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辛亥革命在广西

2018-08-09 02:39/
长江丛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革命党人同盟会梧州

■ /

宁国市委党校

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帝制、创建中华民国而彪炳史册。江泽民同志称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长期以来,学界对全国辛亥革命,特别是对两湖、广东、云南等省的辛亥革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广西辛亥革命的研究却较为薄弱。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揭示广西辛亥革命的原因和特点,将辛亥革命的研究推向深入,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一、辛亥革命前的广西社会

广西辛亥革命,总的说来,是腐朽清政府对广西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帝国主义列强对广西人民的欺辱和掠夺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加探,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古代就以“地瘠民贫”闻名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长期入不敷出,每年都需湘、鄂、粤等省对广西的“协晌”才得以勉强维持。伴随着财政紧张的是各级官吏的疯狂压榨,然各级官吏衙役中饱私囊“多于正税七、八倍”,各级衙门“借办地方新政,遇物加抽”的做法,给广西人民群众造成了无穷祸患。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敲诈勒索使得广西各族人民生灵涂炭,衣食无着,饿殍载道。《申报》载“粤西各属饥谨洊臻,贫民鬻女卖儿习为常事。”曾任广西巡抚的李经羲在向清廷的奏章中也有“处困膺交乘之地,当搜刮已尽之时,无术求财”的感叹。

除了沉重的封建剥削外,广西人民还深受帝国主义的压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步步深入,逐渐将魔抓伸进了广西。北海、龙州、梧州、南宁等地相继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广西门户被打开,紧随而至的是帝国主义疯狂的商品倾销和鸦片走私。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破坏了广西的社会生产力,还导致大批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辛亥革命前的广西,“游民充斥荒郊旷野,散勇徘徊边境涧谷,会党遍布城乡闾阎,山堂林立,竖旗拜台,或聚啸山林,或攻城略池,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汇成滚滚洪流,致使八桂大地笼罩阴霾,别无宁日,广西官员惊呼大局倾倒,阖省危在旦夕。”伴随在尖锐社会矛盾下的是风起云涌的民众抗争,先后爆发了以“永淳抗捐、岑溪抗捐、怀远抗捐”为代表的广西各民族的抗捐斗争,光绪末年广西人民大起义,以及遍布广西的会党起义等。辛亥革命前夕发生在广西的反抗压迫的斗争,规模巨大,发展面极为广泛。这对于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迎接和促进辛亥革命在广西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资产阶级革命在广西的酝酿与准备

广西是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地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开展革命活动的时候很注重广西的斗争形势。孙中山在日本创建中国同盟会后不久,即派黄兴到广西进行革命活动。当时在广西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广西的知识分子到东京、香港、广州、上海等地求学,参加了同盟会,毕业后回到广西工作,同时进行革命活动。另一类是外省籍人士,通过各种关系得到广西官方的聘请来广西工作,他们或在来广西前参加同盟会,或在来广西后参加同盟会,借工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为做好武装暴动的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广西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一是健全革命组织,吸收会员。1905年冬,黄兴进入广西开展革命活动,“将平日物色认为同志的九人,即蔡锷、赵声、郭人漳、胡毅生、雷飚、杨尊任、杨祖时、卢慈佛和林虎”由他主盟加入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派还在桂林新军中成立了第一个组织,1907年南宁同盟会组织成立,1908年刘古香在柳州成立同盟会组织,1910年8月广西同盟会支部成立。在同盟会支部的影响下,广西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同盟会的基础组织,大批广西热血青年加入了同盟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二是进行革命宣传。广西藉同盟会会员除了把革命报刊书籍如《民报》、《革命军》等带回广西给广大青年学生群众阅读外,同盟会革命党人主要是通过大办革命报刊,进行革命宣传,广造革命舆论。革命党人创办的革命报刊有《南报》、《独秀峰》、《漓江潮》、《梧州报》、《民风报》《广西日报》等,广泛的革命宣传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广西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三是策反并控制新军。同盟会成立初期就确定了“两广首义,各省响应”的战略方针,积极准备武装暴动。黄兴曾“潜往国内,视察南北各地,并变名为张守正(一说为张守敬),亲赴桂林巡防营统领郭人漳军中,说其举兵反正。”同盟会革命党人认为新军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十分注重做新军的工作。经过革命党人的努力,到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基本控制了桂林、南宁、柳州三地的广西新军。

