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集中低价买壳现象需重视

2018-08-09 03:32张立栋
中国民商 2018年8期
关键词:个点国资A股

张立栋

一段时间以来,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爆仓频频,壳交易又活跃起来。好听点的说法是,市场又将迎来一波“并购浪潮”。

叫什么无所谓,关键是,这种交易是否公平合理,背后的问题是否有人真的在意。

2018年上半年以来,A股持续下跌,沪指累计下跌14%;中证500指数累计下跌17%;创业板累计下跌8.3%。

从全球主要股市来看,上半年A股跌得最惨。

尤其是,大量民营控股上市公司都扛不住了,大股东纷纷贱价甩货。这下好了,一方要解燃眉之急,另一方乐得再等等抄底拿壳。

上半年社会融规模暴跌了2.03万亿元,有太多公司股价暴跌甚至闪崩。最新的数字是,至少15家A股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至国资,总市值超过1149亿元。

仅举两例:金一文化1元钱卖壳,接盘方金科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而华融国信控股(深圳)通过“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仅花1.16亿元就拿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红宇新材的控股权。

表面上看,这是市场行为。但深究起来,不是滋味。

有人说,这是新一轮的“国进民退”,这个判断是否准确还需进一步确认,但地方国资这样集中参与并购却也反映出民企与国资迥异的生存状态。

其实,面对便宜筹码,谁愿意错过?但民营资本有心无力,眼看着二级市场持续下跌,手中却没有“子弹”——银行是不会轻易给你钱的,别的渠道代价又极高。市场不好,股权质押平仓线触手可及,简直是苦不堪言。就算那些平日里专注主营业務,投身实体经济的老板们也都不得不放下务实的身段,为找钱而奔忙。

几天前,汉能向员工“强制融资”的事引起舆论哗然,人们尽可以指责公司不够人性,强行绑定员工购买理财产品来支持公司项目,但这条新闻中一个细节不可忽视:有多家银行愿意给员工个人贷款用于给公司“融资”:银行吃7个点的利息,企业硬着头皮给员工10个点的预期回报——这种反差绘出了生动的实体经济世相图。

民营企业资金紧张至此,而另一方面国资公司手握低息重金,从容进场收割,这不能算是有效率的市场吧。

如何破局?我们在期待。

猜你喜欢
个点国资A股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画线串点
由一道习题引出的思考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关于m2(3,q)的上界
一月A股龙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