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没有大杀开国功臣

2018-08-09 16:45张晓政
新传奇 2018年45期
关键词:李建成功勋李渊

张晓政

中国有句古话叫“飞鸟尽,良弓藏”,当一个王朝建立后,开国功臣往往会遭到各种猜忌与迫害,以至于“杯酒释兵权”都能被当成佳话。但奇怪的是,唐朝开国之后却鲜见“大杀功臣”与类似“杯酒释兵权”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宗室对勋贵有所制约

在专制的古代社会,天子诛杀功臣之事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典型。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为西汉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绝顶聪明的张良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也看出汉高祖刘邦是个只可共苦而不可同甘的主,汉朝建立后就毅然归隐山林。还算聪明的萧何看出了一些苗头,深感大祸即将临头,于是故意贪赃枉法,触犯大汉律令,最后高祖刘邦念及旧情让他告老还乡。

张良、萧何的做法使他们免遭诛杀。较之于张良、萧何的聪明,韩信可就糊涂多了,他本就功高震主,却还要居功自傲,结果在刘邦的默许下,惨死于一群妇人之手。

明太祖朱元璋曾借着“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前前后后诛杀了不少功勋卓绝的开国文臣武将,受牵连者更是多达五六万,后人为批判他诛杀功臣的不光彩之事,还专门杜撰了一部戏剧《火烧庆功楼》。

劉邦、朱元璋虽贵为帝王,出身却很卑微,又心胸狭窄,为了好不容易拼来的江山能够万代相传,诛杀功臣对于常人似乎也可以理解。 但唐朝却没有发生大杀功臣的事,这是为何?

和刘邦、朱元璋出身卑微、低贱不同,李世民出身高贵,他的八世祖李嵩是西凉国的创始者,他的曾祖父李虎曾经协助宇文泰建立北周政权,因功封为“柱国”,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李昞以及父亲李渊两代承袭“唐国公”,直到后来李渊建立唐朝,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所以李世民上下几代里都流淌着贵族的血统。

关于李氏家族,史书上写得比较明确,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属于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普遍能力很强,还拥有巨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地位。

李渊起兵的基本力量是其原来管辖,加上招募的三万军队。而这股力量,分别由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统领。并且,李渊的儿子和女儿,还有李渊的兄弟子侄,也参与到起兵反隋的行动中。

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宗室出了大力。外加李家自身在关陇集团中的影响力,在李渊向关中进军的途中,也有不少关陇旧部投奔。所以,唐朝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西魏武勋贵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因此虽然那些异姓功臣功劳卓著,但是包括兵权在内的真正核心力量,其实还在李家手里。毕竟有宗室作为勋贵的制约,皇帝对勋贵的猜忌也会小得多。

李世民宽宏大量

李世民本人宽宏大量,历来以开明著称,就连魏徵这个李建成的幕僚,曾一度向李建成建议提早下手,将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除掉以免后患。李世民对他尚且能够容忍,并委以重用。此外,李世民还十分感恩,时刻铭记着那些开国功臣们。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这一年唐太宗44岁,距隋末晋阳起兵已有26个年头,他想起了为李唐建立和兴盛立下汗马功劳的众多老臣。这些老臣中,有的已不在人世,如魏征刚于年初去世,殷开山早在20多年前来不及看到李世民登上帝位就在征战途中病逝;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如李靖已经72岁,房玄龄、高士廉等也都年近70。李世民不禁觉得有些伤感,于是下令在皇宫内修建凌烟阁,命阎立本绘制二十四功臣画像,皆真人大小,由大书法家褚遂良题字,自己亲自作赞,以示纪念和褒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依次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徐世绩、秦叔宝。

这24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始终追随李世民浴血沙场、戎马倥偬的铁杆“粉丝”;二是资历老功勋大、但与李世民关系一般的将领;三是隋室旧臣或原属其他方面起义军、后归顺李世民麾下的将领。

李世民对旧臣的关爱是众所周知的,但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构成可以看出,自始至终属于李世民嫡系的不过三分之一。用现在的话说,这24人并不能一语概之称为“李世民的人”。李世民即使对不属于自己“嫡系”、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方面功臣,也做到了秉持公心、公正对待。例如,李唐的建立有赖于两大主帅,北方为李世民,南方则为李孝恭。李孝恭尽管战功赫赫,却深谙退让之道,特别是在李世民与李建成夺位战中,始终保持中立,但这并不妨碍李世民将其列为二十四功臣的次席。同样,在关键的玄武门事变中并未明确表态支持李世民的还有李靖与徐世绩,李世民也没有为此产生心结,仍将二人请进了凌烟阁。

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部下猛将,屡败唐军,后归降李世民,深为李世民器重。但由于之前与唐军将领结怨太深,不久,李世民手下诸将以担心尉迟敬德叛乱为由擅自将其关押,并劝李世民“即杀之”。李世民却不以为然,当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并单独将其带入自己卧室,予之以金。纵是尉迟敬德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听了这一番话也是感激涕零,从此更加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

被诛杀的唯一一位功臣

不过,这些功臣是不是都得到了善终呢?也不是。有一位就遭到了李世民的诛杀,也是他诛杀的唯一一位,那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将侯君集。不过侯君集被诛杀的确罪有应得。

侯君集武德年间就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玄武门之变间又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帮其夺得帝位。因功勋显赫、战功卓绝,先封潞国公,后封陈国公,作为唐初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唐太宗图形凌烟阁。就是这样颇有功勋的大将却极不明智,犯了罪不可赦之事。

李世民为何要对侯君集下手,此事还得从贞观十七年说起。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储位之争日趋激烈。按照嫡长继承制,李承乾是皇帝继承的不二人选,但李承乾能力一般,李世民更喜欢魏王李泰,李泰能力出众,很像李世民自己。

为了争夺皇位,李承乾拉拢的对象就包括了功臣大将侯君集。侯君集自从平定高昌凯旋归来后就一直有心魔,本来在平定高昌战争中功勋卓绝,理应加官晋爵,然而李世民却担心侯君集等功臣心高气傲、功高震主,为了震慑功臣,借机让侯君集蹲了几天“大狱”。

这让侯君集深为不满,逐渐萌生谋反之心,于是便怂恿、鼓动李承乾谋反,企图武力逼宫,逼太宗李世民退位,让“玄武门之变”再次在大唐上演,结果事败。谋反是帝王们最不能容忍的,一向仁义宽宏的李世民没有心慈手软、手下留情。太子李承乾被废,贬为庶民,遣出长安。大将侯君集被斩,李世民念及旧情,没有将侯家满门抄斩、赶尽杀绝,留了一妻一子。

就这样,侯君集成了李世民诛杀的唯一一位功臣。事后曾有大臣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建议将叛将侯君集踢出凌烟阁,李世民当即否定,声称功是功,过是过,岂因侯君集现在犯错而否定他过去的功勋。从这点看,李世民不失为一个开明的君主。

(《学习时报》等)

猜你喜欢
李建成功勋李渊
只买500匹马
故事思维的魔力:精神在叙事和细节中彰显
公共关系功勋奖
航空工业首个功勋飞机园落成
“冒犯”太子官位牢
李渊:3万人起兵,7年平天下
共和国勋章
“相交线”检测题
李建成:被历史严重歪曲的大唐太子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