祭祀王守仁的专祠,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包括阳明祠、扶风寺和尹道珍祠,文物本体保存状况整体较好。

针对阳明洞和阳明祠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2008年,编制完成了《阳明祠文物保护规划》和《阳明洞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核,经多次审议修改,于2017年1月20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自2013年至今,国家文物局共拨付文保经费1778万元,完成了阳明洞消防、防雷工程,阳明祠消防、防雷和安防工程;2015年国家发改委核拨320万元,地方匹配116万元用于阳明洞安防工程、阳明祠电气改造和看护展示用房的改造。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省市资金对阳明祠文物本体进行修缮和陈列展示提升工作。以上工程的竣工将全面改善阳明洞和阳明祠的文物本体保护状况、展示利用工作和基础设施。在展示利用方面,做了阳明先生生平展,并免费对外开放。

②文昌阁和甲秀楼:文昌阁和甲秀楼于2006~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文昌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含文昌阁、武胜门和城墙。甲秀楼位于南明区翠微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含甲秀楼、浮玉桥、涵碧亭、翠微园、拱南阁和龙门书院等几组建筑。其中翠微园始建于元末,原名南庵,王阳明游南庵时写有《南庵次韵二首》和《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记游南庵事并抒发了自己的游子思乡之情。文物本体整体保存状况较好。

2008年至今,主要做了以下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编制完成《文昌阁和甲秀楼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核,于2017年1月20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2013年至今,国家文物局共拨付1390万元,完成文昌阁和甲秀楼消防、防雷、安防工程和甲秀楼文物本体修缮工程;2015年国家发改委核拨440万元,地方匹配150万元用于文昌阁、甲秀楼电气改造和看护展示用房的改造等设施建设。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省市资金对文昌阁和甲秀楼陈列展示进行提升。以上工程的竣工将全面改善文昌阁和甲秀楼的文物本体保护状况,并对展示利用水平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展示利用方面,主要做了文昌阁景区的名楼展、甲秀楼贵州名人展,并免费对外开放。

③贵阳达德学校旧址:于1982年8月公布为第一批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贵阳市南明区中华南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名南霁云祠,祀唐忠臣南霁云,王阳明游览该祠时曾写下《南霁云祠》颂赞南霁云,清末西风东渐中在原址上始建达德学校。文物本体整体保存状况较好。2015年至今,贵阳市市级财政安排200多万元对文物本体进行修缮,编制完成陈列展陈大纲。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省市财政资金,对安防、消防和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展陈进行全面提升。以上工程的竣工将全面改善贵阳达德学校旧址的文物本体保护状况、展示利用工作和基础设施。展示利用方面,目前主要有达德学校校史展,并免费对外开放。

④贵阳君子亭: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君子巷,1982年8月公布为第一批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阳旧有君子亭,废于清朝乾隆年间,清嘉庆新建君子亭,遥对阳明祠,用“君子”旧名,于池中种莲,故日君子亭,以敬仰阳明先生之道德。君子亭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后来莲池被填平建厂房,君子亭现被两户居民占用,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八柱方形石柱保存完好,屋面小青瓦,木屋架几经翻修现为穿斗式歇顶,柱上诗文风化严重,字迹模糊不清。由于经费所限近年未做相关保护和利用工作。

⑤三人坟:位于贵阳市修文县谷堡乡哨上村的蜈蚣坡,1985年11月公布为第二批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正德四年(1509)秋天,一吏目带一子一仆,从京城到南边上任,不幸三人客死异乡,王阳明将其安葬,并撰写了著名的《瘗旅文》以祭悼。现墓葬整体保存情况较好。

⑥仙人洞:位于贵阳市南明区西湖路街道办事处水口寺社区仙人洞路铜鼓岩上,1983年9月公布为第二批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贵阳唯一的道教古遗存和较早的名胜古迹之一。仙人洞既为山洞名,又是道教宫观名,该道教宫观是由佛教寺院演变而来。明正德年间,阳明先生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游览仙人洞即兴著诗《来仙洞》。三清殿、三宫殿保存状况较好,摩崖清晰,近年在使用过程中整体布局被局部改变,新建有办公楼、阴曹地府和亭子等,老君殿因出现垮塌被拆除。仙人洞目前为宗教部门使用,延续宗教功能。

⑦六广驿遗址:位于修文县六广镇广城村,2015年9月公布为第七批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年间,彝族土司奢香夫人修“龙场九驿”而建,为九驿中的第二个驿站,阳明先生记有《陆广晓发》一诗。始建时用泥夯筑驿站围墙壁,留有南门和北门,现残存南门遗址。

