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研究生学术诚信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2018-08-10 10:47闫玉玲陈平王亚新宋官龙史春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管理体系研究生

闫玉玲 陈平 王亚新 宋官龙 史春薇

【摘要】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它利用数字、网络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向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用户提供信息并能形成交互效应。随着新媒体的到来及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不同程度的学术诚信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诚信失范行为的恶劣影响大大败坏了高校的学术诚信氛围。因此,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长效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 研究生 学术诚信 管理体系 研究与构建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媒体视域下研究生学术诚信机制建设探究JG16DB262)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39-02

一、研究背景

国外很多国家都重视学术诚信。美国关于学术诚信的研究较早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理论体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先后颁布了跟学术诚信有关的纲领性政策和文件,例如美国颁布的《关于科研部诚信行为的联邦政策》,英国颁布的《科学家通用伦理准则》,日本颁布的《科学家通用伦理准则》,随后韩国科技部也出台了《关于国家研发事业中确保研究伦理及真实性的准则》。

我国对学术规范的探讨起步较晚,是从1988年陈平原开始的,也是由他倡导的。随着九十年代学术失范事件频频曝光,学术界关于学术诚信问题的研究渐渐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对学术诚信的研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浙江大学张涵、刘梅英等以浙江省高校为例,结合实际调研,剖析当前新环境下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以及深层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湖南大学柳礼泉等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五化”。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闫娟等对国外发达国家在学术诚信保障机构的建立、学术诚信保障法规的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鉴定及学术不端者惩治办法等方面做了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对我国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启示和建议。东北大学鲍青峰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就积极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術不端行为提出了独到的方法和见解。

二、研究生学术诚信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

应用专业检测软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对比检查,国际上常用的有eTBLAST、CrossCheck、Turnitin、iParadigms等软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文检测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CNKI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万方相似性检测系统、维普通达检测系统、ROST反摽窃系统等。现在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查重,并要求重复率、复制比等必须小于一定比例。

但是由于费用昂贵等原因,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普遍推广以上抄袭检测系统方面阻力重重。基于此,本课题组以省内某高校利用CNKI学术不端系统检测数据为依据,结合本校研究生管理系统,对搭建研究生学术诚信监管和疏导的技术平台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检测示例见图1和图2所示),以期对高校研究生的日常课程作业、学期论文、学位论文等及时检测识别,严格要求其作业和论文的真实可靠性,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做到防微杜渐。在基于新媒体网络下的学术诚信失范行为会有明显的治理效果。

本研究预搭建的检测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1.在线管理模块;2.提交模块;3.分析作业模块;4.分析报告模块。目前,该系统已经可以初步调取或查看该校一定数量研究生学术诚信档案。利用这些资源和数据(学术追踪报告示例见图3和图4),不仅方便了教师寻找学术不诚信有关的证据,也降低了鉴定学术不诚信行为的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了抱有的侥幸心理的学生,使他们不敢轻易再抄袭。帮助研究生以诚实守信之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学术研究行为,有效促进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

三、对策与建议

1.“唯论文数”的评价方式,暴露了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科研投入及科研评价投入上的不足。科研评价的前提是真实,建议相关部门及机构贯彻和执行中国科协联合相关部门专门提出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准则:即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提供虚假同行审稿人的信息;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2.随着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快速发展,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研究生科研诚信问题屡禁不止,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科研诚信体系建立不完备,另一方面是由于行使学术权力的主体能力严重缺失,这两方面原因直接造成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衔接存在诸多盲点。国家相关部委和各类科研学术机构也纷纷出台了各种措施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但是这些措施的约束效力主要限制于体制内部成员,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可见,促进科研诚信建设不但涉及学术权力的行使,也需要行政权、司法权的配合。

3.目前,我国对学术不端的认识还处于社会道德的层面,缺乏对学术不端的单独立法。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诚信立法,从而形成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定的互补体系,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

作者简介:

闫玉玲,女,在读博士,副编审,从事新媒体科技期刊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新媒体视域管理体系研究生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视域下政府环保舆情应对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