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表情符使用误区与优化策略

2018-08-10 04:30鲍雪松张环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微博误区

鲍雪松 张环

摘 要 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指出误用表情符对新闻真实性、符号解读、新闻严肃性及有效信息密度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从信源考证、采用通识性表情符、区别新闻题材及弥合重要信息等角度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微博;表情符;误区;优化;《人民日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040-02

1 表情符的缘起

微博自带表情符迎合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尤其是“狗头(doge)”“猫头(喵喵)”等特有表情符已经成为广大网友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降维”打击下,传统媒体在叙事方式上也重视起网言网语,对这些自带表情符大都采取收编的态度。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表情符也是一种“携带意义感知”的符号。作为一种视觉化语言,表情符是字符式表情和表情包的过渡形式,相较于传统的字符式表情,它更加具体、生动和形象,作为人真实表情的延伸,表情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上的维度,实现人与人面部与肢体上的在场交流。同时相较于近年来流行的表情包,它可以在有限的字符内完成情绪化表达,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

2 表情符使用误区

截至2018年5月,《人民日报》微博已有5 737万粉丝,俨然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议事厅”之一。《人民日报》对于表情符的使用彰显出草根话语影响力的扩大,两个舆论场试图打破间隔创造出一种新的舆论生态。但是目前,对表情符的使用也存在种种误区,笔者以《人民日报》上发布的相关实践案例进行如下分析。

1)乱用表情符导致新闻反转。在微博上发布一般性博文,字数是限制在140字以内,所以发布信息时的主要任务是在140字以内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下,单独发表一篇评论并不会被大多数人碎片化的时间所青睐,相反,在信息结尾处插入一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表情符便可以达到一篇评论的目的,这种表情符表明了媒体的态度,故又可称为“微评论”。但是这种“微评论”使用不当也会推动“后真相”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争分夺秒的时代,为了在这场注意力争夺战中不处于被动位置,各大传统媒体争相使用许多信源“拼貼”而成的事实仓促发声,信息泡沫越来越大,作为信息集散重地之一的微博,近年来也成为反转新闻的表演场。《人民日报》于2017年4月21日12点18分发布一篇博文“打虎亲兄弟,背诗四胞胎,超萌”,标题中使用了“萌”表情符,该表情符的使用显露出《人民日报》对“深圳四胞胎”持有积极的赞同态度,而这种态度也使得《人民日报》陷入了新闻反转的漩涡,因为有网友揭露,四胞胎的父母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而且其父亲更是发表反社会言论,引起网上一片骂声,这也使得《人民日报》这篇博文“翻了车”。

2)乱用表情符导致符号化误读。新媒体环境下,对于表情符的解读不是《1984》中通过编纂《新话字典》达到“词义压缩”,而是普通语义学创始人柯日布斯基强调的“一物无论说它是什么,它都不是”。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但与2016年底相比,60岁以上高龄群体的占比有所提升,互联网继续向高龄人群渗

透[1]。但是,微博的用户群画像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忽视了高龄人群。2017年3月21日21点57分,《人民日报》发布博文“萌萌哒!重庆大学粉色男生寝室惊艳校园”,并在文尾使用“拜拜”表情符。年轻人使用该表情符偏离其原有意思,大有“我们还能不能做朋友”之意,高龄人群进行解读时则从表情符诞生之初的作用——替代文字进行情绪化表达出发,将“拜拜”理解为再见之意,从而产生误读。

3)滥用表情符消解了新闻严肃性。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体现之一,充满着对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的解构,相应的,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之一的表情符包含着对主流话语权的抵抗和消解。表情符在严肃的新闻报道中极易削弱报道的严肃性,增强报道的故事性和趣味性。2018年4月30日10点54分,《人民日报》发布博文“男子当街抢劫路人手机,没想到对方是刑警……”标题中使用带有揶揄性质的“狗头(doge)”表情符;2018年4月2日10点54分,发布博文“闹婚习俗?新郎遭亲友鞭打后伤口上撒盐”标题中使用“费解”表情符,同时在文尾使用“狗头(doge)”表情符。抢劫、婚闹陋习本都是严肃话题,但是却被带有强烈娱乐性质的表情符撕裂,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一种“怪胎”。

4)滥用表情符挤压了有效信息。拉斯韦尔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提出“环境监视功能”,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2]。作为船头上的瞭望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并消解谣言。但是在“汶川大地震”“东方之星”沉船事件、马航飞机失事事件等报道中 ,《人民日报》频繁使用“点蜡烛”表情符,固然,点蜡烛没有什么伤害,但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呈指数式爆发,此时弥合信息不对称是媒体的首要任务,“点蜡烛”实则挤压了有效信息,稀释了新闻价值,干扰了有效信息的获取。

3 表情符使用的优化策略

1)加强信源考证,在“后真相”时代坚持媒体操守。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评论的形式不应只定格在语言符号,更应将视觉化语言囊括其中。表情符所具有的“微评论”性质可以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但是“微评论”也不能滥用,如果不对信源进行考证,媒体极易陷入“塔西佗”陷阱。创立于2010年的社交媒体信源核实网站Storyful,就以核实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源的真实性为任务,作为党媒,也应不被多方信源建构的“拼贴”信息所裹挟,相反,宁愿放弃抢先发声权,也要抢占事实真正的定义权,严把“真实性”这一关,树立党媒权威。

2)采用通识性表情符,防止符号化误读。认知差即自己对关于某事物的认知不满意,或是对另一个关于某事物的认知不满意,而认为自己现在的理解可以对此进行修正[3],即认知差使得受众对同一文本产生了不同的符号化解读,同时,由于表情符产生的土壤是具有“参与式架构”特性的新媒体,因此对其的意义的建构是受多方面牵制的,这些都造成了符号解读的多样性。而考虑到意义交换必须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进行,所以对表情符的使用必须考量各年龄阶段人群的使用习惯,从中发现共通的意义空间,剔除因认知差带来的符号化误读。

3)区别新闻题材,采用适配的表情符。新闻可以分为硬性文与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软新闻则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4]。考虑到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特点,在硬新闻中应尽量少配发或者配发严肃色彩的表情符,对于软新闻则可配发趣味性的表情符,例如,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硬新闻可配发“威武”表情符,激发民族情感,而以制作美食的软新闻则可配发“馋嘴”表情符,引发人们兴趣。但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表情符的配发都应有量的把握,切记滥发造成娱乐化风潮。

4)突发事件报道,弥合信息不对称是媒体的首要任务。英国著名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危机事件处理的“3T”原则,即Tell me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以及Tell is all(提供全部情况),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应成为环境的监视者、谣言的解构者、社会成员的动员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对于“人祸”,媒体还应担任起不当行为的监督者,要避免传统报道中频繁“点蜡烛”的视角错位,主动承担起对事件起因的深度报道,为事后认责和反思提供依据,防止重要信息在嘈杂的信息环境下发生边际效益

递减。

4 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在建构自身话语权时,除了关注语言符号,更应该关注视觉化语言,而作为视觉化语言之一的表情符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切记乱用和滥用对话语权建构产生冲击,失去借用表情符的原有之意。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3-05].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801/t20180131_70188.htm.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2013:101.

[3]赵毅衡.认知差:解释的方向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11-116.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41-42.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微博误区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