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11 09:13牛杉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原则小学数学

牛杉杉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法,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创建生活情境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情境创建方法,能够将生活与课程知识紧密整合,帮助小学生建立数学应用意识和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以夯实小学生数学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155-01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深奥难懂,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借助生活情境法,则可以实现数学知识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和记忆会更加高效、更加便捷。下文就以生活情境法为例,对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生活情境创设尽可能轻松化

轻松的情境可以使小学生放开紧绷的精神,以更加投入的状态去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学习效率会更高。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尽可能营造轻松的氛围,转变传统数学课堂模式压抑、枯燥的模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比如:在进行有关照“图形”相关知识教学时,会涉及一些轴对称图形的讲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法来实现。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入课堂之中,以图片或者视频播放的方式,为学生创建生活情境,如:对开门冰箱、剪刀、蝴蝶等,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些事物,并让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如果将其看作平面图形,那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共同点呢?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导入“轴对称图形”教学。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新知识学习前,对新知识的性质有初步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可以缓解课堂枯燥的氛围,学生的兴趣更加容易被激发。

二、生活情境创设要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能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活情境的创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内容和数学知识教学进行融合,这样就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生活情境的科学化创设调动学生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在老师的引导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

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如下情景:

师:同学们,今天让大家来做小老师,都来考考我。(学生感到十分新鲜,习惯上都是老师考我们,今天我们来考老师)

生:好—(高声,兴奋)

师:大家随便报一个自然数,老师就会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如不能整除,我会知道余几。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出一连串数,老师都能准确无误地作出判断。这时一名顽皮的学生报一个五位数“45369”让老师判断。老师不但准备判断出“45369”能被3整除,而且说“54369、69354、43659、36945…都能被3整除”。

这时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太了不起了,太神奇了,特想知道老师有什么魔法来判断的。

师:老师没什么魔法,更没有特异功能,只是老师比你们先掌握了被3整除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规律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又如:数学教学当中在讲述到“除法”的内容时,老师就可将生活中的情境在课堂上进行创设。小明的妈妈从超市买来8个苹果,小明的家里有4口人,怎样分苹果才比较公平呢?让学生能对生活中的熟悉场景来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当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来调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也比较有利。

三、充分重视生活情境的科学设计

数学教学过程中对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充分重视设计的科学性,从而让学生能循序渐进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在对生活情境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充满信心。老师要注意将数学问题的答案和生活中的常识能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比较有利。

比如:进行《圆的认识》教学。多媒体出示各种圆形实物图片,创生生活情境

师:这些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呢?(都是圆形物体)

揭示课题:圆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板书课题)学生举例巩固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无处不在,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思维更有针对性,对圆形的认知会更加深刻。

四、结合学生身边事物进行生活情境创设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完善,对于很多抽象的问题和知识还不能很好的消化和理解,而对于比较具体的,熟悉的事物和问题掌握的很迅速。所以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并且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抽象的、難懂的数学问题同小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事情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喜欢研究数学问题。这样课堂教学也给教师减轻了压力,给学生带来了乐趣。

比如:学习“方位”的时候,最好利用学生熟悉的场地进行讲解。最简单就是以学生的家、附近的超市、商场、公园为基础,让学生学会辨别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等方位。因为这个熟悉的地点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听家长说过,一些简单的方位名次学生已经掌握,这样在规范到书本上的专有名次的时候,学生能更快的理解记住,反过来也能更加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总之,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小学数学突破单一教学模式,回归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对策,也是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举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法,能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小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更加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杨天学.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创设分析[J].学周刊,2017(04):116-117.

[2]周录利.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才智,2015(27):64.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原则小学数学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