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文化类节目文本接受研究

2018-08-10 04:30庞春萍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再创造新媒体语境

庞春萍

摘 要 2017年新年伊始,两档电视文化类节目进入大众视野,并在全国引起一阵热潮,在当今新媒体繁荣的时代,大众参与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方式不断更新,并各具特色。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文化类节目文本的选择、文本接受的主体以及文本接受过程已然成为当今电视文化类节目在文本接受层面面临的问题,文章在探讨前述问题的同时注重结合新媒体语境的时代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新媒体语境中受众的再创造问题。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文本接受主体;文本接受过程;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077-03

自《百家讲坛》播出以来,电视文化类节目似乎就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新宠,但《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在播出后并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潮流。而在2017年伊始,《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这两档节目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朗读风潮”。为什么偏偏是这两档节目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很多,其中,立足新媒体语境进行文本选择与传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文本接受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也因此具有较大的价值意义。

1 新媒体语境下的文本选择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平台和受众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今民众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自2004年以来,在关于长尾理论的讨论中,“微内容”的兴起和发展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在互联网领域所传播的内容的特点是“更短、更快、更小”[1]正因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对受众生活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受众也似乎习惯了在新媒体平台下的快速、新颖的阅读方式。相反,传统电视文化类节目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受众需求的程度不够,受众对于传统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期待值下降,也就导致传统文化类节目难以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掀起一阵浪潮。

新媒体平台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丰富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信息碎片化等特征吸引着受众的眼球,电视文化类节目该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平台满足受众的需求,已然成为电视文化类节目未来发展中必然要面临的一大问题。而在当今新媒体平台下电视文化类节目该何去何从的问题上,《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这两档节目则是做出了突破性的示范。

在当今受众日益依赖新媒体平台的现实情况下,新媒体平台的特征决定着文本的选择是否符合受众的需求和期待,影响着受众对于电视文化类节目文本选择的接受态度。在这个“流量时代”的背景之下,受众通过观看节目后是否愿意通过新媒体平台对节目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传播,首先要看的是文本质量。例如,受众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文本输出,他们更加注重其文本输出的形式,以及是否突破时空的傳递。此外,是否能在满足受众视听需求的同时快速地让其接受到高品质的文本信息,也是文化类节目在选择文本时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正如在《见字如面》第一季第六期中,1943年5月27日胡琏在石牌保卫战前写给父亲和妻子的书信中,展现着杀身成仁的坚定信念,并且通过家书的口吻将日军只能占据半个中国的秘密呈现在世人的脑海中,也在抗战名将胡琏的诀别信里让大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不屈和顽强。整篇书信,在《见字如面》朗读嘉宾王耀庆激情慷慨的朗读状态下,快速地将大众的注意力集中,并且以视听传播的方式突破时空局限,即便书信距离当今社会近半个世纪,但通过这种视听传播的方式以及朗读嘉宾对写信人情感的把握和演绎,将名将征战前对亲人的不舍诀别,对国家以及民族精神的守护等复杂情感的交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并引起大众对国家、对民族、对亲人情感的共鸣和深思。因此这两档电视文化类节目在文本的选择上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在新媒体影响下的需求和期待的同时又保证了文本的高品质信息。

2 文本接受主体的多元化及双重性

在《见字如面》和《朗读者》的文本选择上,除了考虑符合受众需求和期待以及是否能够带来高品质文本信息的因素外,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文本选择也同样注重文本接受主体的多元化和双重性。课题小组通过调研发现:其中20岁以下的观众占观看总人数的35.98%,20~50岁的占61.59%,50岁以上的占2.44%①,由于文本接受主体涉及面较广,包括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就使得文本接受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个特征促使电视文化类节目在选择文本时倾向于多元化的特质,同时也使受众对文本的接受产生了丰富的多样化色彩。