“改土归流”后驿站弃用,20世纪60年代,六广镇下迁,现驿城变为耕地。遗址保存情况较好。

⑧太子桥:位于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桥,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建于弘治十八年(1505),1929年修建贵筑路时加固。桥为南北向,为横跨小车河的单孔石拱桥,是旧时经贵阳至广顺、惠水的必经之道。现今地名“太慈桥”为太子桥误读而来,阳明先生记有《太子桥》一诗,记游太子桥事。该桥保存状况较好,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在桥面两侧增设砖砌护拦,如今仍在发挥着桥梁通行功用。

2保护和利用的优势与不足

2.1中央、省、市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阳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中央、省、市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阳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保护主体较明确,保护和利用力度逐年加大。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时作出指示:“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为贯彻执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发挥阳明文化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促进贵阳市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贵阳市委市政府做出修文阳明洞、贵阳阳明祠和花溪孔学堂“三足鼎筑”共同弘扬阳明文化的决定,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年度目标任务。文物部门也积极主动发挥文物保护主体作用,加强和夯实阳明文化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修缮阳明文化不可移动文物的文物本体,完善文物保护基础设施,提升展示利用水平。

2.2保护和利用未作整体规划,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截至目前,贵阳市还未有关于阳明文化不可移动文物的整体保护和利用规划,致使在具体文物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无序可循,各唱各调。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国保单位,省、市级和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却少有投入,甚至没有资金投入,保护和利用情况均不理想。

2.3合理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内容形式单一

与阳明文化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方式主要是陈列展览,并免费对外开放,如阳明洞、阳明祠、文昌阁、甲秀楼和贵阳达德学校旧址的展陈。这些文物单位在合理利用方面还先后进驻过餐饮、茶馆等,商业气氛过浓。延续原有功能的,如仙人洞、太子桥、三人坟。失去原有功能也未作有效合理利用的,如六广驿遗址和贵阳君子亭。整体来看,以上的利用方式与文物的文化主题存在严重出入,方式简单,内容单一,缺乏长远和合理的规划,与阳明文化的国际地位极不匹配,遠远不能满足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对外开放的需要,不能很好发挥社会教化功能。

2.4文物保护和利用人才匮乏

文物保护和利用人才匮乏,无法强有力支撑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长远发展。整个贵阳市文物部门严重缺乏文博方面的专业人才,无法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基础工作研究不足,无法支撑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长远发展。

3下一步保护和利用思考

①对贵阳市阳明文化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整体和长远规划,避免过去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重复使用、资金投入分布不均、利用方式严重同质化等问题,针对各个文物点的共性和特殊性做好整体规划。

②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考人才引进,新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现有人才队伍情况,建立与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分门类、分批次将工作人员送到学校进行短期培训;加强本单位的内部培训,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科研项目,加强人才的实践培养;同时鼓励和号召专业人员进行文物保护和利用研究。

③加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三普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的力度和资金投入。目前整个贵阳市文物点的保护和利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地方文物保护经费有限,每年只能对个别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维护,而全市1107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多处处于无经费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状态。

资讯

陕西石峁遗址发现距今4000年左右大型陶鹰

体态硕大的鹰形陶器、数量超过万枚的骨针、百余片集中出土的卜骨……经过一年的阶段性工作,在位于遗址核心区的皇城台,考古工作者清理出内瓮城和主门道遗迹,并在皇城台东护墙北段的“弃置堆积”中集中出土一百余片卜骨和包括万余枚骨针在内的大量骨器。值得一提的是,在辨认拼对后,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造型生动的大型陶鹰。

石峁遗址是国内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至夏阶段城址,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具备象征统治权力的邦国都邑性质。除外城内城外,遗址的核心区域是分布高等级建筑的皇城台。据陕西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邵晶介绍,在对皇城台东护墙北段的“弃置堆积”进行清理后,不但发现了长约100米,高8~15米的石墙,还发现了数量超过万枚的骨针。

“在龙山时代晚期的遗址中一次出土数量如此庞大且做工精良的骨针还是首次,这些骨针显然超过了石峁先民自己消费的数量,很可能存在石峁与周边聚落进行物质交流的可能。”邵晶说,大量骨针现身皇城台,可能意味着这里曾经存在着规模不小的制骨作坊。

同样在“弃置堆积”中清理出的还有鹰形陶器。拼对出的陶鹰残高50~60厘米,身体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颈状。通过对大量陶片的辨认,类似的陶鹰可能还有10几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说:“如此大体量的新石器时代动物造型陶塑在国内实属罕见,从造型与结构来讲,陶鹰肯定不是实用器,可能与王权或曾在皇城台进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动有关。”(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