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45)

2018-08-09 02:16
北广人物 2018年27期
关键词:潘家园北京晚报烟袋

[第四十五辑]跟启功笑谈“鬼神”

启功先生生前,我采访过他,也跟他一起逛过潘家园。

潘家园是北京最早的旧货市场,只有周六、周日开市,所以又叫“星期天旧货市场”,在南城有些影响,后来这一片面临拆迁,工商部门准备取缔迁移。我知道后,觉得这么好玩的地方没了可惜,于是赶在迁移之前,采访了当地的领导和文物专家,写了题为《京城“鬼市”》的长篇报道,以整版的篇幅在《北京晚报》上发表,在社会引起反响,算是把这个市场保了下来,并且在原来基础上又有发展。

一年以后,十里河乡的头儿,邀请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启功、朱家酒、刘炳森等名人来参观,我过来作陪。乡领导特意把我写的报道复印发给大家。

启功先生看了报道,笑着对我说:“你这个当记者的本事不小呀!”

我听了一愣:“我有什么本事呀?”

“你看见‘鬼了?”启功先生笑道。

我恍然大悟,笑了笑说:“带引号的‘鬼市。”

因为这之前,我写过东直门内大街的餐饮一条街,也是以整版的篇幅,在《北京晚报》发表了《京城的“鬼街”》。这篇报道影响也不小,从此,北京的老百姓真把这条街叫“鬼街”了。几年后,“鬼街”的生意越做越火,名声也越来越大,东城区的领导觉得这个“鬼”字扎眼,找专家,取古代一种与“鬼”同音的食器“篇”字,取而代之了。

这篇报道,启功先生也看了,所以他说我碰上“鬼”了。他微微一笑,问我:“你知道什么是‘鬼市吗?”

“在圣人面前,不敢卖《三字经》。”我笑道:“您老给我上上课。” “上课可谈不上。”他不紧不慢地跟我讲起老北京德胜门外“鬼市”的事儿。

老北京的“鬼市”,是凌晨開市,天大亮之前散伙的“黑市”。为什么叫“鬼市”呢?两个原因:一是天还没亮,人们手里都拿着“气死牛”的风灯,从远处看,灯影幢幢,像是鬼火;二是“鬼市”上出售的东西有“鬼”,好多都不是正道儿上来的。传说有一次,纪晓岚带翠嘴的大烟袋丢了,朋友对他说,别急,您明儿一早奔鬼市,准在那儿呢。粜然,纪晓岚第二天在“鬼市”上,把自己的大烟袋买回来了。

当时,启功先生在北师大教书。那会儿,北师大在什刹海的定阜大街,离德外“鬼市”不远,他年轻时逛过。

“你写的‘鬼跟过去的‘鬼,不是一码事儿。心里没‘鬼,才敢写‘鬼对不对?”他笑着对我说。

“是,我不过是借题发挥。”

“不,是借‘鬼发挥吧?”他的这句话,把身边的人都逗乐了。

猜你喜欢
潘家园北京晚报烟袋
潘家园街道庆祝“建党97周年”书画作品展开幕
真假文物
纸媒运营新路径研究——基于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案例分析
谁的潘家园?
谁是真正的主人?
从《北京晚报》广告看三十年空调消费形态的变迁
《北京晚报》最新推出居家度日的百宝全书——《生活中来》
智断烟袋
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