四是联络会党。会党是辛亥革命前活跃于全国各地的反清力量,广西是会党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会党起义遍地开花,此起彼伏,出现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满地红”。会党起义动摇了整个广西的社会基础,削弱了清政府在广西的统治力量,于是广西革命党人很注重联系他们,做他们的工作。到辛亥革命前夕,广西革命党人跟会党已经建立了相当不错的关系,“在梧州,从江口到梧州,大小数十帮,悉听命于同盟会的指挥”。“南宁地区的会党不仅跟革命党人密切合作,一些绿林首领像王和顺等还加入了同盟会组织”。在柳州,“同盟会会员长期坚持做会党的工作,因此在当地会党中有很高威望,颇有垄上一呼,从者逾万的气势”。

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为广西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革命条件日益成熟。1907年孙中山偕同胡汉民、黄兴等由日本赴越南筹划西南边境武装起义。从1907年至1908年,革命党人在广西连续发动了四次武装起义,即1907年9月钦州防城起义,12月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钦防上思起义,4月云南河口起义。这四次武装起义都发生在广西边境,而且起义的武装力量主要是广西的会党、游勇武装。虽然革命党人所领导和发动的武装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它锻炼了革命党人的革命意志,鼓舞了广西人民的革命士气,促进了广西革命运动的高涨,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在广西的发展。

三、辛亥革命浪潮席卷广西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并宣布独立。起义的消息传到广西,各地群情激奋,桂林、梧州、柳州、南宁等地的革命党人纷纷筹划独立。广西各地同盟会代表集会柳州,商讨革命事宜,会后,设在梧州的同盟会广西分会在会长刘崛的带领下,首先发难。1911年10月31日,同盟会广西支部会员甘日三、区笠翁率领群众冲进梧州府衙,宣布梧州独立,由此揭开了广西全省独立的序幕。11月5日,平南县革命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并攻占了平南县城,11月9日,在革命党人的努力下,陆荣廷宣布南宁独立。在柳州,刘古香率领会党进逼柳州,11月9日,柳州清廷官员被迫承认独立。在省会桂林,巡抚沈秉堃,布政使王芝祥迫于桂林革命形势,于11月7日宣布独立,成立广西军政府。作为广西省会,桂林的独立意义重大,它的独立标志着整个广西的独立。独立后的广西军政府发表独立通电,此后广西各州县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广西的统治土崩瓦解。

广西独立后建立了广西军政府,并颁布了《广西临时约法》、《广西地方官章程》、《广西官制大纲》等一系列具有革新精神的法令和政令,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虽然这不过是纸上的东西,也并未能付诸实施,但对刚刚摆脱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人民来说,它宣传民主思想,振奋了民主精神,是广西历史的一大进步。广西独立后,湖南、云南、贵州、广东练成了一片,中南与西南各省的革命阵地得到了巩固,使革命党人能够安心对付来自北方清朝的军队,免去了革命军的后顾之忧。广西独立后,应湖北军政府的请求,又先后派出三批军队支援武汉、南京,对稳定武汉、南京局势,巩固辛亥革命成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广西人民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四、结语

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跟妥协性,它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是一次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时期,宣布独立的各省,无论是革命派掌权,还是立宪派、旧官僚掌权,几乎一律压制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武装,府县基层政权基本没有触动”。同全国其它宣布独立的省份一样,广西独立是在相对祥和的环境下实现的。革命后清朝原广西巡抚、提督摇身一变成了新的军政府的正副都督,革命果实最后落到了旧桂系头子陆荣廷手里,辛亥革命后的广西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广西辛亥革命它毕竟打开了民主的缺口,后起的广西儿女正是踏着辛亥先烈的足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奋斗,最终走上了真正民主富强的道路。

猜你喜欢
革命党人同盟会梧州
中共梧州城工委
另类审问之“求你别死”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商人为何与革命对立
革命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