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赛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8-09 08:58张高煜黄龙
科技资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张高煜 黄龙

摘 要: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1年的理论研究和2年的教育实践,提出并完善了一种新的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赛教育模式和实践步骤,以国家级竞赛奖项、软件专利、省级优质在线课程立项和国家级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数量证明了本成果的可行性、创新性与师生互益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应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b)-0187-03

1 绪论

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各种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进步。学科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教育从业工作者的重视。

科技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强调创新思维的挖掘和应用,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其“把创意变成作品,又把作品转变为产品”,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提高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所以,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培养大学生学科交叉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益。但就如何把科技作品进行转化,形成“创新促进创业,创业完善创新,创业促进就业”新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 面向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应赛教育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效果不佳的现状,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创参与热情、有序引导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兴趣,本教学团队在2014年获得的上海高等教育学会重点研究课题《财经类高校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金融工程专业为例》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应赛教育模式和平台,从选题的培育、参赛作品的写作、学科竞赛的全程干预进行全方位指导,有效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营造大学生科创学术氛围,突破传统,促进创新,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市场竞争力。本教学成果提出的应赛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2.1 训练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思维创新能力

从我校的学生表现可以看出,由于从小学到高中教育体系与大学教育目标的脱节,造成大学生想象力匮乏、思维懒惰等应试教育的后果,教学团队采用应赛教育模式,提升其思维创新能力。

大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拍脑子想点子就可以解决的,必须是在学生有足够的知识面和专业深度的基础之上,才能加以训练。本教学团队近一年来,以校级名师工作室《大数据创新工坊》(张高煜名师工作室)为阵地,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以数据分析科学为基础的学生科创、学科竞赛系列讲座,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科创思想、指明备战学科竞赛的努力方向,为教师提供科创教学方法。

2.2 形成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本教学团队在长达三年指导本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的过程中,观察到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会出现逻辑混乱、毫无基本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普遍现象,本项目以教学团队负责人张高煜主持的上海优质在线课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线课程《科学研究方法与创新》的实施为抓手,通过在线教育对大学生普及了科创常识。

请行业专家定期面向全校、全国大学生做线上课程视频直播与在线研讨,同时线下组织各种学科竞赛备战团队,指导学生论文习作、商业计划书写作,并请投资人进行点评,让学生学会正常表达自己的思想,彻底脱离从小学到高中教育所形成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假大空言之无物”的恶习。

2.3 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由于我校学科特色,在校学生考证热情远大于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本教学团队通过宣传学科竞赛奖项、论文发表数量、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经历对大学生出国留学、考研、找工作三方面的助力情况,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自觉性。

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如图2所示。

2.4 创建与推广科创教育新模式

科创教育在亚洲正在逐渐兴起,国内科创培养体系尚未健全,相关理论逐渐成熟。本教学团队将科创备赛指导与科创教育有机结合,对接优质师生及团队资源,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培训及针对化的指导,以科学系统的资源整合及管理方式,形成了新型的线上线下培训模式。

目前大学生科创参赛面临“知识面相对狭窄、前期准备不足、没有系统引导”等问题,因此,这些创新活动多以极少数具有特殊功利目标的学生参加,而大部分学生因缺乏接收相应优质资源和系统培训的渠道,而缺少相关机遇以实现科创成果,本教学团队实施的应赛教育模式便是通過系统化的优质资源整合对接,教师与学生(团队)的针对化指导培训来弥补这一教育领域的空缺,完善科创教育体系,在更具价值化地满足双方需求的同时,有效地为社会培养科创人才,以营造大学生科创学术氛围。

3 本应赛教育模式的创新点

3.1 填补教学研究空缺,完善科创教育体系

本教学成果完善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促进并生成了有效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科创活动的积极性,优化了缺乏接收相应优质资源和系统培训的渠道,从而增加了相关机遇以实现科创成果,并推动科创活动向高层次和高水平方向发展。

3.2 创新型的线上线下多元化科创指导模式

本教学成果突破传统,促进创新,通过渠道拓展提高师生参与度,多角度地对接优质师生及团队资源,以更科学系统的资源整合及管理方式,形成新型的线上线下培训指导模式,打造科创教育的新形态。通过师生对接模式和互动交流模式对学生科创团队进行培养和指导,可以鼓励学生在研究中思考,多出科研成果,多发表高水平论文。

3.3 形成师生双向收益的新态势

同时解决了教师申请到项目无人帮助完成和学生有项目而没有老师指导、没有合适的团队成员的困境。形成了为指导教师、学生带来了双向收益、互利互惠的优良态势。

4 近四年本应赛教育模式取得的成绩

(1)指导学生获得2015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赛全国三等奖(全校首次)。

(2)指导学生获得2016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铜奖(全校首次),上海赛区银奖2项,铜奖1项。

(3)指导学生获得2016年“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4)指导学生获得2017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上海落户加分)上海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5)指导学生获得2017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上海落户加分)上海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6)获得2017年上海教委颁发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7)2015年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优秀指导教师,上海教育委员会。

(8)2015年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优秀论文,上海教育委员会。

(9)指导学生获得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三等奖2项。

(10)指导学生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

(11)指导学生获得2016年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上海落户加分)华东赛区二等奖2项。

(12)指导学生获得2017年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上海落户加分)华东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3)指导学生获得2016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二等奖。

(14)指导学生获得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8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

5 结语

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不但对高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只有充分重视学科竞赛,并采取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措施,才能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本应赛教育模式是在3年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针对二类本科高校的学生所制定,能够同时满足学生和指导教师双方的利益,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刘丽,朱晓林,马晓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37(2):180-183.

[2] 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9-121.

[3] 白永國.“三层次、三方位”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97-99.

[4] 李勇,洪倩,赵雅甜.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2):24-27.

[5] 郁义鸿,李能志,Robert D.Hisrish.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 金卫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75-7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