在文本的选择上,《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两档节目的主题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受众的多元化特征和多种需求。在《见字如面》第一季的十二期节目中,每一期节目的书信至少会涉及到三种不同的领域或是不同的情感,而《见字如面》第二季更是清晰地将每一期设置一个主题,十二期节目中的主题分别包括生死、万象、情爱、抉择、热血、诚信、情殇、众生、古韵、思念、成长、先锋,而《朗读者》第一季中的主题词分别为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这些主题词极大程度地包含了滚滚红尘的世间百态,极大程度地涉及到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尽可能地满足多元化受众群体所导致的多种文本需求。

在文本接受的过程中,大众不仅仅局限于接受者这一受众的单一身份上。接受主体既是文本接受者也是文本传播者、生产者。在课题小组的调研中发现,当大众观看完节目后还会进一步阅读原作者的其他文学作品的占37.8%,在观看完节目之后会通过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或交流的占49.39%。并且具有家国情怀和文化魅力的文本最容易被接受和被解读,而更加贴近生活,带有生活趣味性和哲学性的文本更易被受众进行二次传播。可见,受众在观看完节目后通过自己对文学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再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和交流,使受众在文本接受的这一过程中承载着接受者、传播者、生产者的多重身份。

文本接受主体不仅仅指观看节目的普通大众,在受众之外,《见字如面》和《朗读者》的制作团队、主持人、嘉宾以及文学评论家都可以被划分到文本接受主体的范围。对于两档节目的制作团队而言,他们制定节目方案和设置节目环节的目的在于如何让大众更好地接受文学文本,因此在制定节目方案和选择文本时,他们会作为受众去感受符合节目主题的文本并且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制作团队既是接受者也是生产者更是传播者。而主持人是整场节目中把握着节目节奏和节目效果的关键一环,因此主持人在了解节目流程、阅读文学文本之后,要结合文本本身的主流情感、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以及节目设置特色编辑主持词,此时主持人的身份也是双重的和多元的。

对于嘉宾而言,其难度就在于如何把文学文本本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演绎最大限度地让观众接受并了解甚至影响观众的情感和引发观众的思考。例如:《见字如面》中的读信人大多都是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他们在朗读信件的时候将自己个人对文本的初步解读和受众的理解能力相结合进行演绎,演员张国立在朗读韩愈的《祭鳄鱼文》时,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版的《鳄鱼,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同时,在考虑受众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又活灵活现演绎出韩愈写信的心态。

与《见字如面》不同的是,《朗读者》所请嘉宾朗读的文本多是符合嘉宾经历或者心境的文本,嘉宾通过和自己达到共鸣的文本进行演绎借他人之文传自身之情,甚至《朗读者》中的部分嘉宾将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书写成文再由嘉宾自己进行朗读,从而引起受众共鸣。例如:在《朗读者》第一期中,“世界小姐”张梓琳借刘瑜写给女儿小布谷的《愿你慢慢长大》一信献给自己的女儿。在张梓琳朗读刘瑜书信的同时,张梓琳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二次加工”,在阅读的同时,加入张梓琳自己身为慈母对自己女儿的喜爱,而观众通过嘉宾朗读前和主持人董卿的交谈了解嘉宾的情感基调,在通过现场的视听结合,最大限度地引起观众共鸣,并且观众也通过这种视听结合阐发自身特有的情感感受。再如,在《朗读者》第一期中,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朗读了自己写给儿子的信,在信中,真实地流露了柳传志先生在儿子大喜之日的喜悦,也回顾了儿子成长的历程以及对新人未来生活美好的期许。柳传志先生的真情流露也展现了所有父辈都希望子女成家的美好生活的展望和祝福,因此,通过嘉宾的真实朗读也能引起大众共鸣。

两档节目对文本的演绎方式大不相同,但都通过嘉宾的朗读、演绎等此类视听结合的方式引起观众内心情感的共鸣。演绎嘉宾则是充当着接受者,生产者,演绎者,传播者的多元身份。

对于文学评论家而言,他们不仅是简单的接受和传播,他们更是充当着文学解读者和引导大众更好地结合文本创作背景进行解读的指明灯。在《见字如面》中的文学评论家大都是各高校的文学系教授以及在文坛上有名气的作家进行评论,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底蕴,他们对于文本的接受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层面,而是更多地结合作家的生平和作家所生存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在讲解文本时会以较为客观的态度进行解读,这样就更理性地指引大众进行文本解读。

