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校八闽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2018-08-10 05:54连枫
教师·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职学校教学研究

连枫

摘 要:福建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八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作者秉持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立足中职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个人文化修养,提升学生语文技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为目标,力图将八闽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构建富有八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八闽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2

作者简介:连 枫(1980—),女,福建建瓯人,福建省邮电学校教师,中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八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然而,在传统语文课上,笔者曾疑惑地发现,语文教学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发扬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过目即忘。而作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当代发展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笔者的疑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师教学的定位是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它强调了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潜能,并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归结于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的建构,从中分析出知识是否具有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即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外界的互相作用建构对知识的新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定义的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灌输,而是强调了学习者在认知知识和事物中的重要性。学习者明确的主体位置,决定了知识必须由学习者在不断更新的情境中去更新认知。而教学应该是让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让学习者在与他人协商对话、交往沟通和质疑中构建知识的意义。

简而言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鉴于福建省中职学校生源的地区属性以及绝大部分学生本地就业的倾向性特点,笔者尝试截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支脉——八闽传统文化,并将其引入中职语文课堂,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力求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从而培养出热爱地方文化、安心于地方工作、乐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八闽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八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从中原而来的中原文化、当地的土著闽粤文化以及外来的西方海洋文化相互碰撞、磨合、融汇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如果能将八闽传统文化融入福建省各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学生会更易于接受、消化并实践,教与学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为了了解八闽传统文化在福建省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现状,笔者通过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对福建省36所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方式(包括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调查问卷共129份,有效填写人次为129人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八闽传统文化在福建省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有了基本了解。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师生表示对八闽传统文化只有部分了解,超过四分之一的师生并不了解八闽传统文化。但师生都认同福建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继承与发扬。师生们对八闽传统文化中比较感兴趣的依次是八闽饮食、民间习俗、民间工艺术和民间艺术等。而对当前八闽传统文化教育有所缺失的主要原因,有48.06%的师生认为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44.96%的师生认为是对八闽文化缺乏興趣,另有38.75%的师生认为是学校因过度重视考试升学而忽视,还有17.82%的师生则归咎于教材编排不合理。

调查显示,八闽传统文化在福建省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并不多,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方面

当今社会,大部分国人缺乏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热情。那些曾经存在于福建本土人生活中的日常传统文化正渐渐淡出福建人的视野。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八闽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一些民俗、礼仪、手艺等,则相对显得烦琐。再加上在现代经济洪流的冲击下,人们只重于学习和追求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事物。

(二)教育教学方面

福建省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进行八闽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载体不足,课程与教材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整体性、系统性不足,教学手段缺失,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现象,导致对中职生开展八闽传统文化教育普遍缺乏内涵底蕴的培养。随着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在福建省内的逐步推进,这些现象只怕是有增无减;有关八闽传统文化的教学前景令人担忧。

(三)学习主体方面

大部分中职生普遍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才是他们应该关注与努力的方向,自然无法重视八闽传统文化。另外,数据显示,44.96%的学生对八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而大多中职生最感兴趣的是微信、QQ等互联网下的衍生品。八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与现代生活有所脱节,这与正处爱玩爱闹年龄的中职生的兴趣点相悖,因而很难博得他们的“青睐”。

三、建构富有八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

(一)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政策

“继承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将“文化”这个命题郑重地提升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议事日程。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因此,中职学校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八闽传统文化教育。福建省邮电学校就将八闽传统文化作为福建省示范性学校建设的特色项目,通过系统地学习、了解、研究八闽传统文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教学渗透,从而逐渐改变中职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实,并促进八闽传统文化的整理、挖掘和振兴。

(二)深化推进、实现教学改革

1.构建课堂主渠道载体,传播优秀八闽传统文化

首先,有效提高语文教师的八闽传统文化素养,方便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有意识地并适时地将八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建构主义教学论提出,人不应该被动接受知识,而要主动探究知识。为确保学生在近三年的语文课堂中能了解并掌握较多的八闽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师要多研究、多揣摩、多讨论,使教材内容与八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从现代人的视野和全球化的视野,多角度看待先贤思想情感,多方面诠释,并设置话题讨论,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深厚内涵。

其次,可以单独开设以八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教材应适用于所有中职生。汇编教材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地突出八闽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联系性,通过学校的教育渠道,在中职生已经了解的八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培养中职生对八闽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中职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中职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中职生传承弘扬优秀八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优秀八闽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再次,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八闽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探寻并制订适合的方法;还可以用八闽传统文化为引领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八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强化学生地方文化自豪感,积极弘扬八闽特色文化,从而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写调查日记、舞台剧表演、职业模仿等方式展示八闽传统文化学习成果,让他们充分领略八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培养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自觉性,进而真正提升中职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最后,教师可通过开展摄影采风、举办知识竞赛、邀请专家答疑解惑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并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地、有效地提高八闽传统文化的影响。

2.构建校园文化载体,实现优秀八闽传统文化情境教育

情境育人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可通过各种文化景观、遗址、场所,使中职生置身其中,充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无限魅力,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还可多开展能传承和保护八闽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和社团活动,促使学生从意识到行为都能接受、认可并弘扬八闽传统文化。

3.构建校园媒体网络载体,发挥弘扬传统八闽优秀文化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的课堂讲授已无法满足中职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方便、快捷的信息傳送,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可满足学生们探索新事物,迅速获取信息的需求。通过校园新媒体传播八闽传统文化,优势明显,易于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学校可利用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宣传福建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发挥舆论引导功能,让八闽传统文化以亲民的方式回归中职生的视野,唤醒中职生对福建文化的热情和关注,促进优秀八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四、结语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心态日益浮躁,兼之面临着外国强烈的文化攻势,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生长在福建的我们,应该把传承优秀的八闽传统文化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来履行,绝不能让源远流长的八闽传统文化就此没落,我们真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八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不中辍。

参考文献:

[1]张 阳.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4(3):50-55.

[2]高 文,徐斌艳,吴 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李体仁,刘正安,岳 巍.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的构建 [J].职业教育研究,2014(9):73-75.

[4]吴维宁.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5):37-39.

[5]杨春宏,张生春.建构主义与基础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38-40.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中职学校教学研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