在文本接受过程中,同样产生作用的还有文本自身的“召唤结构”。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夫尔冈·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姚斯最早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读者和文本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1970年,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理论,该理论最初被用于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朱立元认为:在伊瑟尔看来,文学文本中……所有这些空白、空缺、否定因素组成了文学文本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誘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基本驱动力,这就是文学文本的 “召唤结构”[2]。在《见字如面》中,嘉宾每演绎完一篇文学文本之后,有大概3分钟到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主持人和专业文学评论家的文本分析,而观众也通过这一文本分析过程对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的文本进行初步了解,并有一定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衍生,在评论家讲解完文本之后,大众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文本的自我感知和想象,这也符合在接受美学中召唤结构理论,即文本本身、受众的互动、视听结合等角度进行分析。而在这一层面上,文学评论家的双重和多元身份为受众的整体感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文本接受过程中的互动性及再创造

在文本接受的过程中存在着受众和节目的互动性,即互动的产生、体现、影响等,比如在《见字如面》节目组通过微博客户端收集大众推荐的书信,以及在节目中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和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并且在《见字如面》第二季中增加观众和主持人及解读嘉宾提问互动环节,增强节目的互动效果。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也结合新媒体手段进行互动,比如借助微博、微信、QQ、贴吧、弹幕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如《见字如面》中的文本多选取自新浪微博网民的推荐和一些文学界教授的推荐,这样借助新媒体平台向大众征稿在一定程度上就改变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模式,更加合理有效的借助新媒体平台对文学文本的传播。而《朗读者》将朗读亭设在部分省市人流量大的学校或者地铁站口等处,大众可以主动到“朗读亭”朗读自己喜欢的文学文本,节目组在微博平台和大众进行互动,并且在《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节目播出时,屏幕下方会时实出现《见字如面》和《朗读者》的官方微博公众号,这也便于大众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文本接受和互动。

在节目播出后,大众尝试过在观看节目后应用手机录音软件朗读文本并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的占37.2%,并且认为自己今后想要尝试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和传播的占31.71%,这也意味着大众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新媒体平台已然成为其互动性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而通过新媒体平台这一媒介手段促进了受众对文本更深层次的解读。

在文本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受众对文本的接受会呈现出一定的接受效果,而接受效果的研究主要通过大众对文学文本价值意义的再创造来唤醒大众,满足大众电视文化类节目的需求以及大众阅读模式的改变。在充斥着娱乐性和消费性的综艺节目时代,《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这两档文化情感类节目成为了一股“清流”,它们满足了大众对文化类节目需求。同时,在《见字如面》和《朗读者》播出之后,大众对文本的接受也反映出一定的接受效果。比如,在《朗读者》的官方微博留言下,会出现类似于“希望朗读亭快来我的学校”类似的网络留言,甚至有部分网友在这两档节目播出之后会主动的在百度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下时实更新节目每期的文本,并写下自己观看节目后的感受。2017年4月22日在武昌区国际艺术中心漫步书店举行“武汉版朗读者”,此次“武汉版朗读者”由共青团武汉委员会举办,其报名方式也是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大众在《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节目播出后,陆续出现由政府或个人组织的阅读活动,而民众也在阅读活动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对文学有自己的独特解读,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在现实社会中渐渐呈现出大众可以结合新媒体平台对文学文本进行新的解读正是体现了大众文学文本价值意义的再创造。

注释

①本课题小组在网络“问卷星”平台和现实走访各高校和社区发布调查问卷,共有164人填写电子调查问卷,50人填写纸质调查问卷,本篇论文中的调查数据皆来自电子和纸质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整理。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82.

[2]朱立元.略论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J].学术月刊,1988(8):43.

猜你喜欢
再创造新媒体语境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及媒介价值取向
目的论视角下看《瓦尔登湖》徐迟译本再创造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像传播的特征研究
广告翻译探微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中学数学“开放式多循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理解力培养与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